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中的可持续发展(ESG)声音
锚定“双碳”目标
“两会”绿色提案正在成为焦点
国内ESG行业将如何发展?
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各界代表委员凝聚共识、建言献策
围绕ESG和可持续发展等热点
贡献真知灼见,发出责任声音
E-环境
1.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加大深层地热开发利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大力开发地热能,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我国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但仍面临深层地热开发利用技术水平有待全面提升等问题。建议统筹技术创新,加强地质勘查,加强引领支持,保障深层地热开发利用有序推进;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加快推动低值废塑料资源化利用,完善分层次全覆盖回收体系,推进废塑料回收行业转型发展。
2.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大唐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优化完善新能源配储政策,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当前,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持续加快,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建议新型储能政策导向亟需从“单纯激励开发建设”向“激励高质量建设和高效率利用并重”转变。具体来说:一是着眼于提高利用率,优先发展独立共享储能,实现新型储能的区域统筹规划布局和数智化技术应用。二是着眼于建设科学的成本回收机制,完善电力市场产品设计和交易机制。三是着眼于解决储能配比“一刀切”问题,加强发展模式创新探索。
3.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在多元融合性上发力,加快形成能源绿色链
高质量推进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主体能源保障要更“充足”,战略能源发展要更“安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更“稳定”,能耗控制要更“严格”。对此,建议聚焦“三个发力、三大链条”,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在规模稳定性上发力,加快形成能源安全链;二是在多元融合性上发力,加快形成能源绿色链;三是在先进高效性上发力,加快形成能源科技链。
4. 全国政协委员,东方电气党组书记、董事长俞培根: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为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国家“双碳”目标高质量实现,有必要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着力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一是全面落实氢作为能源的国家级管理制度体系;二是出台全国性系统产业扶持政策;三是研究出台国家级鼓励深远海、风光大基地可再生资源就地转化制氢的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产业发展政策。
5.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望明:完善废钢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建立和完善废钢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对提高综合回收利用率,促进钢铁、有色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领域存在着标准体系不健全、产业扶持政策体系有待完善、行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等问题。对此,要培育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打造全国性再生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推进交易服务平台应用。
6.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全面绿色转型
建议由国家有关部委牵头,会同相关部委和企业,研究制定新技术应用规范和政策支持方案,如新造车辆标准技术规范、检修车辆技术升级标准等政策措施,从而降低企业一次性成本,引导市场积极参与,提升城轨车辆的绿智水平及运营安全性。同时,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引导地方政府及相关城轨用户进行新造车辆采购时,对新技术优先选用、应用尽用,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7. 全国政协委员,中广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清洁能源+战略落地更多典型场景,着力提升核能新质生产力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围绕“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的要求,建议我国尽早将核电纳入绿色电力证书体系,实现绿证对非化石能源电力的全覆盖,既满足市场用户购买需求,也充分发挥核电在全国减碳降碳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核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8.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推动新型储能产业科技创新
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配置储能,加强对各地发展储能的指导督导,充分挖掘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推动新能源配置储能向实际需要转变。根据电力系统运行实际调节要求,以市场化方式引导各类主体投资建设。充分考虑电源特性,优化新能源配置储能的规模。鼓励新能源基地集中配置储能,支持储能容量租赁市场建设,积极发展共享储能、电网侧储能、用户侧储能。
9.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夯实碳市场基础,推动汽车产业实现“双碳”目标
首先,建立汽车行业统一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并推动汽车产品碳足迹的国际衔接互认。其次,优先促进《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与碳减排体系的衔接机制。加快出台汽车行业新能源转型相关配套机制,促进和推动汽车行业低碳转型。第三,加快出台重点行业碳减排扶持政策,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并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企业有规划的碳减排。最后,加强数字化碳管理工具的规范化管理。
10. 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建议完善技术标准和体系建设,支持绿氢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议对绿氢、绿醇、绿氨制定相关国家标准,加强制氢装备认证管理,引导制氢端企业提高产品安全可靠性、降低能耗;建议解决相关贸易壁垒问题,推动我国在制氢装备等相关技术标准成为引领全球的行业标准;建议出台国家级制氢质量、检测评价等基础标准,出台绿氢化工标准规范、制定绿色认证、完善碳交易体系,推动绿色能源碳资产管理平台的应用和普及。
11. 全国人大代表,极米科技董事长钟波:加强绿色智能家电市场认证与监管,引导外卖产业环保化转型
