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济宁市副市长柳景武表示,济宁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矿产资源富集,煤炭探明储量150多亿吨,含煤储量土地3920平方千米。2018年煤炭产量7300万吨,但同时,因采煤造成的土地沉陷达73万亩,其中常年积水20万亩。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采煤沉陷对地方发展和全省区域均衡发展制约的问题,多次要求各地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规定,加快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并以此为契机推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济宁市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安排部署,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将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累计投入32亿元,治理塌陷地31万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仍任重道远,希望汇聚院士专家们的力量,助力济宁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会议现场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长张忠明表示,长期以来,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积极致力于采煤沉陷区治理与相关技术研究,先后在济宁、枣庄、泰安、潍坊等地实施了一批治理项目,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合作建设了山东省首个采煤沉陷区治理院士工作站,获批全国惟一的自然资源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在采煤沉陷区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独特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济宁市高度重视生态建设,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大力加强采煤沉陷区治理,正在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共生共荣的新路子,为山东省推进采煤沉陷区治理提供了重要示范。通过召开座谈会,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聚焦典型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治理,开展采煤沉陷区治理新技术新方法座谈交流,着力攻克相关技术难题,对于加快推进济宁市典型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助力生态绿色济宁建设,提升山东省采煤沉陷区治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环境监测院、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山东科技大学等相关科研院校的10位专家围绕高潜水位矿区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模式探讨、东部矿区系统修复与恢复力建设等主题做了交流发言。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做了题为《我国能源形势初步分析与国土空间修复》的报告。
会议期间,柳景武与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局长徐军祥为“自然资源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揭牌,邹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杜庆节与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党委书记乐江华为“自然资源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邹城分中心”揭牌,邹城市委常委、副市长田成柱与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院长谭现锋代表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据了解,自然资源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由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与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共同建设,是全国惟一的经自然资源部批复的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中心致力于针对新时代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的新要求,以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为核心,瞄准开采沉陷时空演变机理与效应、开采沉陷监测预警、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等关键与重大科技问题,开展技术攻关,通过推广示范带动行业进步。
本次座谈会由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主办,中国国土空间资源保护与利用创新联盟、中国地质学会矿山防治与利用专业委员会协办,邹城市人民政府、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自然资源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具体承办。
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山东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有关专家学者,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山东省能源局有关处室负责同志,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邹城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有关处室和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负责同志,以及有关矿山企业负责人等百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