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累计营造林1.22亿亩、种草2.86亿亩,年均防沙治沙1200万亩以上,规模均居全国第一。
②全区草原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分别由40.3%和20.8%提高到45%和23%,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
③沙尘暴天数由每年4.9天减少到0.6天。
④全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较2015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
⑤国考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较2016年提高了22.9个百分点。
新闻综述
2012—2022年,在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中,内蒙古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累计营造林1.22亿亩、种草2.86亿亩,年均防沙治沙1200万亩以上,规模均居全国第一;全区草原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分别由40.3%和20.8%提高到45%和23%,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全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较2015年提高3.7个百分点,国考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较2016年提高22.9个百分点…… 厚植“北疆绿”、增色“中国蓝”。内蒙古,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交出亮丽答卷。 内蒙古横跨“三北”,有草原13亿多亩、占全国草原的22%,森林近4亿亩、占全国森林的12%,湿地5700多万亩、占全国湿地的16%,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均占全国的近1/4。保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是内蒙古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内蒙古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十年来,内蒙古把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为首要战略定位,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今天的内蒙古,不仅给我国北方地区披上了风沙的“防护服”,还为全国人民打造了超级“碳库”和纯净“氧吧”,京津“风沙源”变成了首都“后花园”。 十年磨一剑,一项项壮士断腕的举措,见证内蒙古的担当作为—— 全区超过一半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72%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空间。 实施能耗双控,将污染企业拒之门外,对耗能超标企业严格限制; 出台史上最严环保法,大气、水污染防治法,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零容忍; 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全国率先开展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 逐绿前行,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壮举,见证内蒙古的绿色征途—— 连续实施两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10.2亿亩草原享受到“带薪休假”,每年有140多万户、490多万农牧民从中受益;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停止森林商业性采伐,林区实现了从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修复建设为主的重大转变; 毛乌素、科尔沁、呼伦贝尔等重点沙漠“锁边治理”,实现了“沙进人退”向“绿进沙退”的重大历史转变。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
向绿而生,一批批“生态卫士”,书写内蒙古的绿色奇迹—— “塞上愚公”董鸿儒,坚守42年,与同伴在荒芜的苏木山上建成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林场,为阻挡风沙肆虐京津冀筑起坚固的绿色屏障; “宁可治沙累死,也不让黄沙欺负死”的殷玉珍,克服无水、无电、无路及病痛困扰,三十年如一日,让7万亩荒沙披绿; 苏和老人,放弃安逸舒适的城市生活,与家人一起在狂风肆虐、飞沙走石的阿拉善大漠中,铺就了宽500米、长3公里的绿色长城…… 绿色发展之路,让内蒙古的草原林海、沙漠雪原、湖泊湿地成为聚宝盆。林下资源变成林下财富,砍树人变身护林员;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端起“生态碗”、吃上“生态饭”;曾经“刮风灰尘飞、下雨泥浆流、人人躲着走”的废弃矿山变成了游人如织的旅游度假区…… 辽阔的草原、广袤的森林、多样的湿地,也使内蒙古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生态系统碳库。 经测算,全区林地、草地、湿地总碳储量为105.49亿吨,占全国林草湿碳储量(885.86亿吨)的11.91%,位居全国第二位。2020年全区林草湿碳汇量为1.19亿吨,占全国林草湿碳汇量(12.61亿吨)的9.44%,位居全国第一位。 在“双碳”背景下,丰富的碳储量和碳汇量,为内蒙古发展碳汇经济、助推“双碳”目标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原始本真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刘兆明 摄
在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内蒙古森工集团先行先试,率先实现碳汇交易,探索出生态价值转化新途径;启动并推动建设全区首个碳达峰碳中和林草碳汇(包头)试验区,探索森林、草原、湿地增汇措施和途径,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林草碳汇发展模式;乌审旗积极探索林企合作,建成碳汇林示范区。 走过万水千山,收获只此青绿。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美丽内蒙古必将铺展更加壮美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