加强绿色智能家电市场认证与监管的建议:一是加快完善绿色智能家电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设立合适的产品准入门槛;二是健全我国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法律体系与监管制度;三是提高公众绿色消费意识,引导并鼓励消费者购买绿色智能家电产品。加强外卖环保化发展的建议:一是完善我国关于绿色外卖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处罚机制与责任主体,加强有效监管;二是对外卖包装进行约束与升级;三是加快建立起有效的外卖垃圾回收处理体系;四是加强教育和宣贯,强化消费者的环境责任感。
12. 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副总裁钟铮:加快推进家电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统一规范的家电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明确碳足迹核算的范围和边界、数据来源和精度等要求,确保同类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统一,为企业及相关机构科学核算家电产品碳足迹提供指导。同时,建议由相关主管部门牵头,建立家电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基础数据库,为家电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估提供科学、准确、国际认可的数据支撑。完善产品碳足迹认证体系和制度,加快推进碳标签、减碳标识在家电等消费品领域的推广应用,引导消费者选择绿色、低碳家电产品。
13. 全国人大代表,中天科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薛济萍:完善相关体系以应对欧盟“碳关税”
“碳关税”的实施将对我国企业出口欧盟带来多重影响。总体上看,应对“碳关税”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企业的努力,还需要国家层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省市县各级政府积极跟进落实。建议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欧盟“碳关税”,减少对企业产品出口的影响。与欧盟保持“碳关税”沟通协商,鼓励构建绿色供应链,提高国内咨询机构国际认可度,加快完善国内碳市场,引导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14. 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市政协副主席,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教授黄世忠:建议尽快修订和完善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标准
鉴于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信息,也是ESG报告的核心内容,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结合我国能源结构、能耗水平的实际情况,借鉴国际上广泛运用的《温室气体规程》的做法(特别是组织边界和经营边界的确定方法),尽快修订我国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标准,并定期更新和公布排放因子。
修订和完善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标准,使其在方法论上与《温室气体规程》保持基本一致,提高我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与国际同行的可比性,既有助于我国企业在跨国或跨境融资时更有效地披露气候相关信息,也有助于增强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在出口贸易中应对欧盟或其他国家即将开征的碳边境调节税(CBAM)。除了修订和完善企业层面的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标准外,建议相关部门适时启动产品层面、项目层面和价值链层面上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标准的制定工作,为企业核算和报告产品、项目和价值链的碳足迹提供遵循。
15. 全国政协委员,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建议加强政策引导与机制支持,研究建立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协调联动机制,推动企业“抱团出海”。二是建议支持鼓励绿色技术研发推广应用,降低全产业链碳排放和能耗,打造一批绿色“一带一路”典型项目标杆。三是建议积极向全球传递中国绿色发展信心,推动将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同联合国框架下的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合作进行对接,以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项目的实施丰富“两山”理念的海外实践。四是建议加快推进绿色标准对接,积极推介国内绿色投资标准,参与国际绿色标准制定,推进中国规则标准“出海”。
16.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完善绿色电力交易机制,扩大绿电交易试点
一是建议由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牵头,调动“产学研”各方力量,依据国际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设规范要求,构建具有真实性、可追溯性、全面性、实效性的电网排放因子数据库,滚动更新国家、区域、省级电网排放因子。二是建议加快完善绿色电力交易机制,避免出现同一个项目同时获得多种环境权益的问题。推动绿色电力与碳排放因子在碳核算层面实现实质性联动,消除绿色电力存在环境属性“双重计算”问题,提升中国绿证的国际认可度。三是建议加大力度在绿色电力资源富集区域开展符合国际规范要求的绿电交易试点。
17. 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建议构建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圈,推进光伏储能产业融合发展
在生态治理方面,由工信部牵头制定光伏产业长期发展规划,构建3至5个由链主企业引领、包含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企业的光伏产业生态圈。在管理机制方面,由工信部牵头构建要素统筹管理机制,推动行业主管部门与光伏产业生态圈的沟通交流,帮助行业算总账、算大账,通过更具全局观、大局观的核心要素有效投放来引导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合作机制方面,建议政府及产业主管部门,积极研究并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有序引导光伏产业通过收并购、联合创新、专利联盟、交叉持股等方式增强产业生态圈内部以及生态圈之间的协同和凝聚力。
18.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加快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
一是衔接已有碳减排政策,加强碳市场建设。有必要在现有政策基础上,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为切入点,将控碳减碳作为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全面立法,促进低碳发展。二是成立高级别、跨领域的应对气候变化专门机构。应对气候变化涉及领域广,覆盖面宽,建议成立高级别的专门机构,统筹协调,推进工作。三是鼓励低碳技术创新发展。鼓励绿色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注重培育和支持低碳技术领域的科研人才,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供税收激励等方式,推动更多的创新成果在气候变化领域得以应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S-社会
