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网站!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矿业动态 > 绿色矿山
经济增长和绿色发展并行
来源:刘慧  日期:2016-05-27  浏览量:987  文字:【 】【加粗】【高亮】【还原



 

4月中旬,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到访丹麦,与丹麦科学部与高等教育部长乌拉·特尔奈斯会面,商谈两国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合作。万钢还参观了丹麦技术大学,了解到丹麦关于智能电网、风能利用、水处理技术等相关内容。

作为全世界最幸福的国家之一,丹麦人的美好生活环境离不开科学与技术的支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近日在北京专访了丹麦最大的工业集团之一、丹佛斯中国区总裁司徒嘉德。他有一个梦想,能看到中国城市变化的目标是打造有吸引力和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全世界关于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排名,中国最适合居住的城市是上海,但上海却排在全世界100名左右。“我们希望找到有理想成为最适合居住的中国城市,现在技术都很成熟,关键要有好的机制去实施。”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政府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目标是使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家全球性跨国公司,丹佛斯与中国的鞍山等城市建立了合作关系。你对中国的绿色发展有哪些建议?

司徒嘉德:中国首先要转变一个观念,经济增长和绿色发展实际上是不冲突的,可以同时进行。举个例子,楼宇都要用空调,一种空调是现在使用的空调,还有一种是高科技空调。虽然高科技空调初始投入要多一些,但两年之内就可以把成本收回来。这种绿色投资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从1980年到现在有30多年了,丹麦经济累计增长78%,同期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13%。中国“十三五”规划提出很多展望,比如要节能减排、提高能效,现在的节能技术都是成熟的,关键是要有一个机制让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还要改变消费者的观念,有些钱要先花在前面,长期而言可以把钱省回来。

中国经济时报:你刚才提到技术已准备好,关键要有好的机制。那么阻碍中国绿色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司徒嘉德:有些涉及到法律法规。比如建房,如果从节省成本来考虑,可能做一层的隔热层,玻璃也是一层,这样的话造价肯定便宜很多,但这肯定不是环保而绿色的建筑。绿色建筑的隔热层应处理得更好,要双层玻璃。但又涉及到怎么通过激励机制,让人们愿意花更多的钱建造绿色建筑。可能很大程度上要从与能源、能效相关的法律法规入手,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中国,从能源消费的角度来讲,三分之一的能源消费来自于交通,三分之一的能源消费来自于工业,三分之一的能源消费来自于建筑。建筑方面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从历史上看,1972年西方发生能源危机,丹麦当时10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从能源危机中得到的教训是如何能够节能。企业想了各种办法,节能目标是降到当时能源消费的50%,这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中国现在要想怎么做才能达到“十三五”想达到的目标。

从中国的例子来讲,现在既有的老路在走,经济增长更多,但有更多的污染,可以改变这种发展方式,不光是从能源和大气排放的角度,还包括水的角度,减少用水的消耗量。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主要是政府引导加企业运营,财政部也一直在推广PPP模式,引导民营资本一起发展经济。那么,丹麦的公私合营模式是怎样的?

司徒嘉德:丹佛斯总部的城市叫松德堡,2029年要达到零碳,主要是以公司总部所在地松德堡政府和松德堡公司一起合作的项目。从能源的角度来讲,一个是能源供给,另外就是能源消费。丹麦不用核能,但有可再生能源。能源供给有一方面是垃圾处理,垃圾处理会产生很多热能,然后用于区域供热,这也是较成功的项目。风能做得也很好。整个项目牵头是松德堡市政府,参与方既有普通市民,也有当地的公司,大家一起产生非常好的合作模式来推动。

居民节能意识也比较强。不光在松德堡,丹麦全国都用热能计量表。如果都是同样的价格,不管用多少的话,大家肯定会浪费很多,这就是一个激励机制。再比如法制,丹麦能源消费的价格很高,除了立法以外,还征收很高的税。如果有好的法律法规,像隔热层、双层玻璃都强制执行的话,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上海强有力地要求必须把空调的使用率提高,那么所有商用楼宇里就能提高40%的能效,这是极大的能源节省。

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进入全世界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前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污染。如果中国城市的楼宇都是绿色楼宇,人们也愿意移居这样的城市。现在有个新的概念是绿色岗位,或者绿色工作,如果一个城市能够提出目标,能吸引很多绿色的就业机会,包括职业教育工人、维修工人,就会为其他城市做出榜样。从城市的角度来讲,管理者可以邀请世界上有技术的公司来到这个城市,改变这个城市。本溪现在就用钢铁厂的余热来进行区域供热项目,这就是较好的案例。

绿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