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文峰乡上甲村,满眼皆绿,处处皆景。站在柯树塘废弃矿山治理项目的瞭望台上,绿草成片披满山坡,自行车赛道蜿蜒回转,太阳能光伏板排布有序。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因稀土过度开采导致污染严重的废弃矿山。如今,废弃矿山重披绿装,污染河流已清澈见底,自行车赛道上争相竞速,成了人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赣州市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称,尤其以离子型中重稀土储量大而闻名。当地矿产资源分布广泛,辖内龙南、寻乌、定南、赣县、大余等8个县区都是稀土矿和钨矿的主产区。20世纪70年代初,因当时落后低效的“露采—池浸”开采工艺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污染,造成大面积“沟壑纵横,白色沙漠”的地形地貌,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据统计,赣州废弃稀土矿山曾多达497个、面积97.34平方公里,地表土壤酸性污染面积达60平方公里。面对这一严峻污染问题,赣州市充分盘活金融资源,探索出一条废弃矿山由治到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为治理后的赣州市寻乌县文峰乡上甲村柯树塘废弃矿山。 通讯员 李昂 摄
废弃矿山变绿水青山
“在开采稀土之前,这里山清水秀、鸟啼虫鸣;生态环境遭破坏以后,到处是残垣断壁和沙漠化。”回想起以前废弃稀土矿山的面貌,寻乌县柯树塘村民谢立新仍痛心不已。稀土矿产区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让废弃矿山修复迫在眉睫。
面对众多亟待治理的废弃矿山,人行赣州市中支对全市各县域废弃矿山治理资金需求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充分运用绿色金融债券政策工具,鼓励金融机构使用直接融资方式发行绿色金融债券,以较低的融资成本加大对废弃矿山治理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地方财政部门发挥财政资金激励和引导作用,采取投资补助、运营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提升废弃矿山治理初期的可持续性,缓释项目风险,引导信贷资金投入废弃矿山修复工程。
在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积极行动,加大对废弃矿山修复的支持力度,满足矿山修复各阶段资金需求。赣州银行充分利用绿色金融债券工具,创新推出废弃矿山改造“绿业贷”专项贷款产品,向寻乌县文峰乡石排、柯树塘和涵水片区3个废弃矿山修复工程投入2亿元信贷资金,开展地形整治、边坡修复、沉沙排水、植被复绿,25200亩废弃矿山复绿。定南县引进生物科技企业对废弃矿山进行土壤改造,并在定南农商行500万元信贷资金的支持下,让1500亩废弃矿山土壤有机质含量由零提升至7%。建设银行赣州市分行积极对接废弃矿山改造项目,发放了首笔530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宁都县废弃矿山改造项目。在支持政策引导下,赣州市金融系统将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浇灌至废弃矿山,往日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如今已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在金融的支持下,赣州市在短短5年内完成对92.78平方公里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实现了由“荒漠”到“绿洲”的华丽转身。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发展优势,实现经济发展有前景、金融投入可持续的良性格局,成为摆在赣州金融系统面前的一道新考题。
大余县是钨矿主产区,经过多年的废弃矿山修复,矿山恢复治理、复绿面积分别达到121公顷、6530亩。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将绿色生态产业引进来。人行大余县支行结合矿山转型发展定位,联合政府部门充分整合财政风险缓释金、各类担保基金3700万元,向产业发展主体发放农村产业振兴信贷通、财园信贷通、小微信贷通、创业信贷通等政府融资性担保贷款3.38亿元,支持在修复后的矿山发展花卉苗木、甜玉米、麻鸭等生态农副产品种植养殖基地,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增收3200元。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推进信贷机制、融资模式和服务方式创新,设计个性化、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产品,发放绿色固定收益权、旅游项目未来收费权、能源管理收益权等权益抵质押融资贷款357笔、金额15.87亿元,精准对接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资金需求,支持建成西华山国家矿山公园、庾岭风情园、尾砂坝自然风景区,生态旅游发展如火如荼。
大余县通过废弃矿山承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只是赣州市探索废弃矿山转型的一个缩影。寻乌县在复绿后的矿山兴建光伏发电站,年均发电量达2700万千瓦时,带动周边170多个行政村每年增收5万元村集体收入;定南县在土壤改良后的矿山种植皇竹草,每年实现产值400万元;安远县在修复后的矿山建成集加工、包装、冷链、物流、大数据中心、品牌销售等于一体的进出口水果产业园“橙中城”,70%的赣南脐橙经该产业园销往全国各地。坚持“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宜工则工”的转型思路,赣州市政银联动、多措并举,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图为赣州市大余县西华山废弃钨矿治理前景象。
经系统治理,该废弃钨矿已经建成西华山国家矿山公园。图为西华山国家矿山公园一角。 通讯员 朱凌 摄
金融资源深度融入矿业转型
废弃矿山治理修复了生态环境,实现了产业发展,也引发矿产业转型的深度思考。推动矿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摒弃“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新发展格局。
2020年12月,赣州市被自然资源部列为全国50个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之一,制定出台《赣州市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2021—2025年)》,明确了矿产资源、建设用地、资金扶持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开启了对矿业发展绿色转型探索。要实现绿色转型,关键要在采矿源头上下功夫。赣州市投入4000万元改造149个稀土生产车间,投入2.73亿元在龙南、定南建设7座稀土尾水处理站。同时,组织国内外顶尖技术力量开展矿山浸矿绿色沉淀富集、浸萃一体化等工艺试验和新型开采工艺迭代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新型无氨开采创新采矿工艺,采选综合回收率提高10%以上,从源头上解决了氨氮超标及残留问题。
依托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对江西省绿色金融发展的辐射带动,赣州金融机构抓住绿色矿业发展契机,将金融资源深度融入矿产业绿色转型发展中。大余县引导金融机构共投入信贷资金4.14亿元,支持企业科技项目研究、优化采选工艺、更新采选设备,引进矿渣综合回收利用和机制砂循环产业,实现钨、锡、铋等金属回收率和产品附加值整体提升21.01%。交通银行赣州分行发放500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矿山尾水处理企业技术研发,并在10余座大中型矿山尾水处理站实现技术迭代。今年1月,江西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赣州经开区稀土钨产业链专精特新知识产权1—5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正式落地并进入发行阶段,为15家钨与稀土产业上下游相关专精特新类企业提供资金扶持,着力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加快推进矿业转型升级。
随着昔日的“环境痛点”转化为如今的“生态亮点”,赣州市通过绿色金融支持废弃矿山修复、发展生态产业,带动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矿产业转型升级的做法获得肯定,2022年,赣州市入选国务院生态文明督查激励名单。对此,人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行长夏春雷表示,发展绿色金融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的重要举措,人行赣州市中心支行将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矿产业绿色低碳转型领域,形成金融持续推动赣州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据统计,近3年,赣州市绿色信贷年均增速超过45.72%,仅今年一季度,赣州市绿色贷款就超过500亿元,同比增长接近50%。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