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的一处戈壁荒漠中,中国的核燃料循环生意正悄然启幕。这将给甘肃带来哪些影响?乏燃料(经受过辐射,使用过的核燃料)后处理为何如此神秘?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探访了位于甘肃荒漠中的核技术产业园,并采访了中核集团、甘肃省相关政府部门及多位行业权威专家,试图呈现我国核燃料循环生意的进展与困顿,剖析乏燃料后处理商业化对核电产业及地方经济的深远影响。
“国家批下来了千亿核能大项目”,拥有核燃料产业基础的甘肃近期流传着让很多企业都颇为兴奋的传言。事实上,源于多年前的中法乏燃料后处理千亿大单谈判,甘肃省内多年来都流传着核废料大项目的种种消息。
与颇受争议的核废料处置相比,拿下国内首个核技术产业园的甘肃,似乎希望乏燃料后处理生意能让自己增加一个新的经济引擎。在一位甘肃省商界人士看来,这个千亿大项目堪比三峡,甚至能救活当地很多濒临破产的大企业。但因乏燃料与核废料的概念容易被混淆,甘肃省各级政府对这个产业园项目均讳莫如深,在兴奋中亦充斥着纠结。
8月初,《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甘肃省发改委核实上述消息,但并未得到证实。而甘肃省工信委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提及了启动不久的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但该产业园颇为神秘,甚至没有公布具体地点,甘肃官方媒体披露的消息显示其涉及核燃料循环利用。
在距离兰州700多公里的小城郊外,记者在一望无际的戈壁上看到了这个国内首个也是唯一的核技术产业园,多方采访后记者发现,产业园与乏燃料后处理的关系颇为密切。
荒漠里的国家项目
从兰州一路向西,在嘉峪关市和酒泉市,核工业的印记越来越浓重。在嘉峪关这个西北旅游名城和钢铁之城,一座核城悄然坐落在其身边。位于嘉峪关市区的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〇四公司)是我国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核工业生产、科研基地,而放射性三废处理处置设施亦是其重要业务之一。
对于西北小城里的大项目,一位接近甘肃省相关政府部门的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核废料项目在甘肃由来已久,但多年来没有进展。他表示,近期一个投资额超千亿的核项目得到官方人士的确认,而四〇四公司核工业基础雄厚,历来都是相关项目的主要参与方。
对此,记者向甘肃省发改委办公室了解相关情况,但得到的回复是其从未经手相关项目。而当记者问及核废料处理项目时,甘肃省工信委核工业处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提及了刚刚启动的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
据甘肃省工信委官网披露,7月2日,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建设启动仪式和建设动员大会相继在兰州和嘉峪关举行。中核集团、甘肃省主要负责人及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国防科工局相关负责人均到场出席。“这是中核集团和甘肃省共建的国家项目。”上述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而甘肃省工信委官网信息称,“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支持,得到国家部委和国防科工局的直接指导和帮助,是国家重大项目布局反哺和促进甘肃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
甘肃省官方的披露消息还显示,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是内地唯一的核产业园,将用绿色环保理念聚集核燃料循环后端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记者了解到,虽然国内核电产业园或核技术应用产业园颇多,但作为国家级别的核技术产业园,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为国内首家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个。
对于这个国家重大项目,甘肃显得颇为低调,甚至连投资额及建设地点都没有对外披露。《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辗转多地,在酒泉市金塔县城外几十公里处的荒漠上找到了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
在植被和人烟稀少的戈壁滩上,一条蔓延数公里的管线沟已经开始施工。在印有“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标识的门廊架背后,记者仅看到2排临时建筑和一个钢结构高塔。这个“园区”没有围栏亦没有柏油道路,在记者到达的当日下午,园区内并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在场,仅在数公里外看到有工程机械正在作业。
值得注意的是,园区内的公示牌显示,该工程名为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厂外供水线路土建工程,建设单位为中核龙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龙瑞),开工日期为今年6月17日,竣工日期为2016年6月10日,而这条供水线总长超过100公里。
乏燃料生意悄然提速
此外,记者在国内多家招标信息平台看到2份关于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的招标信息。其中,“核燃料循环科技示范项目供水工程常规阀门及附属设备投标邀请函(招标公告)”发布日期为8月10日,招标人为中核龙瑞,该招标为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供水工程常规阀门及其附属设备采购。
而今年5月发布的“供水工程常规阀门及附属设备采购公告”称,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供水工程起点为甘肃矿区,终点为马鬃山南麓北山南侧金塔厂址。事实上,记者见到的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标识的地点为距离厂址最近的一个营地及办公区,而上述公告中提及的金塔厂址仍在数百公里外的马鬃山南麓。