1. 全国政协委员,中铝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段向东:加快西藏阿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固边兴边强边
围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西藏阿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建议一体实施、同步推进阿里地区电网、铁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根本上保障固边兴边强边战略的实现。二是建议由国家相关部委研究协调,加快藏西北电网建设,加大区外购电力度,探索提高青藏联网和川藏联网送电容量的可行性,为阿里地区产业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经济的电力保障。三是建议由国家相关部委研究协调,加快新藏铁路(北线那曲—噶尔段)建设步伐,为阿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交通运输基础支撑。四是建议由国家相关部委研究协调、相关企业牵头,加快推进西藏阿里地区战略性矿产资源绿色、高效、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构建我国资源战略储备基地。
2.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化党组书记、董事长李凡荣:加快我国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数字农业,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转型、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配套工程,也是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数字农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数字农业技术及设施装备推广应用仍面临基础弱、成本高、人才少等问题。应大力支持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基础数据共享机制,完善数字农业产学研合作机制,强化数字农业人才梯队建设,多措并举推动我国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
3. 全国政协委员,中咨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苟护生:以中咨智慧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可从以下方面发力:一是抓住新兴领域、新兴市场孕育的巨大商机;二是发挥好庞大海外资产的“乘数效应”;三是依托一批战略性项目进一步深化与共建国家的战略合作关系;四是进一步统筹用好金融工具保障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用好政策性金融的战略指向、政策推进和融资杠杆作用,发挥政策性、开发性、商业性金融协同效应,形成金融合力。对于重大对外投资项目,加强与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4.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稀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敖宏:建议国家层面支持赣州市稀土新材料及应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推进赣州市稀土新材料及应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对于提升我国稀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完善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为赣州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工业引擎,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奠定坚实的工业基础,有利于促进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提出建议如下:一是给予赣州稀土新材料及应用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专项资金支持。二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在稀土产业重大规划、政策、项目布局以及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赣州倾斜。三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在集群品牌文化建设、跨区域合作和产融合作等方面给予支持。
5.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推广发展“晋江经验”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发展“晋江经验”,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由国家发改委民营经济发展局牵头,在晋江落地成立以民营经济县域发展为核心的“‘晋江经验’学习基地”;二、从国家层面成立“晋江经验”县域经济发展课题研究科研项目;三、国家发改委将全国民营企业家学习交流中心(对外挂民企局直属单位牌子)落地福建泉州晋江;四、在晋江设立全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峰会永久会址,打造成为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发布平台、理论和实践交流平台、成果展示平台和各方合作平台。
6.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助力乡村振兴,建议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科技
从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来看,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生态,让企业深度参与其中,发挥其在市场转化、资源配置、模式创新等多个维度的重要作用,把科技创新、产业振兴和金融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是开辟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径。建议鼓励金融创新,引导社会资本有序投资农业科技,对农业科技专业性强、周期较长、细分行业多且规模有限的特点,通过完善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信贷配套机制、打造多层次的农业科技资本市场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资本对农业科技领域有序高效投资。
7. 全国人大代表,鲁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东伟:乡村振兴,让中国“油瓶子”装更多中国油
粮油稳,天下足。我们希望中国“油瓶子”装更多中国油,迫切需要通过挖掘国内油脂油料增长潜力,降低大豆进口对国外依存度。花生作为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是种植历史长、适种范围广、种植技术成熟、加工技术领先、消费基础牢固、国内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油料作物。为此,建议在新疆地区大力发展花生产业,建设产业基地,建立我国油料安全屏障。
