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网站!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矿业动态 > 绿色矿山
绿色地质助推绿色发展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  日期:2016-04-23  浏览量:1192  文字:【 】【加粗】【高亮】【还原

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区、生态脆弱区和重点生态保护区的玉树,地处我国重点成矿区带——三江铜多金属成矿带北段青海段,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青海省南部地区于2012年先后设立了3个整装勘查区,时至今日,唯有青海省有色地勘局承担的“青海省多彩地区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项目顺利推进,因为他们坚持了绿色勘查的理念。

早在2007年,青海有色局矿勘院在多彩承担1:5万矿调项目时,就圈定了大量铜铅锌异常,展示了该区寻找铜多金属的良好前景。为继续深化这些找矿线索,在牧业之外帮玉树再打造出一个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矿勘院率先在在青海开展了绿色勘查的积极实践:在勘查活动开始前,专门安排一位副院长到项目所在地玉树州治多县进行对接,了解当地牧民对草场保护的要求,征得当地政府和牧民同意后再安排队伍进场;在勘查设计时即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钻探、槽探等重型工程均按对地表破坏最小为原则;工程施工中,明确施工单位的环保责任和义务,生产和生活垃圾要集中收集后统一填埋;工程结束后及时进行恢复治理并让牧民验收。

2015年2月,在局长杨站君的主持下,在全面总结矿勘院绿色勘查经验的基础上,青海有色局正式印发《关于地质勘查工作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将绿色勘查上升到局层面进行进一步规范:各施工单位要升级勘查手段,创新资源勘查开发模式,用最先进的工作手段、装备仪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项目单位与施工单位要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明确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及措施,并收取一定数额生态保护保证金;钻探、坑探、井探、槽探、修路占用草地的,在施工前应将占地范围内的表层土壤铲起堆放在指定位置进行养护,作业结束后平整场地,恢复表层土壤的植被;钻探工程需设泥浆沉淀池,工程完成后要及时封堵钻孔,废泥浆与泥浆沉淀池一同填埋平整;坑探、井探工程需设临时排石场,排石场要采取截水沟、拦石坝等水土保持措施;工程结束后,用集中堆放的浅表有机质和草皮对揭露面进行回填、恢复表层土壤植被;车辆、机械设备通行时,要预先勘查设计路线,严禁随意碾压草场;项目驻地选择地势平坦、植被稀疏或无植被地段搭建帐篷,在远离水源地点修建旱厕,建设集中垃圾堆放点,定期清理、掩埋;驻地撤离时,进行出场清理工作,恢复原状;勘查期间产生的生活废水和机械冲洗废水严禁直接排入地表水体,须处理达标后方可外排;河流水系两岸不得堆放易被雨水冲刷淋溶的物体,不得将垃圾、果皮、纸屑等杂物及有毒有害物质倒入河水;对含油废物和受油污染土壤,按危险废物进行处置。

去年8月,副局长肖积图带队深入多彩整装勘查区检查,并组织专门力量到现场进行已竣工工程的回填和植被恢复工作,仅支付的人员工资就达100多万元。随后,他们在请教有关牧业专家后,投资1000多元购买了200斤适合玉树生长的牧草草籽,准备在恢复后植被仍显稀疏的工作区内种植。

“这次我们来的另一个任务就是与地方政府和牧民协调,安排好需要播种草籽的地方。”负责外部关系协调的副院长辛晓雷告诉记者。

勘查工作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整装勘查区内“五朵金花”竞相绽放:初步估算尕龙格玛矿区铜铅锌资源量87万吨、查涌铜铅锌银钼资源量23万吨、多日茸铜铅锌10万吨、撒纳龙哇铜铅锌30万吨、米扎纳能4万吨。

矿产勘查要坚持绿色优先

特约记者 刘国荣

“绿色勘查作为一种先进的理念和发展方式,在国外已得到广泛传播和实践,我国地质勘查行业也已逐渐重视起来并在抓紧推进,我队也在主动践行、积极推进。”近日,湖南省地勘局418队总工程师康如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康如华说:“近几年来,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发展迅速,部分地区部分项目对地勘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统筹协调和处理好地质勘查和环境保护二者的关系,造成了地质勘查外部环境的日趋恶劣,较严重地影响了地质找矿工作,引起了大家的深刻反思,也使得我们更加认识到了绿色勘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我们在地质勘查中,应当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尊重群众意愿,实施绿色勘查,严格做到‘矿产勘查、绿色优先’。”

康如华认为,切实做到绿色勘查,对于地勘单位而言,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勘查工作中,要先制定好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勘查方法和手段。如尽量用取样浅钻代替槽探、剥土等工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钻探工程则选择较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技术、选用环保泥浆等措施,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程度。

践行绿色勘查,还要求我们开展勘查工作时尽量避让自然保护区,特别是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应当停止勘查开发活动。418队有个整装勘查区,在前几年该区域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后,队上主动要求取消该整装勘查区,并对部分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勘查项目区域进行调整,对位于自然保护区非核心区和缓冲区的探矿权,在与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的积极沟通并征得同意后,满足环境保护等相关准入条件的前提下,才继续开展勘查开发活动。

坚持绿色勘查,还应当积极开展环境地质调查,加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力度。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全面落实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补偿机制,推进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管理部门要用绿色勘查标准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各项活动。

同时,要加强对绿色勘查建设工作的宣传,拓宽公众参与绿色勘查的渠道和途径,让更多的群众了解绿色勘查的重大、政策措施和主要内容。号召公众对地勘单位在绿色勘查过程中的各项措施、各类工程施工等进行监督,推动绿色勘查向前发展。

加强绿色勘查的制度建设

特约记者 王国甫

绿色地质勘查作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抓手,是促进地质勘查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贵州省地矿局106地质大队今年以来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中,该队队长宋卫华认为绿色勘查亟待制度建设。

