欢迎访问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网站!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矿业动态 > 双碳目标
新型储热技术助力『零碳供热 零碳建筑』应用
来源:碳中和专委会  日期:2022-06-23  浏览量:1652  文字:【 】【加粗】【高亮】【还原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黄云团队的“储能过程与能源材料”项目,通过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形成了“复合储热技术及低碳节能系统”,目前已进入科研成果转化阶段。

用“弃风电”制热并储存

      “大型风电场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当某个时期风力很强的时候,产生的电能非常多,导致供给大于需求,多余的电能无法被有效利用,白白浪费掉了,成了‘弃风电’。如果用‘弃风电’制热,并储存起来,就可以在供热等场景中再次应用。这不仅减少浪费,还能为供暖企业创造额外收益。”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资源化工研究部“储能过程与能源材料”课题组带头人黄云研究员介绍,近年来,储热技术越来越受关注,它可以有效支撑“零碳供热”“零碳建筑”等应用场景,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学技术解决方案。

      记者了解到,就像电池可以充电、放电一样,储热系统可以储存、释放热量,但它的技术难度相比充电电池具有差异性。

      “电源电压等级通常是标准电压,但储热装置不同,面对的热源温度范围非常宽。比如,工业液态渣余热可以达到1000摄氏度以上,而工业废水的温度只有几十摄氏度,不同集热技术也使光热系统热能温度产生差异。这对储热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黄云介绍,储热温度、储热密度、储热成本成为制约储热技术发展的三大瓶颈。

热储能实现突破面向商业推广

      在研究过程中,黄云课题组在储热材料研发上下足了功夫。一方面,要提高储热材料的密度,从而减小储热装置的体积,节约占地面积。另一方面,要降低储热材料的成本,有利于实现商业推广,课题组把目光聚焦在工业废渣上。

      此外,课题组还开展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包括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定型微封装、储热单元多尺度传热强化、储热系统集成与动态优化等,形成了领域先进的复合储热技术体系。

      据悉,中科智汇工场已经为课题组匹配了专属技术经理人,提供知识产权与法律顾问、“CAS空间”入驻办公、产业资源与地方市场资源对接等服务,进一步支持项目开展原型开发、市场价值验证和商业模式设计等工作,对中国科学院早期项目提供全方位支持,着力突破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的瓶颈。

绿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