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渠暗窖,打造海绵式排土场;外排内蓄,建设生态型露天矿”。以“工程措施为辅,生物措施为主”为技术路线,打造“自维持、免维护”的自然生态系统,这一我国北方高寒地区生态修复方案得到行业专家学者的热议和肯定,对于解决我国北方矿山生态修复中存在的土壤贫瘠、无霜期短、干旱少雨、植被稀疏等问题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8月10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举办北方高寒地区露天矿生态修复研讨会,邀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院、中国矿业大学、中国林业大学等20家院校和单位的69名专家学者,通过现场调研、座谈研讨等方式,围绕“如何做好我国北方高寒地区露天矿生态修复”这一主题建言献策。
在生态修复现场,沙棘、紫花苜蓿、小叶锦鸡儿等一大片植被遍布煤矿周边。据煤矿负责人介绍,经过一年的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两家露天煤矿先后完成地形重塑和秋季植被重建工程,其中乔灌木种植70余万株,配套建设泵房10座、蓄水池8座、供水管道近3万米、排水沟1万5千余米、生态挡墙6千余米。
南、北露天煤矿隶属于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煤业公司,该公司与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一体化运作。南、北露天煤矿开采出的煤炭销往蒙东及东北周边,是当地供热、供电的基础燃料来源。两家露天矿地处高寒地区,全年无霜期仅有3个月,极端气温达到零下37.2度,土壤较为贫瘠。此类型矿山复垦工作是困扰业内的顽疾。
2018年6月26日,中央第二环保督察组指出了霍林河南、北露天煤矿生态恢复治理滞后等问题。对此,内蒙古公司高度重视,立行立改,确立了“一年大变样,三年彻底整改,打造我国高寒地区绿色矿山标杆”的工作目标,邀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生态修复专项方案,并加大矿山复垦资金投入力度。一年来,南、北露天矿累计投入资金达2.46亿元,采用业内新措施完成2074亩矿山复垦,为露天矿边界排土场披上“绿装”。
据了解,在完成南、北露天矿复垦工作同时,该公司依据相同理念在扎哈淖尔煤矿、白音华二、三号矿同步开展生态恢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