一是要加强建章立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时,就要制定具体的勘查工作环境保护细则,明确责任和义务。充分运用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制定有利于促进绿色勘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保障措施,以制度推动绿色地质勘查的开展,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勘查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二是在地质勘查生产定额中要有生态保护预算费用,确保有足够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费用。现行的地质勘查工作经费预算定额标准,原本就偏低且缺失对生态保护的费用预算,实行绿色勘查往往是勘查单位施工前要支付林地征用、临时用地、青苗赔偿等费用,施工后还要支付恢复治理、复垦复绿费用等,导致勘查成本过高,收益微乎其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勘单位地质找矿的积极性。三是要严格市场准入,加强监督管理,提高绿色勘查水平。管理部门要尽快制定绿色勘查标准,用标准规范地质勘查行为,督促改进勘查方式,提高勘查水平,促进节能减排,落实社会责任,实现合理勘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生态保护费用预算尚未列入地勘定额的前提下,应本着“谁受益,谁恢复,谁治理”的原则,明确要求矿业权人支付项目施工对所破坏的环境进行恢复治理费用,同时,在对项目检查验收时,对环境保护情况一并检查验收。

地质服务

要有绿色思维

本报记者 张瑞利

福建省地矿局局长邵旭说,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步,在今年乃到今后一个时期,地质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等新发展理念,更好服务新福建建设中会大有作为。

在今年的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和全局工作会议上,以及近日刚出台的福建省地矿局“十三五”发展规划都对此进行了安排部署,该局将从以下方面精准发力:一是抓紧实施城市地质项目,包括实施漳州、宁德、龙岩、三明等中心城市地质调查,优选若干个重点城镇开展地质环境综合调查评价。二是继续开展缺水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包括海岛抗旱找水和沿海缺水地区应急地下水源地勘查评价,以及开展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优质矿泉水资源勘查,继续承接和开展地下水监测井施工项目。三是继续实施全省重点地区中深部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完成若干个地热空白区地热资源勘查,推进重点地区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服务地源热泵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并部署开展全省干热岩资源潜力调查评价与区划研究。四是集成应用重要地质遗迹调查成果,继续服务地方政府开展地质遗迹调查和地质公园申报。五是继续实施重要流域和敏感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与恢复治理研究工作。六是进一步依托农业地质支持绿色农业发展,完成全省1:25万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以基本农田集中区、粮食主产区、扶贫开发区、富硒富锌区、典型污染区为重点,优选区块开展1:5万、1:1万土地质量调查评价,积极推动农业地质调查评价成果在服务国土资源管理、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的转化应用,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六是积极实施海坛岛-兴化湾、厦门湾-泉州湾滨海地热调查和平海-南日岛海域环境地质调查、东山-诏安地区海域砂矿调查,以及福州新区-平潭综合试验区海岸带调查等相关海洋地质项目。

绿色勘查

概念可以更广

特约记者 余方金

江西省地矿局地调院总工程师楼法生说,绿色勘查不能单纯理解为找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放宽眼界。比如,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服务于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发展和农产品结构调整及土地规划等;地质遗迹调查为旅游地质经济发展服务;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调查支撑饮用水安全与保障生产用水、服务防灾减灾、绿色矿业开发等。只有不断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才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由于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江西地矿局及地调院去年在地勘投入明显减少,但其他地质工作的需求及投入还有增长趋势,如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旅游地质调查、环境地质及灾害地质调查等。

“绿色发展”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主要立足解决平衡发展需求和资源环境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楼法生表示,作为江西省公益性地勘队伍,地调院要推动地质工作绿色发展,为绿色发展提供地质技术支撑,做好基础地质矿产调查、土地质量调查评价、旅游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城市地下水动态监测等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等,推进美丽江西建设,为国家生态安全提供地质技术支持。

关于地勘单位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楼法生认为,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为绿色发展提供地质技术支撑,是地质工作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地调院近几年在农业地质调查方面的成果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丰城市打造“中国生态硒谷”、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的地质技术支撑。同时在地质遗迹调查及旅游地质方面也取得了很多进展,协助地方政府成功申报了三清山、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及武功山、石城等国家地质公园,为促进地质遗迹保护及旅游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做绿色发展

的基础支撑

本报记者 黄 强

生态地质工程、大石山区抗旱找水、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业地质……近年来,广西每一座大型矿山、每项重大工程的建设,每个大、中城市的扩建与改造,都融汇着广西地质战线的“绿色”力量。

肩负着经济建设资源保障和地质技术支撑的重任,广西地矿工作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不断拓展地质工作新领域和发展空间,担起广西绿色发展的基础支撑重任。

从2010年3月至2014年底,应急抗旱找水打井、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百色市“四县一区”抗旱找水打井和“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找水打井工程“四大战役”,从根本上解决了177万多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该局从2013年起开展农业地质工作,在广西3 个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和18个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区)开展了1:5 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工作。2015年,第一批成果移交给广西农业厅,圈定优质富硒耕地与园地约49 万亩。这项工作成果,对广西耕地保护、富硒农业发展规划编制、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及社会共享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广西地矿局以广西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针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危岩以及高速公路边坡为主的地质灾害防治取得了突出成效,完成地质灾害的勘查、设计、施工项目上千个,确保了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该局开展并完成广西海岸带1:25万地质构造图、地形地貌图、沉积物类型及元素分布图、区域灾害地质因素分布图的编图工作;承担实施广西重点规划区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等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调查项目,使地质工作在“美丽广西”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日前,该局正谋划实施一批重大绿色发展项目,包括广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广西旅游地质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广西“十三五”农村缺水地区找水打井工程、广西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广西干热岩资源调查评价等。


绿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