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万亿基建引爆砂石需求——未来三年农村基建有望超4万亿
众所周知,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已成为当前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发力点,农村基建作为短板中的短板,将迎来一系列重大工程。近日,国家发布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据悉,交通部、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等多个部门正在酝酿农村基建重点“施工图”,地方层面也将加大投资力度,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建将重点推进。据业内估计,2018至2020年,农村基建规模或将达到4.52万亿元。
今年9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稳定有效投资”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现阶段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相关政策措施、工作情况及最新进展。会上主要强调了几点:
一、再次明确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尤其是铁路工程为“基建补短板”重点领域
水利工程方面:集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550亿元,用于支持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其中已开工建设130项,今年新开工8项,在建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
交通工程方面:1.加快推进“十三五”规划内项目、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2.确保在建项目顺利实施,加快推进一批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项目;3.力争新开工一批符合“三个突出”要求的重大项目,具体包括:
突出骨干道路:包括综合运输大通道、重点道路通道连通和延伸、中西部/东北地区/沿边通道等建设工程;
突出国家重大战略:包括内外联通通道、城际/城市交通、民用机场、航空运输网络、农村公路等建设工程;
突出打通“最后一公里”:包括综合客运枢纽、公路缺失路段、铁路瓶颈路段(包括铁路进港口/进物流园区/进重点工矿企业)等建设工程。
二、确保已开工项目顺利实施,加快年内新开工项目进度
今年四季度将加快推进新开工项目建设,具体包括:
包头至银川、和田至若羌、湖州至苏州至上海等铁路项目建设;
启动一批国家高速公路网待贯通路段,实施武汉至安庆6米水深航道等航道整治工程;
力争实施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韶关机场军民合用工程以及新建菏泽、丽水机场等重大工程。
充实未来两年的重大项目储备,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在铁路方面,推进高铁“八纵八横”主通道建设,拓展区域铁路连接线,研究推动实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城际铁路,在中心城市周边规划发展市域(郊)铁路;
在公路水运方面,加快储备一批国家高速公路网待贯通路段,启动长江干线剩余航道整治工程,同步推动一批水运支线航道整治工程;
在民用机场方面,加快推进深圳、西安等枢纽机场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支持地方加快推进安阳、昭苏等一批中西部支线前期工作。
权威人士表示: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要搞清楚农村基建应建在哪、怎么建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司长李明传上月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农口的中央预算内投资总量保持稳定、结构不断优化,投资计划下达的速度也明显加快,截止到5月底,所有投资计划已全部下达。下一步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进一步研究加大对“三农”领域的投资支持和政策保障力度,促进补齐农业农村生产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在加紧推进中央要求的农村基建任务。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黄祥谈在10月17日交通运输部举行的在线访谈中表示,2018-2020年,福建省计划建设改造通乡三级公路1000公里以上,通村路网10000公里以上,全省建制村通双车道率达到70%左右。浙江省在9月发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 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力争到2020年,率先实现生态保护系统化、环境治理全域化、村容村貌品质化、城乡区域一体化,率先构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人文相得益彰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新格局,率先建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治理体系,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
10月23日,新华社主管的《经济参考报》援引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报告预计,根据农村基建发展重点以及各部委“十三五”规划中对应部分未完成的情况,2018至2020年,乡村基建规模或将达到4.52万亿元。在此之前,华创证券8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从生产性基础设施、生态性基础设施、发展性基础设施、生活性基础设施四个方向各细分领域汇总得出,2018至2020年,乡村振兴基建投资规模合计约4.42万亿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表示,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量级相比,这一规模其实并不算大,何况这是2018-2020年内的数字,摊到每一年,也就一万多亿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已经超过了64万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三个行业投资额)为17.3万亿。
不过,党国英指出,究竟什么是农村基建,其实很难界定,在基层调研中,有的县在谈起农村基建的成绩时,把对乡镇的基建投资也计算在内。
分析师表示,考虑到十三五规划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在时间上重合,可以预计,未来农村基建的规模可能会更大,超过市场研究机构预估的4.42万亿。
另一方面,乡村振兴并不等于现存的所有村庄都要维系,这已经是业内共识,因此,如何避开自然消亡的村落,减少浪费就成了关键。
党国英表示,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是农村、什么是城市,目标不清晰,如何能有效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东部地区,大量农村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即便是中西部,也有大量的农民不再种地。有些已建成的农村排污管道并没有什么污水在流淌。
“国际上,这方面的教训很多,欧美,韩国和日本过去在农村投资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也存在浪费,因为城市化,人离开进城了。”党国英说。
此外,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也存在较大问题。驻马店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张全收曾表示,“卫生、垃圾、污水等,建成后,谁处理?谁出钱?”他不赞同撒胡椒面式的财政投放方式,认为公共基础设施集中建设更好。
党国英认为,公共服务设施需要人口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否则利用率太低。如果太过分散,很难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对于因为农业生产需要真正居住在农村的农民,可以通过专业化的服务来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比如垃圾、污水等由专业公司来定时抽走,而非建设网络化管道。
2018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或许可以作为有关决策部门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