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网站!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矿业动态 > 绿色矿山
环保“利剑”劈出矿山绿色 粗放发展走上保护之路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日期:2016-09-12  浏览量:843  文字:【 】【加粗】【高亮】【还原

“那时候小作坊太多了,一座山好多个矿洞,山头都光秃秃的。”回忆起从前,贵州安龙县的村民汪忠武如是说。贵州安龙县拥有丰富黄金矿产资源,汪忠武就曾在矿区工作过。但是因为很多矿区无序开采,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从贵州安龙县的黄金开采历史中,可以看到国内许多小城镇发展路上的轨迹。始于1986年的黄金开发,给这座历史悠久的贵州西南小城带来了年产黄金上万两、劳动就业年安置千人以上的贡献,成为其支柱产业之一,全盛时期采矿企业达到了100余家。

但正如村民回忆,因为淘金技术简单,设备成本也低,安龙县曾经漫山遍野都是家庭式的开采作坊,这些小作坊往往开采完资源,留下满山矿洞就直接撤离,粗放的开采方式拔光了山头的“绿衣”,留下的固体废弃物更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一笔生态环境的“旧债”成了安龙县急需面对的难题。

安龙县的金矿企业先后在2014年、2015年被环保部西南督查中心、贵州省环保厅、贵州省公安厅等部门挂牌督办,成为贵州省环保“利剑”行动的重要项目之一。面对强有力的环保执法,当地对原先杂乱的矿产开发企业进行了整合,目前安龙县的矿山企业已从过去的100余家锐减至5家。保留企业被要求缴纳每年300万元的矿山恢复保证金,用于矿山复绿工作。

“过去错了就是错了,现在我们正在努力修复改正。”在豹子洞金矿修复点,副矿长刘光权说,从2014年起,被挂牌督办的金矿企业开始了山体复绿工作。在万人洞、豹子洞等金矿,记者看到植被覆盖于矿渣之上,原本黄土外露的山头长出了郁郁葱葱的草木。

尽管绿意初现,但山头上过度开采留下的大量矿坑,还有覆土上尚未长成的树苗,还是显现出了复绿治理的难度。“这已经是第二次栽种了,我们也进行了很多探索,这里需要更加耐旱的品种。”矿区所在地海子镇党委书记杨希说。芦苇、马尾草、黑麦草……杨希介绍说,目前当地3个金矿企业已经陆续投入1900余万元,按照“平地种树、斜坡种草”的方式,选取耐旱、易生长的植物品种,进行覆土和植被修复工作。在复绿工作开始较早的豹子洞金矿,已有7.4吨种子被播撒完毕,山体植被已经覆盖连片。

据了解,环境治理取得初步成效后,安龙县多家曾被挂牌督办的金矿企业已被环保部门陆续摘牌,但复绿工作仍在进行中。

从粗放开采转向环境保护,也获得了当地民众的支持。“过去我在矿上帮工,现在来矿上帮着种树。”村民汪忠武说。

为了保障植被的存活率,金矿企业都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植被,这也成了一些曾经是金矿工人的新工作。“把树种回去,至少下雨天没有滑坡的危险了。”对于复绿的好处,汪忠武也有自己淳朴的认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展阶段的递进,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对环保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今后或许会还有越来越多的小城镇如同安龙县一样,从粗放逐步发展走上转型和保护之路。

原标题:环保“利剑”劈出矿山绿色

绿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