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益康
中国矿业联合会高级资政委员会委员
由于资本市场紧缩、融资渠道困难,这几年,全球很多初级勘探公司一直处于饥饿挣扎的状态。国内的情况则更是“水深火热”:各级风险勘查基金的成果处置率低下,尤其是近3年,探矿权转让数量急剧下降,许多财政基金的运转已陷入停顿。2009年~2012年的红火光景恍如隔世。
然而严冬也并非不存一丝暖意。今年,澳大利亚著名的勘探推手Kerry Harmanis就创造了投资勘查的佳话。因为预期贵金属勘探将起波浪,他对Alicanto矿业的圭亚那阿拉卡卡金矿勘查投资1000万美元,获得262%的回报;向四博基金增发1160万新股;在Capricon Metals,半年来投资回报翻番;投入Karlawinda金矿勘查,半年股价上涨160%。
境外矿产勘查已见波浪,但国内勘查市场却仍然维持着令人捉摸不透的“平静”。对此,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矿业联合会高级资政委员会委员刘益康。他认为,虽然近来全球矿产勘查市场已经出现了一些回暖的苗头,但国内地勘业将继续下沉,若能除去一些体制、机制性障碍,开展供给侧改革,将有利于步入矿产勘查业回暖之路。
读懂勘查周期曲线
矿产勘查是一个周期性起伏的产业,它的起伏和矿业起伏基本同步,但稍有滞后。预测勘查市场起伏是公认的困难课题,但它也并非毫无规律可循。数据显示,贵金属,特别是黄金价格的起伏,与矿产勘查市场的起伏契合得最好。
很多人也许对上一轮矿产勘查市场“过山车”仍然记忆犹新。2008年,由于次贷危机,金价曾有一次短暂的起伏,勘查投入也跟着有次小起伏。2011年9月6日,金价到达1920美元/盎司的顶峰,此刻,国内地勘市场犹如骄阳盛夏,灼热烤人。但蜂蜜有时也会致命。随后连续四年多的金价下滑,让地勘业又感到了秋风萧瑟、阵阵寒意,有的地质队甚至再次出现了生存危机。与2012年顶峰时的512亿元相比,国内勘查投入在2015年下降到328亿元,降幅达36%。刘益康预计,2016年国内勘查投入将进一步降低到260亿元~300亿元之间。
“勘查投入的峰谷值与金价的峰谷值,存在一个约一年的滞后期,这是一种市场惯性。例如金价的峰值在2011年,而2012年全球的勘查投资仍在上升,到2013年市场才反应过来,接着连续3年大幅下跌。”刘益康说,勘查业呈现出的供求周期是行业运行的客观规律。矿产品价格上扬,刺激勘查投入;矿产品供过于求,就削减勘查投入,勘查市场急剧萎缩;几年之后,可供开发的矿床不足,勘查就开始复苏,周而复始。
金银价格是勘探市场的风向标。进入2016年,金价已进入半年的上涨期,幅度达25%;而Silvercorp、Impact Silver Corp、Minco Silver、Alexco Resources Corp四家白银公司在经历了近4年的连续阴跌以后,从今年元月起,也有了止跌回升迹象。这意味着什么?“不要小看了这个翘尾,它很可能是勘查市场回暖的信号。”刘益康说。
另外,进入下半年后,境外勘查市场也有了一些好消息。融资难度开始缓解,悉尼证交所资源类的IPO重启;勘查公司并购增加;初级勘查公司市值向上;加澳等国勘查登记的区块数量上升;钻探公司合同增加。
国内矿产勘查投入和国外勘查投入呈同步起伏。既然全球相关领域呈现上升苗头,那么,国内矿产勘查市场回暖是否将指日可待?
回暖需供给侧改革
“即使全球矿产勘查市场在2017年回暖,国内矿产勘查市场见底回暖的时间,还要推迟一至两年,并且也不可能再回到2009年~2012年的那种不正常的疯狂状态。”
刘益康的判断并非空穴来风。他分析:第一,过去几年,支撑勘查繁荣的财政基金项目,成果处置率低,资金池已干涸,原来设定的投资循环,已无法持续。第二,国内投资体制的改革,不允许财政资金再投向矿产勘查。第三,由于中国经济连年高速增长,地方政府对矿业的依存度下降,GDP不再是衡量业绩的唯一指标。相反,矿业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安全事故、腐败等负面问题,降低了地方政府对矿业的支持力度。第四,随着居民的环保意识上升,勘查中协调社区关系成本上升,使勘查投资外部环境进一步收紧。第五,矿业企业产能过剩,大面积亏损,矿业公司大幅削减或停止了勘查投资。第六,在上一个矿业疯狂期,勘查投资者受伤很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畏战避战的情绪弥漫,风险投资资金远离了矿产勘查业。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过去矿产勘查强调的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最关注的是数量以及矿床的大小。但2010年以来,随着财政资金退出竞争性领域,矿产勘查的商业性属性归位,地勘局队的本质转向勘探公司。
市场已经发出了信号,但国内矿产勘查行业显然并没有做好相应的转型准备。
一是以国内几十年不变、放之四海皆准的一般工业指标开展勘查,很多勘查成果根本不经济,不可开发,导致资源储量不能转化为矿山生产能力;二是矿产勘查与开发脱节,探到边、打到底,造成过度勘查,过深勘查,过难勘查;三是不顾市场容量,形成了大量资源储量“库存”。这其中,不难窥见计划经济思维的阴霾。
同时,盲目扩张导致僧多粥少。前些年,政府和企业对矿产勘查的巨量投入,使矿产勘查的产能快速膨胀,具有勘查资质的地勘单位由本世纪初的不到1000家增至2013年的2430家,勘查技术人员相应由51000人猛增至253000人。中国可供找矿的地域,已容纳不了数千个同质化的地勘大军。在2013年以后勘查投入急剧下滑的形势下,矿产勘查“产能”的过剩迅速凸显。
“去产能,矿产勘查不能缺席;不去产能,也难以进入下一次矿产勘查回暖的市场。”刘益康认为,当前地质勘查领域须加快跟上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思路,这对国内地勘市场回暖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种种迹象表明,未来,包括基金、企业、股市在内的各类投资进入矿产勘查,投向地勘单位和勘查企业,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商业性矿产勘查中,勘查成果处置的可能性和预设投资回报的路径是投资者决定是否出手的首要因素。“如果地质勘查针对市场需求,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资源储量,那么地勘经济就可以健康运行;反之,如果不顾市场,生产了过多的资源储量,造成过剩积压,成果无法处置,往往是自断了地勘单位的生路。”刘益康说。
让地质勘查领域不再成为投资者的噩梦,或许国内地质勘查行业的集体焦虑也能得到逐步缓解。回暖,我们仍须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