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1月4日电 (任丽娜)山西煤企从“挖煤”到“挖文化”转型发展。4日,记者从山西阳煤集团获悉,历经111年开采,累计生产商品煤2.48亿吨,资源基本枯竭的山西阳煤集团三矿,走向转型发展,申报国家煤炭工业遗产,拟建设国家煤炭工业遗址公园,这一项目经申报并逐级考察论证,现已获国家正式批准。
阳煤三矿除对井下采掘工作面必要的装备撤出外,地面设施、井下主要大巷,保留原貌状态基本不变。专家说这一遗产的保留,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保存价值,遗产不仅包括建筑、设施、科学、技术,也包含百余年来历史所形成的发展积淀和由此长期衍生一代代矿工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与文化。
阳煤三矿从1907年在一片荒地上破土,被原保晋公司命名。历经清末、民国、日本侵占、阎锡山统治、原井阳公司、阳泉矿务局所辖,经几代人艰苦创业,逐步发展壮大。1998年,阳煤集团改制后,三矿成为该集团的主力骨干矿井,凭借几代矿工特有的坚忍不拔与执著追求,在引进高科技、采用新工艺,促进高产高效等等屡创国内同行业第一,名声远扬海内外。
据从1950年有数据记载迄今,三矿除累计上缴国家利润数百亿元外,开掘巷道215万米,所生产的商品精煤,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相当份额,而且还远销韩国、日本、巴西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巨大。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煤炭工业“双十佳”煤矿等81项国家、省部级荣誉。涌现出全国煤炭系统首个女采煤队长—苏景云,全国煤炭系统“智多星”—张世祯,“矿山鲁班”—薛国仁等30余个在国内知名的典型劳模,盛名佼佼、业绩斐然。在当时生产力水平落后的时代,也先后有500多名矿工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经过百余年顺进式开采,面对企业转型,三矿为此将14个方面长期积累的物质、文化财富,开发利用、变废为宝、转型发展,加之占据东临娘子关,北藏山、五台山,南近大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石太高速通达便利的交通条件,将保留遗产与开发拓展高端旅游项目结合,有机融入山西东部旅游循环圈,对保留遗迹,缅怀历史,教育后代,传承矿工精神,弘扬优秀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价值。
在申报国家工业遗产的同时,三矿对照文化旅游发展须具备的两个“六要素”,加快建设集吃住行,娱游购,功能完善,设施高端、品种齐全的多元化产业,以及建立阳泉煤炭工业博物馆,竖立煤矿工人纪念碑,集中恢复并提升“煤海之光”灯展精品等具有教育性、观赏性、创收性为一体的10多个新的大型项目,寓教育于乐,达到旅游创收“双赢”,实现对现有6100余人的妥善安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