从上述信息中不难发现,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与核燃料循环科技示范项目的关系颇为密切。而作为业主单位,中核龙瑞的来头也值得一提。这家成立于今年3月的公司唯一股东为国内唯一核燃料生产商、供应商、服务商,中国核燃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燃料)。
事实上,在我国核燃料循环产业链上,乏燃料后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投资强度甚至超过核燃料生产或者核电站。乏燃料就是在核反应堆中“燃烧”后卸出的燃料元(组)件,但它仍极具价值,经过后处理工艺过程可回收纯化钚和铀。
作为核燃料循环最重要的环节,国内乏燃料后处理商业化运作呼声不断,而四 四公司和中核龙瑞均试图重点布局。来自兰州大学官网的介绍称,中核龙瑞承担了我国第一个工业规模核燃料后处理示范项目和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的建设管理工作。
记者注意到,中核龙瑞工商注册信息中的经营范围为乏燃料后处理核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乏燃料处理;生产销售乏燃料后处理的相关产品;乏燃料后处理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
但在中核龙瑞的工商注册地址,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中山街18号,记者并没有见到这家公司。四 四公司一位保卫人员称,四 四公司与中核龙瑞目前同在嘉峪关市区的一栋办公楼内。
从中核方面公开披露的信息不难发现,中核龙瑞脱胎于四 四公司并与其同属中核燃料业务体系。一篇来自四 四公司官网的文章亦提出“组建后处理专业化运行公司”,这个公司不仅能够专业化营运自主技术后处理工程,也能够专业化营运商业规模后处理设施,同时占据后处理产业的国际地位。
公开资料显示,中核龙瑞和四 四公司总经理均为王俊峰,而王俊峰为我国乏燃料后处理中试热试成功的关键人物。来自四 四公司官网的信息显示,“甘肃核技术产业园的建设规划,公司提出打造百年四 四的宏图,后处理产业将成为四 四百年基业的一个重要支柱”“乏燃料后处理设施开始50吨试验性生产是公司2015年重点工作目标”。
对于四 四公司和中核龙瑞的关系及乏燃料项目进展,记者多次向四 四公司方面了解相关情况,该公司一位王姓主任表示,目前公司不太适合对外宣传,不便接受媒体采访,但他同时也表示,产业园的具体的事务是中核龙瑞在做,而四 四公司与中核龙瑞都涉及乏燃料后处理。
小城的悸动与纠结
在公开信息和记者的采访中,甘肃省及中核集团方面均未透露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或核燃料循环科技示范项目的产能规模和投资规模。
但上述接近甘肃省官方的内部人士透露,这项投资将是千亿级别,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非常明显。
实际上,参考国际经验,乏燃料后处理建设工程投资总额巨大,一个大型后处理厂的建设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影响较大。国际上商用后处理厂的(800吨/年)投资动辄千亿,而这还不算其周边产业的带动效应。
在甘肃省官方媒体的表述中亦不难看出,甘肃希望中核集团能“加快推进有关项目建设,推动甘肃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上述甘肃省工信委内部人士透露,核技术产业园会优先使用甘肃当地钢铁、水泥,这是共建的内容。
事实上,上述内部人士还透露,在建材等方面,中核集团方面已经和酒钢集团签了协议。
而来《自酒钢日报》的消息显示,2015年3月酒钢集团与中核建设公司在嘉峪关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在钢材等产品销售方面加强合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中核建设公司为甘肃核技术产业园施工单位。
在大项目为地方经济注入血液的同时,包括部分政府官员及民间人士却显得颇为忧虑和矛盾。在大多数民众眼中,乏燃料后处理几乎等同于核废料生意。而中核集团方面则在宣传中不断强调,乏燃料不等于核废料。
在国际乏燃料后处理建厂过程中,公众接受度和科普同样也是一个艰难的课题。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吴王锁教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外界对乏燃料并不了解,自然会有不同的看法,这需要加大科普。
如同火电厂需要不断加煤,核电站的核燃料也需要定期更换,这类从反应堆内卸出的核燃料就叫做乏燃料。
吴王锁介绍,乏燃料与核废料不同,核废料叫处置,乏燃料叫处理,而经过处理乏燃料中能提取出极具价值的资源,在后处理之后把“宝贝”提取出来,剩下的才真正叫核废料。
尽管如此,乏燃料同样具有极高的放射性。在乏燃料后处理建厂过程中,一般包含乏燃料后处理设施、乏燃料接受与贮存设施、三废处理设施、后处理厂辅助设施4个子项,其中三废处理设施则涉及核废料。
事实上,在民用核燃料循环产业上,直到2014年底环保部才公布了《民用核燃料循环设施分类原则与基本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对核燃料循环设施根据潜在事故辐射后果大小进行分类,后处理设施则被归为一类(高度风险),其安全要求原则上参考核电厂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
在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项目地金塔县,普通的出租车司机都知道县里历来有着一个涉及核废料的大项目。而该县外宣办负责人表示,国家和省里的意思是先做产业园的基础工作,而具体项目方案还没有定下来。酒泉市外宣办则向记者回复称,这个项目目前还在研究。
但四 四公司官网信息显示,今年5月,中核龙瑞已组织金塔县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共20人赴浙江海盐县秦山核电基地考察。“考察结束后,金塔代表团认为,建设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对金塔县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加大核科普宣传,力推项目早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