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网站!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矿业动态 > 绿色资讯
政企校融合发展谱新篇 服务地方经济见实效
日期:2023-12-26  浏览量:454  文字:【 】【加粗】【高亮】【还原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于2021年7月被批准为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试点县。经过两年多的推进和总结,本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信念,大力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在积极探索市场化方式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按照“谁修复,谁收益”原则构建政府主导、国企建设、高校参与、综合治理、收益共享的矿山修复新模式,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试点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一、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情况

会昌县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面积共3416亩,涉及109个地块,分7个批次项目进行立项,计划总投资2.45亿元,可产生收益为3.17亿元。2021年1月由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与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校属企业江西应职院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组成的EPC联合体作为项目实施单位共同承接。对会昌县17个乡镇的115个废弃矿点实施生态修复。

到目前为止,累计开工修复地块74个,施工面积2070.14亩,其中水田392.68亩、旱地310.65亩、林草地及其他用地1366.81亩,投入资金17215万元,初步实现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成为赣州市创新生态修复模式、打造综合治理示范区的新样板。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作为省自然资源厅主管的全国唯一一所直属自然资源系统的高职院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其下属的江西应职院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依托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自然资源专业体系的技术优势和科研资源,承担废弃矿山勘查、实施方案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施工设计与预算编制等工作,为矿山修复工程的实施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形成了一整套与矿山工艺链相融合的生态修复技术及行业标准,提升了项目矿山生态修复的技术能力,取得了喜人的成效。

这种“政府主导、央企与高校联合实施”的矿山修复新模式被央视新闻点赞,并在自然资源报、中国教育报、江西日报、赣南日报、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官网等权威媒体刊发宣传报道。

二、主要的特色做法

一是变“各包一块”为“总体承包”。会昌县废弃矿山点多面广、区域分散,115个矿点分布在17个乡镇。为改变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点状修复治理模式的弊端,摒弃由不同承包主体各包一块的传统模式,将会昌县范围内所有的废弃矿点统一打包,采取EPC总承包模式,整体推进会昌县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一次性将会昌县废弃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到位。同时,项目实施单位作为社会资本方,负责会昌县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资金筹措及实施,以EPC总承包模式进行发包,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的投资潜力和积极性,有利于优化项目整体方案,加快实施进度,控制工程造价,提升实施效益。此外,招标文件明确中标单位既是实施单位,又是资金筹措单位,给县级财政减少了资金负担,为顺利推动会昌县所有废弃矿山实施生态修复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资金难题。

二是变“单纯修复”为“融合发展”。按照草坡、稻田、人居环境提升的综合整治思路进行规划,对不同地形、不同条件的废弃矿点实施“一矿一策”分类修复,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将生态修复与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村居环境提升改造融合起来。对可修复为耕地的按高标准农田进行建设,利用项目区周边已征收耕地剥离的耕作层用于回填至修复后的耕地,提升修复后耕地的土壤质量和肥力。在西江背坑村废弃煤矸石矿点,在生态修复的过程中,同步实现了消除地灾隐患、新增农业用地、提升人居环境等目标。在周田镇连丰村,在新增103亩水田的同时,将周边群众的塘泥清淤与客土培肥结合起来,实现改造村民鱼塘面貌、生活环境和提升耕地质量等级相统一。同时,明确项目管护期为四年,由实施单位负责耕种、管护,项目不再以工程验收为终点,保障治理成果长期稳定。

三是变“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过去会昌县的矿山环境治理工作由县政府向上争资争项或自筹资金,指定部门单位具体实施,属于“闭门修炼”的治理模式。此次矿山生态修复项目,采用“政府—央企—高校”三家联合合作的模式,发挥各自优势,扬优成势,高质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县政府作为地方力量,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相关乡镇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会昌县矿山生态修复领导小组,具体研究、协调和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实施。县政府制定下发《会昌县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将生态修复项目列为县重点工作,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建立了考核机制和调度机制,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坚强保障。在实施过程中各乡镇人民政府主动做好地块权属调查、矛盾纠纷协调等工作,为项目落地提供服务,为实施单位创造了良好的施工条件。江西应职院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作为技术核心,依托高校自然资源专业技术优势和科研资源及人才优势,为实施矿山修复工程提供专业技术支撑,不仅开启了学校产教融合新篇章,更是校企合作新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实践,为学校直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提高技术服务水平以及优化师生实践实训提供了新平台,为学校进一步探索专业与产业无缝衔接、人才培养与生产研发紧密结合、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新途径。另外,中国电建集团江西水电有限公司作为施工队伍,发挥央企施工力量雄厚、经验丰富、资金保障有力等优势,为项目工程质量提供了坚强保证,为会昌工程项目施工提供了质量样板。同时,在各方的有效监督下,从设计到施工,科学、严谨的态度贯穿整个项目的实施,有效保障了项目质量。

三、主要成效

一是废弃矿山重现绿水青山

江西应职院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依托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自然资源专业体系的技术优势和科研资源,承担废弃矿山勘查、实施方案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施工设计与预算编制等工作,为矿山修复工程的实施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围绕土地整理、边坡生态恢复、植被重建、矿山环境污染治理等,通过校企合作,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形成了一整套与矿山工艺链相融合的生态修复技术及行业标准,进一步提升了矿山生态修复的技术能力,取得了喜人的成效和成果。项目实施后,一个个废弃矿坑如被“神笔”点化,得以剜疮补绿,沙砾荒滩变绿洲,贫瘠乱坑变良田,满目疮痍之地重现绿水青山。

二是为乡村民生福祉做出实际行动

在会昌县周田镇连丰村废弃砖厂修复点位,103亩耕地已经初具规模,田埂道纵横交错,坡面则铺上了可风化的生态袋。有关工作人员根据现场地势地貌、地质状况等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矿一策’实施方案,由电建公司在施工的同时做好边坡修复、复绿复耕、污染治理等工作,按照草坡、稻田、人居环境提升的综合整治思路进行了规划,为乡村民生福祉做出了实际行动。

三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调推进

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形成了“专业(群)+项目”“专业(群)+公司+项目”“公司+项目”三种产学研一体化科技服务特色模式,实施地勘调查、工程测量、土地整理、地灾防治、水资源开发、环境治理、乡村治理等多元技术服务,有效解决了赣南老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以智慧贡献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调推进,有力推动并书写了“治山理水、显山露水”大文章。

会昌县矿山生态修复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我们将一如既往,秉承初心,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持续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努力打造矿山生态修复标杆工程,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贡献会昌力量。(中国网)


绿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