8.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信党组书记、董事长柯瑞文:优化算力布局,助力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
首先,加强顶层设计,持续深化算力接入、算力调度、存算协同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统一算力互联、算力度量相关标准,实现不同厂商、不同框架、不同技术之间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其次,优化算力布局,梯次化建设算力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国家算力中心和骨干网络节点,促进多方算力互联互通,实现算力、运力、存力跨域高效协同调度;最后是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充分发挥政策优势,打造全国算力调度平台,优化多方算力定价、交易和利益分配机制,提供算力普惠服务,更好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9.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移动党组书记、董事长杨杰:全面推进“AI+”行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算力成为新基础能源、人工智能成为新生产工具,共同构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因素。建议在国家层面推动“AI+”行动,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主攻方向和关键任务,构建技术、服务和应用齐头并进、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方面的巨大潜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10.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塔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勇:推动边缘算力协同部署和应用
目前边缘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刚刚起步,面临着边缘算力基础设施缺乏统筹规划、边缘算力供需匹配不均、边缘算力应用不足、边缘算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不足四个方面的挑战。结合现有算力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边缘算力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探索建立算力供需对接机制,加大培育边缘算力创新应用,促进边缘算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11.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做好新能源产业,助力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发电企业的配套储能电站利用率非常低,建议要创新发展思路,鼓励新能源企业租用储能电站,并将年度的租用规模和上网发电量挂钩。当前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和补贴政策,但落地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建议国家下大力气推进氢能在各场景的应用,全力保障相关补贴及时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撑。
12. 全国人大代表,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苗伟:加大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底座,算力对产业的拉动赋能作用日渐突出。过去几年,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发展,算力规模接近全球的三分之一,高质量发展将是算力进化的下一站。建议进一步加强全国算力的统一调度和统筹规划,实现算力资源的高效使用,进一步加强运载力和存储力建设,以满足算力调度过程中实际的市场需求。同时,构建开放、兼容的智算产业生态系统,鼓励国内外企业、研究机构、开发者之间深度合作与交流,形成开放合作新格局;对算力建设和应用加大政策扶持,着力培育新业态和新模式。
13.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电网党组书记、董事长孟振平:加强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更好保障民生用电
要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有力主导、供电企业深度参与、社会各方有效协同”的城中村供用电改造共建共治模式,完善联合规划、出资、改造长效机制。他认为,要扎实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提升农村电网的数字化、绿色化水平,全面承载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开发利用和就地消纳。同时,加大财税、金融、电价等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提高城乡配电网改造投资能力,进一步提升城乡配电网供电保障水平。
14. 全国政协委员,国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付刚峰:推动健康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事关国家发展大局和百姓福祉。建议完善养老产业配套政策,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健康养老行业标准和规范体系,研究制定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服务标准、服务流程,完善服务清单,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加快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建议坚持以养老照护和医疗服务为产业基础的多维度产业链发展为方向,支持推动大型养老企业整合资源,盘活空置、低效物业,加快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打造普惠型养老服务品牌,引领带动产业发展等。
15. 全国人大代表,通用技术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于旭波:推进社保“第六险”立法,让失能人员“老有所护”
建议将长护险作为独立险种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推动长护险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同时建立统一规范的筹资机制,通过优化使用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统筹管理和集约使用国家各项涉老资金等方式,为长护险留出充足的筹资来源。全面推进实施长护险制度,一是能够有效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一定程度上避免“因护致贫”;二是有助于推广家庭照料模式,减少慢性疾病对医院的长期依赖,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三是能够为护理机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融资渠道和稳定的业务来源,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16.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黄金党委书记、董事长卢进:加强黄金资源绿色高效开发的基础研究,搭建基础研究拔尖人才多元化培养平台
