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万物复苏。步入黄陵矿区,处处看不尽的春色,说不尽的惬意。
过去三十年,见证了黄陵矿业从一片河滩地变成一座高颜值的绿色矿山,蓝天白云下沮水碧波荡漾,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筑巢栖息,矸石山上造林不再是梦想……绿色发展在这里找到了最美注脚。
面对“双碳”新形势,黄陵矿业破茧成蝶的背后,走过了怎样向“绿”而行、向“新”而生的发展历程?
从煤田到林海 生态修复“亮颜值”
由黑变绿,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啃“硬骨头”。
多年来,黄陵矿业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有序推进渣堆固化、绿化及土地复垦工作,在矿区生态修复上下足了功夫。
“刮风天气,煤尘满天飞;下雨天气,道路全是煤泥;高温天气,还容易自燃。”这是制约煤炭企业绿色发展“拦路虎”——矸石山未治理前的真实写照。
为进一步探索生态治理新模式,黄陵矿业积极推进生态修复和绿色矿山建设,以打造亮点项目为目标,对所属四对矿井矸石山实施开发式治理。
一号煤矿先后投入8000余万元,通过覆土、绿化对矸石山进行综合治理,实现“重塑地貌、恢复植被”,绿化面积达13.4万平方米,成为全省环保治理亮点工程,该矿井被列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二号煤矿全国首创煤矿井下智能选矸与采空区注浆处置技术,实现了“矸石不升井、固废零排放”;双龙煤业先后栽种油松、丁香等树种6000余株,新建两座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蔬菜大棚;瑞能煤业先后完成1#、2#矸石山4.3万平方米的平整覆土工作,完成生态公园和“爱心菜园”的建设工作……
如今,煤尘飞扬的环境不复存在,矿区树木郁郁葱葱,道路干净整洁,花卉争相绽放,人家窗明几净。
黑色矿山成为历史,绿色矿区耀眼夺目。
从传统到“5G” 科技解锁“绿动力”
对于传统煤炭企业,如何紧跟循环经济新形势,探寻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年来,黄陵矿业系统谋划、扎实推进,全速推进智能矿井、智慧矿区建设步伐。
所属四对矿井全部实现智能化开采,智能化开采技术实现薄、中、厚煤层全覆盖;煤与油型气共生矿区安全智能开采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建成全国首个透明地质精准开采工作面和全国首个复杂条件下智能掘进机器人……科技带给黄陵矿业的正是一抹极具绿色生命力的智慧之光。
如今,黄陵矿业更是加快以5G先进技术为引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矿山建设,形成了矿井数据立体化高速传输模式,开启绿色通信新时代。
不仅如此,用科技赋能,让煤矸石、瓦斯、疏干水等变废为宝,黄陵矿业开创了“三废”综合利用的新路径。
黄陵年产40万立方米煤矸石制陶粒项目破土动工,固废综合利用与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建设的步伐大步迈进;一号煤矿、二号煤矿先后建成瓦斯发电站,在取得可观的安全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了废弃气体的清洁利用;公司先后完成矿井污水处理站压泥系统改造、增设自动加药系统、增设A2O+MBR工艺污水处理装置等一系列升级项目,废水“零排放”成为现实。
下一步,黄陵矿业还将持续深耕智能化建设领域,规划引进单晶硅、电解铝等项目,提高“三废”回收利用水平,拓宽增收渠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探索到跨越 转型升级“新样板”
如果说开展生态环境治理、推进智慧矿区建设是黄陵矿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篇章,那么,聚焦转型升级,打造“煤电联产、技融双驱、多元发展”新格局则是履行“双碳”职责中不容忽视的一环。
几年前,光伏产业对黄陵矿业而言,还是一个未知领域。随着“双碳”时代的到来,清洁能源产业迎来了广阔空间。
思想上率先破冰,行动上才能突围。黄陵矿业以光伏等新能源发电为新的增长点,抢抓政策机遇,积极探寻新能源带来的新动能。
2021年,黄陵矿业成立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正式进军新能源产业。6MW分布式光伏建成发电,安塞高桥200MW农光互补项目开工建设,镰刀湾100MW农光互补项目完成设计审查,1300MW新能源项目完成申报,分布式光伏二期6MWp发电项目正式获得备案批准……
一步一个脚印,黄陵矿业“零碳”步伐大步迈进。
黄陵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雷贵生表示,“十四五”时期,黄陵矿业将以绿色低碳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不断探索绿色智能开采、低碳清洁利用新模式,着力构建“煤电联产、技融双驱、多元发展”新格局。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未来,黄陵矿业将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走绿色、循环、低碳的文明发展道路,用实际行动诠释绿色矿山的内涵,打造绿色、安全、高效、智能、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来源:黄陵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