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网站!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矿业动态 > 绿色资讯
夷陵区打造生态矿山,让矿山重披绿色盛装
来源:三峡晚报  日期:2015-07-16  浏览量:848  文字:【 】【加粗】【高亮】【还原

 --

 

 

 

 

 

 

 

 


 

初夏,行走在通往夷陵区樟村坪的矿山公路上,一幅幅美景映入眼帘:平坦宽阔的矿山公路两旁,一排排葱绿的大树,一片片绿荫的茶园,一栋栋庭院式的“小洋楼”,加上群峰竞秀,万木争荣,溪流纵横,碧绿多姿的“绿色屏障”……如今,几代人梦想的美丽和谐乡村,犹如幸福的花儿正在夷陵矿区处处开放,农民的幸福指数也在不断提高。

正是“生态夷陵”的引领和矿山复绿行动,使矿山重镇樟村坪名扬荆楚。樟村坪镇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该镇黄家台村、殷家坪村被评为“湖北省生态村”;柳树沟被评为 “全国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先进矿山”。今年,桃坪河村、砦沟村正在冲刺新一轮的湖北省生态村……

“山乡美景入画来,樟村坪一张张绿色"名片",是夷陵区打造生态矿山,区环保局强化矿山管理,支持矿山建设,凝心聚力谋发展的一个缩影”。樟村坪镇党委书记高秉政对夷陵区委、区政府和区环保局在矿区一系列的绿色生态行动赞不绝口。夷陵区委书记刘洪福(左二)了解矿山企业环境监测情况夷陵区区长卢斌(中)在樟村坪镇指导矿山复绿工作夷陵区环保局召开整治矿山行动动员会规划先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夷陵区在确立"建设全国一流示范矿区,打造中国磷矿之都"的总目标时,始终把打造生态矿山,守护碧水蓝天,建设生态夷陵作为我们发展的第一要务。为此,我们严格落实环保法等制度,切实履行环保职责,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全力确保环境安全,为建设生态矿山提供了有力地环境支撑。”曾经是矿山大镇——樟村坪镇党委书记,现任夷陵区环保局长胡顺遇对近些年夷陵区打造生态矿山的做法如数家珍。

夷陵区素有中国“磷矿之乡”之称,仅樟村坪境内磷矿已探明资源储量15.21亿吨,是亚洲第二大磷矿腹地,堪称“中国磷矿之乡”。同时,樟村坪又地处黄柏河上游,是宜昌市民饮用水源保护区。为此,夷陵区矿山环境好坏直接关系到市民饮用水安全和身体健康。

科学发展紧抓规划龙头,近些年,夷陵区始终坚持环保优先、规划先行的理念,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部关于“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要求,相继出台了《采矿区植被保护实施办法》、《生态家园建设实施方案》、《村镇绿化管理规定(试行)》等一系列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夷陵的政策性文件。通过科学编制规划,制定规范性文件,主动查清了矿区环境总量、主要污染物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风险,为环境保护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也为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励精图治抓重点突破,夷陵区以生态夷陵行动为契机,全员发动、全面覆盖,引领矿区绿色行动。该区在重大经济决策和重点项目立项、建设、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环保第一审批权、环保一票否决权的“三个一”制度,确保环境建设取得长期实效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推进全民宣传教育,将新《环保法》纳入区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和区委党校培训内容,邀请省、市专家就最新环境形势进行授课,加大党政机关的宣教力度,形成全区上下共同重视环保的新常态。在此基础上,他们充分利用新型农民教育以及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法治宣传日等平台,采取环保咨询、送戏下乡、环保宣传画、布置展板等多种形式普及环保知识,推动新《环保法》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促进公众参与环境治理。为强化环保信息公开,区环保局利用报刊、电视、政务信息,加强环保系统典型事例的宣传,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激发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环保的热情。矿山整治环境准入与环境执法“共舞”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夷陵区始终坚持的科学发展理念,按照“三个严格”的要求,创新机制强监管,实行环境准入与环境执法同步开展。

严格环境准入,认真执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和《环境影响评价法》,严格落实“四个不批”、“三同时”制度和环保“一票否决”制。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确保全年新上项目环评率和环保项目验收率100%。

严格总量减排,夷陵区围绕治山、治水、治矿等方面,经常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他们以“总量减排”工程为抓手,强化新增排放量控制,遏制源头污染,结合项目减排、重点企业污染减排等多项措施,扎实开展石材采掘与石材加工专业治理及涉磷矿山企业综合整治、大气污染防治等环保专项行动,着力改善矿区人民居住环境和空气质量。

