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网站!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矿业动态 > 绿色矿山
“金辉模式”为高原矿业绿色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来源:绿盟  日期:2018-11-08  浏览量:1072  文字:【 】【加粗】【高亮】【还原

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 朵海平 通讯员 王丽华 摄影报道) 青海省海西柴达木盆地盛产铁、铜、金、盐等多种矿物,是名副其实的“聚宝盆”,如今这个聚宝盆里又多了一样宝贝,它不比金的贵气,盐的名气,铁的硬气,但它聚揽了人气,使人与自然“一团和气”,让灰色土气的矿山显出灵气,“聚宝盆”里也因它的到来而更得财气!

接下来,记者将走进柴达木盆地都兰县五龙沟地区,挖掘出深藏在那里的这个“宝贝”。

青海最大的机遇是政策,最大的价值是生态,最厚的底蕴是资源,最强的动力是改革。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近些年青海抓住机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落实“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要求,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战略部署,使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使企业发展不断迸发活力,使百姓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10月11日,记者来到青海省地矿局下属企业都兰金辉矿业五龙沟矿区,实地感受我省资源型企业的转型和变革,了解金辉矿业的绿色矿山建设、如何从改革中汲取力量、成功实现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青海时指出:“青海资源也是全国资源,要有全国一盘棋思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这段话给青海矿产资源开发指明了方向,使矿企认识到生态文明不是远离矿产资源,而是在矿业开发过程中,要用更加严格的绿色发展措施来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青海省地矿局下属的都兰金辉矿业更是以创建绿色矿山为契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探索出适合青海高原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民族地区和生态脆弱区的高原矿业绿色发展的“金辉模式”。

先从矿山“植绿”说起

穿过柴达木盆地茫茫戈壁深处的都兰五龙沟,是我省黄金开发的生产一线。在满山岩石、寸草不生的山谷间,一个绿色现代化矿山企业跃然眼前。走进矿区记者看到,虽已入秋,这里却草木茂盛,绿树成荫,两池碧波荡漾的湖水与蓝天上朵朵白云交相映辉,构成一幅高原秋景图……在海拔三千多米的昆仑山下,金辉人用十年的时间打造了一个美丽的“矿山花园”。 

“从灰色到绿色的”矿区环境渐变图

青海都兰金辉矿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位于都兰县五龙沟地区,地处昆仑山腹地,周边全是戈壁荒漠。这里常年干旱少雨、植被稀少、沙尘暴肆虐,属于高原荒漠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以前从宿舍到食堂的那段路,尤其冬季的时候,大风裹挟着沙石而来,拍打在手上、脸上,灌进衣服里,虽说只有几百米的路,走到食堂已被吹成沙人了,哪还有吃饭的心情。现在树都长起来了,环境变得好了许多,我们平时吃完饭或休息时都喜欢出来溜达、散步。”在金辉矿业工作多年的职工黄继萍和赵萍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在这里长起来一棵树真的很难!”这不仅是金辉人刚开始植树时遇到的难题,也是大多数矿企听到矿区植绿的第一感觉。而其他人面对困难徘徊犹豫时,金辉人敢为人先,已在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路上。

“怎么让这里长草长树?我们尝试了很多法子,刚开始种杨树,可矿区气候干燥,降水量不足,没多久就干死了。”参与过矿区植树的金辉矿业副总经理马青岩谈起那段经历,有说不完的感受。

杨树不行,就试种其他树。气候太干,他们就把坑挖深一点种树。为避免树苗暴晒后易蒸发水分,他们就捉摸植物的生长习性,白天用水泡着捂着,晚上再种……金辉人对待植绿,是无比认真的。 

慢慢让矿区“绿起来”

为了保证树木成活率,他们落实到人,最后总结出一套经验,从挖到种、到养护形成了一整套的方法。经过多年的努力,矿区已成功种植各种绿色植物60多种,种植各类树苗200余万株,成活率达到了95%,矿区环境和气候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在金辉人的努力下,金辉矿业在“植绿、护绿、复绿”的摸索和实践中,总结出了青稞和披碱草能够相互帮衬、相互依存的混合套种技术。针对矿区周边戈壁荒漠地区地表深部存有潮气的特点,采用树根深埋的种植技术,形成了“青稞加披碱草套种、树木深埋栽种、乔灌草混种”的金辉特色绿化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成活率。

