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网站!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矿业动态 > 绿色矿山
“造血”使“荒山”变成“金山”——武汉市灵山矿区生态修复
日期:2024-01-04  浏览量:1014  文字:【 】【加粗】【高亮】【还原

近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在浙江安吉召开的首届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论坛上发布。37个典型案例涉及17个省份,均分布在“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或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关键节点,涵盖湖泊、湿地、河口、江心岛、沙漠、矿山、退化土地等多种类型,以及自然保护区、流域、海岸带与海岛等多类区域。这些案例充分总结了地方工作实践亮点,梳理凝练了山水工程、矿山生态修复、海洋生态修复等领域探索形成的典型技术模式和科学举措,在统筹管理、体制机制、资金筹措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具有示范借鉴意义。中国自然资源报社特推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栏目,介绍其实施生态修复的做法和成效。

案例背景

灵山矿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南部江夏区,西临长江,北靠丘陵,南延梁子湖,地处武汉市南部生态安全屏障中点。1959年,这里建起了第一座为武汉水泥厂供料的采石厂。至20世纪80年代,附近采石厂多达20余家,几十年的粗放式矿山开采,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破解武汉市矿山生态修复历史欠账多、投入不足、治理目标单一、系统性不足等问题,武汉市积极探索矿山治理新路径,激励市场化运作科学化治理,通过盘活矿山存量建设用地和实行差别化土地供应,发展生态多元化产业,从源头上保护矿山地质生态环境。2018年,武汉市按照“集中连片、有利复垦”原则和可行性,将江夏区纳入了湖北省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县)区。同时,该项目也是长江右岸矿山公园走廊的首个实施项目,属于《武汉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划定的江夏乌龙泉—灵山矿山综合修复单元。灵山矿区一期修复工程共计投入资金17700万元,治理总面积698公顷,于2019年正式动工,通过近3年的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摇身一变化为灵山花境公园,并于2023年4月正式开园。该工程共消除地质灾害740亩,复垦农用地574亩,恢复生态植被640亩。修复后矿区地质生态环境彻底改变,土地质量达标,配套设施齐全,生态作物和四季花卉植物丰沛,实现废弃矿山“痛点”变“亮点”的转变。

2022年灵山矿区修复后航拍图

生态问题

过去的几十年,在发展矿业经济的大背景下,由于长年开山采石,灵山方圆6平方千米内山体塌滑、危岩耸立、矿坑深陷、水土流失,采矿废料和弃渣随处可见,土地植被严重破坏。同时,传统的炸山采石方式给周边村民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扬尘污染也严重影响了附近村民的身体健康。彼时的灵山尘土飞扬、寸草不生,沦为一座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数十年来,采石噪声污染、地质安全隐患、生态环境以及资金问题制约了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周边乡村振兴。

2018年灵山矿区修复前

主要做法

(一)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和引领作用,统筹规划,系统治理

灵山矿区的生态修复,坚持把国土空间规划放在最顶层布局设计,用规划“一张图”兼融生态、土地利用、交通、文旅等规划,用“一张图”落实管控和引领。一是在编制生态修复规划中,充分考虑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土地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水资源平衡状况、地质环境安全和生态保护修复适宜性等要素,结合了生态功能修复和后续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发展等需求。按照“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水则水、宜留则留”的原则,合理确定了矿区修复范围,形成了治理、开发与保护相互协调的格局。二是实施《武汉市江夏区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2018-2022年)》,优选施工设计。通过整合优化专业技术部门和大学院校优势资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结合控制性详规、基本生态控制线管控及村庄规划等要求,对矿山修复后各类型空间用地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逐一进行了明确,对修复区域整体风貌和景观设计进行了廓清,形成了治理、开发与保护相协调的矿山生态修复与国土利用最佳方案。

《武汉市江夏区灵山和将军山片区生态修复规划》总平面图

(二)创新工程治理技术,依山就势,因地制宜

围绕“矿山生态功能提升”核心目标,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的设计原则,坚持不大开大挖,充分考虑矿山开采已形成的地形地貌,坚持依山就势、顺势而为,自然修复与人工辅助再生相结合方式修复,为灵山量身定制工程治理措施:支挡工程采用生态格宾墙,充分发挥格宾挡墙柔韧性、抗变形、耐久性等优势,使松散岩土体支挡直至土体自然固结压实后能自稳。采矿边坡不进行大开大挖,清除危岩体后的高陡边坡经稳定性分析,采用锚索加固,既消除了采矿边坡存在的地质安全隐患,又很好保留了采矿遗迹,在重塑地貌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截排水沟采用异型安装式生态沟及草沟,不采用或少采用混凝土,为矿山生态环境创造植物生长条件。系统性保证生物多样性,结合矿山实际情况,采用适宜本地的植物,草本、灌木和乔木立体、多种结合,用到草本植物40余种、灌木15种和乔木12种,使灵山矿区春冬有花,夏秋有果,真正实现绿水青山的再造。在采矿边坡采用多种复绿措施,其中30°~60°采用类基壤土技术复绿,挂网+基质+植被层与坡面岩土体充分黏合,减少水土流失、恢复陡坡生态。修复区与外围水系连通,兴建高位水池,达到一键自流灌溉全区,减少了后期管护费用。同时,复垦的耕地与高标准农田指标相匹配,采用滴灌、喷灌等多种型式的灌溉技术。