严格环境执法,夷陵区加大源头治污、违法打击和环境投诉查处的环保执法检查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全力确保新《环保法》扎根落地。逐步推行矿山环保“网格化管理”模式,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全方位提高环保或监管能力,推动环保治污向“主动”、“精细”转型。

打造生态矿山,坚持制度管人管事。夷陵区向污染宣战,坚持落实了“五项”制度。一是实行环境问题举报制,开通12369环保举报热线,畅通网络投诉平台,对于群众的环境投诉,明确调查人员和办结时限,坚持有诉必接、违法必究,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二是坚持公示制,利用区内新闻媒体和夷陵环保网,及时公开综合整治进展情况、环境违法企业名单以及典型环境违法案件查处情况、排污费核定及人大、政协议提案办理情况等各项环境信息,营造全社会高度关注、广泛支持环保的良好氛围。三是实行督察督办制,环保书由分管纪检监察的局领导牵头,对于在整治工作中敷衍推诿、阳奉阴违的,实行责任追究。四是推行“河长”制,“河长”作为“河长制”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村域范围内各河道的水生态、水环境持续改善和断面水质达标的监督责任,牵头组织所辖河道综合整治方案的制定、论证和实施,强化横向协调、落实长效管理机制。五是实行整改销号制,对纳入整治内容的项目,逐一建立了台账和整治清单。对下达限期整改的,责任单位按整改要求和时限按期进行整改,整改完成经区环保局验收合格后方可销号,对销号企业区环保局及时通报区相关部门。

打造绿色之境,矿山环境整治出重拳。该区始终秉承“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大力推行科学开采、资源整合和规范矿山开采秩序。为切实加强黄柏河东支流域及官庄水库上游水源地保护,在夷陵区政府召开动员会后,区环保局会同樟村坪镇政府对流域内31家矿山企业进行了地毯式检查和集中整治。对董家河流域存在环境问题的4家基建矿山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目前4家企业现场整改已完成。同时,区环保局重点对黄花建材工业园及镇域内21家石材加工污水处理设施、废渣堆放场进行了集中整治。通过整治,沿线石材加工业全部建成了三级沉淀池,生产废水通过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杜绝了污水直排现象,落实了废渣堆场。生态矿山绿色转型与矿地和谐“并进” “这个地方采矿闭坑之前是大坑小洼,完全是一片废墟,无法耕种,通过环境整治后,田整得非常平整,环境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日前,记者在樟村坪一家已经闭坑的废弃矿渣堆治理现场看到,55亩废弃的场地经过平整后,变成了良田,正在耕种的村民王绍培满脸挂着满意地笑容。

以矿山复绿为抓手,推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展开。为确保矿山企业做到“边开采、边治理”,夷陵区环保局还开展了矿山复绿行动,针对矿山企业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下达矿山复绿年度计划,并将这个计划实施情况作为矿山企业许可证年检的重要内容。鼓励企业对除生产经营外的空闲地、周边生活区以及矿区公路沿线等地,种植绿化树木,同时要求闭坑矿山企业对矿渣堆、渣场和露天开采区域实行全面复绿、复耕。通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的实施,截至目前,全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面积达到947亩,恢复矿山地质环境800多亩。

以替代产业发展为推手,矿区绿色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近年来,夷陵区引导矿山复绿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替代产业。矿山大镇樟村坪镇在转型发展时,加快推进乌龙茶基地、桑蚕基地、核桃基地、高山蔬菜基地建设。该镇以建成“全省高山生态有机乌龙茶第一镇”为目标,在桃坪河、秦家坪、犁耳坪、砦沟等村,稳妥推进乌龙茶、绿茶标准化基地建设;以丁家河、栗林河、董家河、黄家台、云霄垭等村为重点,积极发展核桃产业示范基地;以殷家坪、羊角山、古村为重点,大力发展高山露天无公害蔬菜,兴建高山反季节蔬菜示范基地300亩,绿色产业已经成为樟村坪发展的替代产业,更是扮靓了樟村坪的山山水水,优化了樟村坪生态环境。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乘着“矿山复绿”行动和着力推进绿色生态矿山建设的春风,夷陵区翻开了一幅播撒绿意的画卷,今天,人们在光顾夷陵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赏心悦目的生态矿山画面!(本版图片由夷陵区环保局提供)夷陵区打造生态矿山宣传的氛围浓厚




绿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