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沿线行)传统钢城马鞍山的“生态经”:水清岸绿产业优
中新社马鞍山8月7日电 (张俊 王燕)马鞍山是一座典型工业城市,以钢铁冶炼为代表的重工业为这座城市积累了大量财富。然而,工业污染也成为马鞍山的“痛点”。近年来,马鞍山从“因钢立市”转型“以港兴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水清岸绿产业优成为传统钢城的新目标。
在马鞍山,慈湖河被当地百姓称之为“母亲河”。过去,由于饱受工业污染,浑浊的河水在许多老马鞍山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遗憾。治城先治水,2012年,马鞍山开始对包括慈湖河在内的长沟水系河道实施清淤截污,同时进行水质净化和环境综合整治,对湖泊开展围网养殖整治。
截至目前,该市已实施18个水污染防治项目,投资35亿元(人民币,下同)对中心城区16条水系共79处水体进行综合治理。历经多年的水环境治理,如今,慈湖河两岸变成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成为环绕城市东部的生态景观河。
马鞍山转型“以港兴市”,离不开长江沿岸的环境治理。行走在马鞍山的薛家洼,水天相接、绿草茵茵,然而这里过去曾是一个污水横流、混乱不堪的长江边的码头。对于当地人来说,货车呼啸往来扬起的沙尘、散落周边砂石的景象似乎就在昨天。
记者从马鞍山官方获悉,长江马鞍山段岸线全长78.8公里,像薛家洼码头这样的非法码头有83个。2017年,马鞍山启动非法和无证码头专项整治工作。截至目前,长江干线83家非法码头全部彻底拆除,共清理出岸线资源约10公里、滩涂及后方土地约1000亩。既要坚决拆干净,还要尽快绿起来。随着复绿工作的推进,曾经因非法和无证码头密布而满布“疮痍”的长江马鞍山段披上了新绿,更换了风景。
此外,马鞍山还开展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专项整治工作,先后出动检查人员3.6万余人次,排查重点企业、区域1.4万余处。截至目前,已整改50个固体废物环境问题,处置固体废物5万余吨。
水清岸绿还要产业优。近年来,马鞍山着力改造传统产业,注重运用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推进兼并重组,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绿色发展。钢铁作为马鞍山重点产业,正不断转型升级。今年4月27日,马钢二铁总厂北区所有炉机永久关停。至此,马钢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已全部关停。
据马鞍山政府官方统计,马鞍山钢铁企业实现脱硫脱硝全覆盖、燃煤锅炉全淘汰;“华东铸造之乡”含山县242家铸造企业完成技术改造或兼并重组,传统产业实现绿色转型。
与此同时,马鞍山市以智能装备(机器人)、轨道交通及高端数控机床三大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新动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今年一季度,马鞍山市29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21.7%。据马鞍山“十三五”规划显示,到2020年,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