(三)以工业矿坑和农田景观为主题特色,发展生态多元产业

结合江夏区发展需求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成果,衔接灵山矿苑旅游专项规划,引进生态农业相关绿业,将修复区进行景区化打造,打造“矿山、矿水、矿林、矿田、矿村”共生共赢的绿色发展功能格局。以工业矿坑和农林景观为主题特色,打造集休闲度假、科普教育、文化展示、农业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综合体,塑造“矿谷画廊·田园胜境”的美丽图景。优化整合了矿区山、水、林、田、湖、草、花、洞、村、路等资源,对环绕矿区周边的街村道和灵港渠、灵山洞、文物古桥及13个自然村湾充分利用,合理布局,综合施策,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紧密对接。

2023年灵山矿区修复后盛开的油菜花

(四)引入社会资本,盘活矿山存量用地,培育治理企业“造血”功能

灵山矿区生态修复立足在武汉市形成示范和样板。一是在投资渠道上进行了拓宽。运用市场化方式,通过第三方(国有企业)投资复垦利用,多渠道筹措资金。利用复垦后释放的增减挂钩指标区内使用所得回补治理企业,既解决资金不足难题,减轻了财政资金压力,又控制了风险。项目引入社会资本江夏物控集团,共投入17700万元,通过增减挂钩指标获得收益约16200万元,基本实现收支平衡。因效益初显,预计未来灵山二期项目申请一般债10000万元,可有效支撑后续项目生态修复工程开展。二是保障了高品质生态产品价值输出。灵山矿区完成生态修复后,围绕持续推进高品质生态环境保护,充分利用生态修复后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对接长江大保护、生态修复示范区、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政策,按照国家级生态修复示范区及“4A”旅游景区的标准规划、建设和营运,探索“绿色矿山+文化旅游”的发展路径,逐步打造生态修复示范区、现代农业观光区、武汉南最美旅游目的地和矿山科普、农业科普、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为培育企业“造血”功能提供了保障。

2022年灵山矿区修复后

成效亮点

(一)治愈“工业创伤”,重现绿水青山,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通过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按国家标准对灵山矿区内10余家关闭采石企业遗留下的危岩、矿坑等地质灾害全部进行治理,对矿渣、废料全部进行清理,重置优质客土,贯通道路水系,落实多植物种植覆盖,确保地灾隐患环境彻底改变,土质达到标准,水域环绕四周,把“灰天泥地”变成了“蓝天绿地”。经测算,灵山通过植被的移栽、补种与生长,现有林木总碳储量共98吨,年碳汇量接近32吨,每年可固定二氧化碳量达117.2吨,天然“绿肺”和“氧吧”已形成,昔日千疮百孔的废弃矿山,重披熠熠焕彩的绿色盛妆。

(二)推动绿色生态、矿山文化与产业结合,打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

整合优化山、水、林、田、湖、草、花、洞、村湾、路等综合资源,建设山水田园综合体,打造乡村振兴践行地。依托灵山治理复垦区域为核心区,按“4A”级景区标准规划建设灵山生态小镇,打造“生态农业+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示范区。目前,灵山矿区景区基础设施、旅游线路、矿野健身游步道等均修建完备。种植的乔木、灌木球、地被植物、藤本植物、水生植物和花卉生机盎然,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多彩交叠的矿野山水和特色生态山林景观。种植的大豆、油菜等农作物仓廪丰实,收益明显。春季“赏花节”和秋季“观叶节”游客接待量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00万元。

2022年灵山矿区修复后园区一角

(三)践行“两山”理念,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综合效益统一

通过改良土壤、恢复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促进了矿区生态系统可持续良性发展。灵山矿区一期项目最终释放增减挂钩周转指标574亩,这对满足区域性的建设用地需求,缓解用地指标供需矛盾,加速经济社会发展极具意义。“绿色矿山+文化旅游”产品的推出和发展,将带动周边地区扩大就业,促进景区配套服务产业更加繁荣。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全面建成后,预计年游客量稳定在100万人次,年经济收入总量预计将超过1000万元,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来源:澎湃新闻)

2023年灵山花境开园后游客游玩


绿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