“从2014年至今,金辉矿业连续5年植树种草,在矿区和生活区都进行了层层植绿。让矿区本来光秃的模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给矿山披上了绿衣。这些都是全体金辉人坚持不懈探索和努力克服困难后得到的回报。”金辉矿业总经理张晓洲向记者介绍说。

科技创新支撑产业绿色化

绿色矿山的真正含义并不仅仅是在矿山上种树种草这么简单,其核心是将整个产业绿色化。科技创新是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对产业生产技术核心的“绿化”,是成为从矿山绿色走向产业绿色的关键之举。  

荣誉墙

在金辉矿业二选厂的办公楼里有一面荣誉墙,墙上挂满了奖状。“这些奖状都是我们企业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技术创新或突破后公司给予的一个奖励,目的是为了提高他们在工作中的创新热情。”金辉矿业副总经理吕志云向记者介绍。

自2014年,金辉矿业坚持“生产支撑科研,科研促进生产”,实实在在地搞“接地气”的科研,能够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的科研,开展“干部上讲堂,全员促创新,亲情唤廉洁,家人盼平安”活动,获得奖励的创新项目达275项,创造经济效益达9000余万元。并培养了3名省级学科带头人,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奖项和专利,并获得“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乔灌草”混种绿化效果

企业先后与国内外多所大学、企业合作,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实现了产业链主要环节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在采矿过程中采用‘以空场法为主,多种方法灵活运用的采矿方式;以《规范》为基础,加密精准圈矿模式’,使得采矿回采率达到94.72%,贫化率达到11.58%。

与此同时,为提高矿山安全生产保障能力,金辉矿业按规范建成的“六大系统”,在保证生产过程中自动化减人、机械化换人绿色高效生产的同时,可以实时了解到井下的各种情况,保证地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六大系统完善以后,我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井下的各种情况。通过通讯联络系统及时和井上井下联系,第一时间排除危险的情况,使井下的人员得到及时救助。”金辉矿业采运矿调度员鲁姗姗说。

说到金辉矿业的技术创新,就不得不提到青海省金矿资源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部门是设在金辉矿业的技术创新核心部门,是西北唯一一所金矿资源应用性研究机构,研发骨干都是一群80、90后的年轻人。 

金辉矿业年轻的技术创新团队

90后姑娘邢晴晴是青海省金矿资源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一名研发骨干,她告诉记者:“金辉矿业一些关键性的技术突破都来自这里,比如拿选矿来说,我们通过大量的选矿试验和生产实践,摸索和研究出适合本矿区矿石性质的工艺参数和有机药剂制度,在国内难选金矿浮选技术领域处于先进技术水平。”

位于五龙沟地区的矿石,是一种高砷、低硫、易泥化、细微粒蚀变岩型金矿,属于典型的极难选冶金矿石。通过选矿工艺的优化,现在金辉矿业的浮选指标由最早的60.5%已经提高到了80.25%,据测算,浮选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创收的经济效益高达350万元,这是一个十分可观的数字。

除此之外,他们与南非百奥明公司合作,开展金精矿生物预氧化试验,攻克了矿石中有害元素的无害化处理技术难题,填补了青海高原生物预氧化技术的空白,前瞻性地实现了“无氰矿山”。“细菌氧化项目研究成功之后,新的浸出率从40%提高到了96.3%,假如说这个成果应用到生产中,初步测算了一下,我们应该净增9000余万元的利润。”金辉矿业副总经理明平田告诉记者。

这些研究实现了冶金矿资源的综合、循环、节约和高效利用,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目前,金辉矿业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绿色矿山发展正向着绿色产业发展大踏步迈进。金辉矿业利润的80%以上来自创新和绿色措施,为当地创造了近20亿元的工业产值和近3亿元的利税,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生态保护优先让企业提质增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求我们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高质量推进绿色发展。在绿色矿山建设中,金辉矿业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在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企业与地方群众共同发展方面做了有效的探索。 


