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网站!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动态 > 联盟活动
联合国矿业咨商专家委员会成立,打造绿色矿业国际新高地
日期:2025-05-12  浏览量:77  文字:【 】【加粗】【高亮】【还原

2025年5月10日,“首届矿业联合国咨商工作会议” 在北京盛大召开。由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简称 “中绿盟”)牵头组建的联合国矿业咨商专家委员会(简称 “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这一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绿色矿业正式开启 “全球制度共建” 的崭新篇章,中国首个依托联合国咨商地位的国际矿业专家机制将深度参与全球矿业治理,推动中国方案深度融入联合国框架体系。

 

本次会议由中绿盟副秘书长杨森主持。早在 2023 年,中绿盟便已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在此基础上筹备的咨商委员会自启动之初便备受国际矿业领域瞩目。委员会以推动全球矿业绿色转型为核心使命,致力于成为全球矿业绿色转型的知识核心枢纽、联合国专业决策的重要智囊,以及中外矿业合作的关键桥梁平台。

根据管理办法草案规划,咨商委员会定位为 “全球矿业可持续发展高端智库与跨界协作枢纽”。未来,委员会将重点聚焦五大核心目标:一是全力推进中国绿色矿山标准的国际化进程;二是履行全球治理责任,向联合国提交专业权威的研究报告和四年期工作报告;三是搭建全面、高效的全球矿业信息共享平台;四是助力中国企业实现绿色、稳健 “出海”;五是积极为联合国推动全球绿色转型贡献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与方案。

人才是支撑智库蓬勃发展的坚实根基。委员会首批严格遴选的28位委员,皆是行业内的顶尖精英。其遴选标准极为严苛,要求委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国际矿产资源开发、投资或治理实践经验,优先考虑参与过跨国项目、国际标准制定或多边治理机制的专业人士,同时还需熟练掌握联合国框架体系、ESG 体系与绿色融资逻辑。委员团队专业背景丰富多元,涵盖地质勘查、智能采矿、投资管理、国际法律、技术服务、ESG 评价等多个关键领域,其中不乏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外知名教授、国际矿业组织顾问、能源央企高管等重量级人物。在组织架构方面,委员会采用 “主任委员 + 副主任 + 秘书处 + 常设工作机制” 的模式,并建立起完善的委员动态评估、进退管理、履职任务以及国际规范等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规范运行。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成为国际矿业的积极参与者,更要成为行业制度的塑造者与标准的贡献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委员会主任彭苏萍教授在成立仪式上的发言铿锵有力。他强调,中国在绿色矿业领域已成功构建起完备的理论、实践与标准体系,未来将充分借助咨商委员会这一国际化平台,更系统、有力地向全球推广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为中国矿业 “走出去” 筑牢制度根基,大幅提升国际话语权。

中绿盟秘书长王亮先生在会上表示,委员会的成立仅仅是起点。鉴于获取联合国咨商地位的难度日益提升,以及中绿盟自身存在的能力局限,诚挚呼吁各方携手合作,共同建设国际化平台,实现互利共赢。随着咨商机制逐步走向制度化、常态化,中绿盟也将从绿色矿业的先行者,逐步蜕变成为全球绿色治理的核心构建者、引领者与坚定践行者。会议尾声,中绿盟科技部主任吕珊珊女士宣读了第一批联合国矿业咨商专家委员会委员名单,并发放了聘书。

会议期间,中绿盟国际部负责人单秋琳女士围绕联盟国际活动进行了系统阐述,通过详实的数据与丰富的案例,全面展示了联盟在全球矿业交流合作、国际项目推进及跨区域绿色发展协同等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创新实践。来自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中青至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东方锐眼公司、加拿大周洲矿物有限公司、中非青年国际协会等多家机构的嘉宾代表,围绕绿色标准国际化、中国矿企出海策略、风险管控、AI 数字矿山、人才体系建设等议题展开专题发言,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如推进中国绿色矿山标准对接国际ESG评价体系;建立 “非洲 + 中资” 协同标准推广模式;设立海外绿色矿山示范区与信息共享平台;打通 “一带一路” 国家与联合国系统间的数据互通渠道;引入国际专家与青年学者,构建全球治理新生态等。

在交流讨论环节,自然资源部原司长鞠建华凭借深厚的行业经验与专业素养,有序引导研讨方向,充分激发了现场讨论氛围。与会的资深专家、行业嘉宾纷纷围绕国际矿业信息平台建设、绿色矿山技术创新、国际矿业合作模式、行业标准建设等核心议题,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与前沿见解踊跃发言,现场思维碰撞激烈,为推动全球矿业可持续发展凝聚了强大的智慧力量,会议现场气氛热烈且高效。

此次联合国矿业咨商专家委员会的成立,是中国矿业深度融入全球治理体系的关键一步,也为全球矿业绿色转型注入了强劲的 “中国动力”。其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值得世界共同期待。



绿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