搭建基础研究拔尖人才多元化培养平台。建议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优质专业资源,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参与的拔尖人才培养资源供应链系统。进一步拓展企业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试点,以校企联合培养方式扩大环保工程、材料科学、管理工程等急需专业的非全日制硕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充分发挥企业、高等院校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的联动作用。
17. 全国人大代表,国药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清明:实现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装备高质量发展
药品医疗器械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群众对医药健康行业有着很多新期许。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创新,建议如下:首先,构建中国医药企业创新评价体系,编制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从研发投入、研发产出、研发质量和研发支持等维度,引导产业创新。同时,加强行业政策措施的协调引导,形成鼓励创新的政策合力。提升国有企业在打造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中的核心功能,以加快核心技术突破,带动各创新主体多元协同和深度融合,促进我国医药创新资源效用最大化。
18. 全国人大代表,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徐浩宇: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健康需求
呼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及公众等各方力量通过不同形式共同推进健康促进,协调联动相关政策,将大健康产业发展紧密融入“三医”联动、科研创新、中医药传承发展等领域,形成合力;推动各地积极探索构建以“预防为主”的健康管理模式;通过促进新兴业态和新技术、新应用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个性化健康监测和管理效率,切实为公众提供更多元、便捷、安全的健康服务,努力将全民健康的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美景。
19. 全国政协委员,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审慎推行预制菜,规范并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在执行和监管环节,尽快制定相关落地细则,规定相关餐饮企业和商家必须主动清晰公示相关菜品来源是否为预制菜,零售型预制食品必须在外包装上清晰注明所有配料及所含添加剂。预制菜进学校、进社区须谨慎而为。尽快出台预制菜的全国统一标准,规范并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规范预制菜行业的金融扶持和资本运作。有效开展舆论监督,提升饮食安全意识。
20. 全国政协委员,知乎创始人、CEO周源:以高质量技能人才供给,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新质生产力源头在科技创新,落脚点在产业升级,关键因素在人才支撑。建议加强“新职人”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定科学系统的培养规划,推进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互补,探索成人职业教育长效机制。强化政策引导,调动社会力量构建多元化职业技能培训载体,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院校资源优势,健全共建共享机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现代化在线培训体系,提升教学效果和培训效率,促进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和有效供给,助力中国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
21. 全国人大代表,好想你董事长石聚彬:建议对当工人的毕业生发放职业补贴
国家在重视高层次人才补贴的同时,也要重视食品工业基础操作型人员即一线生产工人的补贴问题。建议对深入一线当工人的职业院校毕业学生实施补贴,满3年可申请一次性职业补贴;对从事食品工业企业基层工人按照社会司龄进行补贴。
G-治理
1. 全国人大常委,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吕忠梅:制定中国企业适用的可持续发展指引、标准和评价体系
关于建立中国化可持续体系的具体方案,吕忠梅建议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证监会三部委联合形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指引,降低企业信息披露成本;同时引导设立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库、教材,推动可继续发展理论体系的建立。二是制定一套完整、系统、符合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指标设定上,既要参考国际标准发展趋势,也要充分考虑我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和发展目标。三是通过政策引导和评价体系,支持更多企业进行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让更多的企业关注可持续发展,用公益的初心、商业的模式、金融和科技等手段,将社会价值、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企业经营之中,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副总工程师,齐鲁石化党委书记韩峰:加快完善ESG信披机制,构建中国特色ESG评价体系,促进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中国企业在 ESG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目前披露ESG报告以上市公司、大型企业为主,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参与度还不高;国内ESG评级体系众多且影响力不一,往往导致对中国企业的评价不够真实客观,投资机构难以依据评估结果对ESG风险和价值做出全面分析判断,对致力于提升ESG管理的中国企业也造成了困扰。
建议加快ESG信披体系的完善,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行业特色的ESG评价体系,将推动企业提升ESG管理实践,促进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完善信披机制。建议监管机构出台适合我国企业、充分体现行业特征的信息披露政策准则。另一方面是构建评价体系。完善适应中国企业的ESG评价体系,优化评级方法。此外要设计管理体系。推动企业构建ESG管理体系,全面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3. 全国政协委员,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陈伟鸿:ESG是一把全新的尺子,推动着企业的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之下,ESG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重视,它是一把全新的尺子,从全新的度量角度,推动着企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今天,ESG的理念已经越来越多地引领着中国企业回望价值重塑的真正内涵,它也成为了中国企业和世界企业深度对话的全新语言。好的企业不仅要创造商业价值,同时还要兼顾社会价值。国际社会已经基本形成了共识,也就是ESG是人类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美好社会的一张绿色船票。