利用废渣建成的轨道运输系统

  一提起矿企就会不由得想到尾矿库,对于绝大多数矿企而言,尾矿的处理从来都是个棘手的问题。

金辉矿业所在地是哈西娃村,这里种植有上万亩的枸杞,这些都是老百姓收入的主要来源,一旦矿企产生污染,会影响到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为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金辉矿业在远离五龙沟河的干滩上建了厂区。针对尾矿库,也做了科学规划和设计,采用“多点小流量、干滩护坝”的尾矿排放管理方式、“库内取沙,坝内筑坝”尾矿库建库模式和“库内分区运行”的水循环系统,在尾矿库坝体形成大面积干滩,确保尾矿库回水有效澄清、有效利用和坝体安全。然而金辉矿业的尾矿库不仅安全环保,而且还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成本。

“我们曾经也担心过金辉的尾矿会影响到我们村的枸杞地,可是记者同志,你知道吗?金辉矿业尾矿库的水里养着鸭子、可以游泳,他们尾矿库里的水干净得都敢喝!我们的村民亲眼看到,因此就放心了。”离矿区40公里外的哈西哇村党支部书记温国忠说起金辉矿业,他举着大拇指赞叹不已。 

金辉矿业尾矿库里养的鸭子

“我们先对矿山井下水进行整治,将井下水输送至尾矿库,通过沉淀后回收,实现了井下水的循环利用。又通过绿色发展的倒逼机制,利用科学的排放管理方式,使尾矿中的水实现了闭环式利用,真正实现了工业用水的‘零污染、零排放’。”金辉矿业副总经理马学旺向记者介绍。据介绍,金辉矿业在尾矿库的建设中大胆尝试出的排放管理方式和建库模式,每年在尾矿处理这一环节上节省成本就达2000多万元。

“为使尾矿库与周边有效隔离,我们又在尾矿库干滩区域上种植了青稞、披碱草等植物。你看这是二期尾矿库,是不是很美?”马学旺指着尾矿库笑问记者,那里已是一派鸭鹅成群、绿植成片的湿地景象。

除了尾矿库,金辉矿业还加强采空区管理,利用废渣充填采空区,减少塌陷区域。金辉矿业副总经理吕志云是主管这块儿工作的,他告诉记者说:“我们充分利用井巷工程施工所产生的废渣进行场地平整,建设运矿工业场地,并通过对工业场地进行绿化、亮化和硬化工作,建成了省内一流的有轨运输工业场地和井下安全生产调动中心,变废为宝,节约了投资,方便了矿山生产运输管理。”

同时,五龙沟河畔有块天然野生枸杞林,公司投资1亿多元建设轨道运输系统来代替汽车运输,既减少了汽车运输过程中粉尘对原生态枸杞林及周边环境的污染,又缩短了运距,节省了运输成本。

金辉矿业生态保护优先的绿色发展,不仅没有让金辉矿业增加生产成本,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企地共建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矿企范本

在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矿业开发仍然可以做到青山绿水,可以维护碧水蓝天,可以让环境变得更加美丽……“金辉模式”让企业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实现了保护和发展的双赢,实现了企业和农牧民群众的共同发展,书写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范本。 

金辉矿业参与“企地共建”的高原产业第一村

金辉矿业积极参与企地共建,坚持“利益共享、共谋发展”的办矿理念,实现“办矿一处,造福一方”,赢得当地农牧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绿色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周边的民族团结,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近年来,在金辉矿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没有受到当地农牧民群众的任何干扰。”金辉矿业纪委书记梁俊峰说起这些年企业与当地农牧的关系时,如是对记者说。

“金辉矿业是我们一对一的帮扶企业,门面房给了我们每年10万元的租金,对一对一帮扶的贫困户帮扶力度也特别大,我们特别感激!”海西州都兰县察汗乌苏镇上滩西村党支部书记尕桑太告诉记者。

目前,金辉矿业把做好企地共建和扶贫攻坚当做生存发展的企业文化,与1个企地共建村、4个定点扶贫村建立了良好的帮扶关系。其中共筹集资金500余万元,用于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攻坚,打造“高原产业第一村”,实现了两个贫困村的整体脱贫摘帽。

金辉矿业十分重视对职工的人文关怀,本着“少花钱、花小钱”的原则,与施工单位共建矿区景观亭、人工湖、健身小广场等基础设施,在生活区一律采用太阳能设施,力求节能低碳。形成了水域、绿化和道路硬化实现全覆盖,使矿区环境和气候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逐步形成了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派新景象,成为了高原戈壁滩上的一片“绿洲”。 



耸立在昆仑山腹地的金辉矿业

树种起来了,草绿起来了,矿区生活环境好起来了,人心也留下来了。


再来说说那个90后女孩邢晴晴,她是一个福建女孩,4年前她大学毕业孤身一人来到金辉矿业,现在是企业科研团队里的技术“大拿”。

说起来自福建的她第一次来到青海,从灵秀南方到茫茫戈壁,心里不免有很大的落差。她对记者说:“刚到这个单位时,单看环境,就跟我期望中的反差太大,所以就有些后悔了,当时我便有了干一年半载再谋它职或者回家的想法。” 

每当业余时分健身中心就会沸腾起来

邢晴晴自小生长在南方,哪见过戈壁滩上的荒凉,每一次风吹沙石走,她心里的工作热情也会被刮跑。自从金辉矿业决定要大搞国土绿化,邢晴晴亲眼见证了自己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

“现在矿区里有绿绿的树、有青青的草,在绿树和青草间有碧波荡漾的湖。矿区有了树,风也小了;湖边上有了凉亭,有了花,有了草,景也美了。我们闲暇之际也喜欢走出宿舍,到亭里休息,在湖边赏玩,或者跑步锻炼,工作之外的业余生活也丰富起来了,心情也愉悦了。”邢晴晴告诉记者。

“我现在已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了!”她说。 

和南非百奥明公司合作研发细菌生物预氧化提金技术


思想观念转变是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为做到与时俱进,常学常新,企业同时经常组织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和培训。

“通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公司逐步形成了‘爱岗敬业、主动作为、开放自信、感恩奉献、担当创新、追求卓越’的金辉精神。职工群众的工作作风、技能水平、精神面貌有了极大的改观,企业主人翁意识空前高涨。”金辉矿业党委书记程邦伟向记者介绍说。

这些以企业安全生产、员工素质提高为内容的发展理念,和生态保护优先理念一起,成为金辉矿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基础。

就如职工贺芬琴说的:“虽然我们身处大山深处,但我们的思想并不落伍。”

由内到外,由己及人。通过绿色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金辉矿业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企业的外部知名度、关注度、影响力不断提升,企业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新的矿山企业精神不断彰显。 


结语

绿色矿山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随着国家绿色矿山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青海地矿系统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探索出了资源节约利用、环境有效保护、企地和谐发展的“一二三五十”青藏高原绿色矿业发展新模式。

“一”就是以“勘查开发一体化”为一个基础;“二”就是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为两个根本遵循;“三”就是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地和谐型”为三个标准;“五”就是以“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矿区社区和谐化”为五个特点;“十”就是以“绿色矿山为先导、平安矿山为保障、法治矿山为底线、创新矿山为驱动、数字矿山为手段、科技矿山为引领、开放矿山为途径、效益矿山为支撑、人文矿山为底蕴、和谐矿山为目标”的“十型矿山”建设为十个抓手。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青藏高原绿色矿山发展新模式,坚定不移地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之路,确保金辉矿业稳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把都兰金辉矿业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现代化黄金矿山企业。”金辉矿业董事长邓元良对记者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金辉矿业的发展再次印证了这个论断。“金辉模式”严格遵循着“生态环境保护优先”,让“绿色”理念贯穿始终,用“绿色”推动高质量发展,用“绿色”为员工和周边农牧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从而形成了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金辉矿业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的生态理念,它的发展理顺了矿业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它是落实‘一优两高’战略部署的生动实践。”青海省地矿局副局长张启元对绿色矿业高质量发展表达了坚定的信心。

青海省国土资源厅总工程师韩生福说:“金辉矿业通过绿色矿山建设,已经成为全省资源高效利用的示范、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科技创新的示范、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成为我省绿色矿山建设的‘金辉模式’,这种模式在青海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示范和引领作用,是我省矿山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金辉矿业认真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探索出的资源节约利用、环境有效保护、企地和谐发展的“金辉模式”,成为我省开展绿色矿山建设、推进矿山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是在新时代,用新思想、新理论武装头脑,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结果,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遵循者,是践行“一优两高”战略部署的排头兵,必将为青海高原绿色矿业转型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绿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