4.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毕马威中国顾问李慧琼:建议金融监管部门推动ESG信披标准化
建立国际化交流平台,积极参与国际准则制定;以信息披露为突破点,推动信息披露标准化;率先制定ESG服务业规范,打造ESG服务业品牌;构建“产学研”模式,加强人才培育;制定ESG专业服务人才储备机制等。
对于推动信息披露标准化的具体建议是,金融监管部门与国家几大交易所联动,参照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披露准则,结合中国实践,发布ESG信息披露和评级指南,推动ESG报告使用第三方鉴证,公布ESG评级结果。
5. 全国政协委员,微博CFO曹菲:构建ESG领域标准体系,培育市场认可的评级机构
以监管部门指导为梁,企业、学术机构和社会组织为主,构建一个统一的既能体现中国特色又能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借助我国统一大市场的力量谋求在国际标准领域成为重要的参与者乃至将来的领导者;通过市场手段在国内筛选并培育出监管机构(交易所和证监会等)、投资机构和企业都认可的评级机构;国有投资机构、金融机构等在对被投资公司进行评估时要考虑使用国内的评级。只有投资机构真正认可并开始使用国内的评级,属于中国本土的ESG体系才会真正建立和发展起来从而在国际ESG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6.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党委书记霍颖励:完善可持续信息披露机制,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可持续信息披露是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制度。建议加强可持续信息披露建设,统一披露标准并积极推动国内标准与国际接轨,同时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信息披露标准落地,扩大强制披露的主体和范围。发挥现有金融基础设施作用,充分运用科技赋能,对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提出规范统一的数字化要求,夯实信息披露的数字化基础。加强可持续信息披露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完善,提升国际规则的包容性和兼容性。
7.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吴杰庄:降低征信成本,建立个人和ESG数据局
应严格贯彻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贯彻征信为民,征信机构的努力方向应该是“降低借贷成本并鼓励负责任的借贷”。而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加快扩大征信机构服务范围、丰富征信机构数据来源,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关于丰富扩大征信机构数据来源,建立个人和ESG数据局是一个好方向。就个人征信业务而言,包括生活信息、志愿服务信息、环保信息、ESG信息等,最终通过大数据评估出来的个人信用会更科学、更全面。
8.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江苏省委副主委,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德才:加强ESG培训,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绿色贸易
在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转型的历程中,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当前,海外市场对于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的要求持续提升,中小外贸企业在高ESG标准下,不仅要考量产品成本质量,还要符合海外客户的其他要求,做到生产过程可追溯,对中小外贸企业而言是新挑战。
帮助中小企业应对新挑战,需要不断加强ESG培训,助力企业发展绿色贸易。建议政府部门可针对海外市场的ESG要求,开展相关政策解读与培训,解决中小外贸企业政策认知难点。同时建立与国际市场互相认可的环保认证,提供环保认证和标准,设立专项财政资金支持企业发展绿色外贸。
9.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晏波:生物医药行业ESG推进体系需对标国际、加快建立
率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医药行业ESG推进体系。建议国家层面优先聚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率先推动ESG信息披露和评价标准出台。建议吸收借鉴金融行业ESG信息披露先期的有益经验和推进模式,构建以生物医药行业管理部门为主导推动,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等市场主体为先导引领,金融、生态环境、商务、科技等职能部门为支撑赋能的生物医药行业践行ESG的推进体系。
鼓励生物医药头部企业、ESG评级表现好的企业以及行业协会共同参与行业ESG标准制定,既要对标国际规则,也要立足国情实际,指标体系应将绿色低碳、制药质量安全、医药可及性等行业关切重点纳入ESG信息披露和评级中,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增强ESG规则的国际话语权。同时,多措并举强化生物医药行业践行ESG的内生机制,聚焦重点区域形成生物医药行业践行ESG的试点示范。
10. 全国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建议加大对绿色可持续发展行业人才的培养认证
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绿色可持续发展行业人才的培养、认证,并给予相应的职称补贴,让专业人才获得更高的认可和价值。目前企业零碳/碳中和相关认证还处于团体/行业标准认证阶段,国家有关部门应研究制定出台国家标准,让企业有更明确的方向去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国家要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相关行业能起到创新、引领行业变革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从而让企业有更强的发展动力、转型动力,从而加速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11. 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亚太及中国主席赵柏基:加强金融手段助力低碳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
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低碳转型服务力度,制定转型企业金融服务方案,研究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服务,综合利用信贷、债券、股权、引导基金、信托、保险等多样化工具提供支持。在信息披露方面,可考虑由财政部及证监会牵头,鼓励企业深入理解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发布的准则,和沪、深、北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自律监督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征求意见稿)》等规则指引,从治理结构、发展战略、风险控制管理等方面入手,优化管理体系,提升管理能力,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注:本文根据公开报道整合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