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云南,清风习习,记者受邀参加“走进中铜看变化“企业开放日采访调研活动,前往驰宏会泽矿业感受绿色矿山建设,在云南铜业西南铜业分公司看安全绿色发展,于昆明冶研院探究科技如何助力行业难题解决,近距离观察中国铜业有限公司近年来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新变化。
绿色矿山建设如火如荼
中国铜业下属驰宏会泽矿业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脉中部牛栏江西岸,主要从事资源探找、矿山开发、氧硫铅锌矿石采选等工作,自1951年以来,已有70余年开采历史。近年来,驰宏会泽矿业依托科技进步,推进矿山开采安全环保,走出了一条绿色矿山建设之路。
“这是我们的球选工厂,选矿所利用的水全部来自厂内自循环,不需要外部供应。”走在整洁干净的厂区,选矿技术员雷巧巧向记者说道。
雷巧巧的自信来源于厂内的选矿废水处理系统。据了解,选矿废水处理系统的水源主要来自于矿山开采时产生的地下水,厂区同时建有雨水池,作为用水的补充。“我们通过‘调节—混凝沉淀—吸附-臭氧氧化’废水处理工艺,实现废水循坏利用,每年可节约清水费用1000多万元,从废水中还能回收有价金属1000多吨。”回水作业副经理何正超向记者表示。
在废水利用方面建有选矿废水处理系统,而在矿区固体废弃物处置上,会泽矿业则在国内较早使用膏体充填技术。
图为膏体充填厂(驰宏会泽矿业供图)
2006年会泽矿业引进膏体充填技术,系统于当年8月投入工业化生产,至今已连续高效稳定运行17年。“膏体充填技术通俗来讲的话,有点像日常生活中的挤牙膏过程。我们将井下采掘废石、积存尾矿、水淬渣废料等物料,通过一定的比例配制出合格的膏体,将膏体通过管道输入井下,膏体自动凝固将采空区填实。”膏体充填厂采矿技术员王彬向记者介绍道,井下充填膏体可有效控制深井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保障采矿的整体安全,同时也可实现无废开采,尾矿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通过废水回收循坏利用和膏体充填技术的使用,会泽矿业已经实现高浓度选矿废水100%回用选矿作业、废水零排放,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到95%以上,固废无排放。依托这两项技术的推广使用, 2022年,会泽矿业矿山厂入选云南省省级绿色矿山名录。
安全绿色发展提质增效
图为西南铜业电解厂安全里程碑
“厂区里面不要边走路边看手机,小心来来往往的大货车。”,在云南铜业西南铜业分公司厂区,工作人员李杨不时提醒记者。而在电解厂车间,一块安全生产时间的标识牌也引起了记者注意,牌子上显示自2018年7月1日起,已安全生产1907天。这些细节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据介绍,西南铜业以现场管理为抓手,从细节入手,小到厂区行走停留,大到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学习,在厂区营造公众参与的安全生产环境,形成良好安全习惯,2018年首次提出了“零轻伤”的理念,2019年进一步提出“班组不接受医疗事件”目标。不仅如此,西南铜业还通过安全辐射影响承包方,承包方如果在厂区不遵守安全规程,会有罚款等相应处罚。“安全是一串数字前面的那个1,如果没有这个1,后面所有的0都是无意义的。”安全环保健康部副主任王鹏程表示。
作为中国铜业旗下的一家重要铜冶炼企业,西南铜业不仅在安全生产方面严格要求,在绿色发展方面也精益求精。
阴极铜、金、银、工业硫酸是西南铜业的主要产品,其中工业硫酸制备的原料主要源于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工厂通过设备将烟气中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在有效降低硫元素排放的同时,还可以作为产品出售创收。“制酸的过程,同时也是放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收集热能,利用余热进行发电供厂区使用,可有效降低能耗。”西南铜业总经理助理邓戈对记者说。
得益于对安全绿色发展的持续投入,西南铜业2022年铜冶炼综合能耗下降到201千克标准煤/吨,远低于行业平均值,连续四年获“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称号,连续两年利润突破10亿元。
科技助力行业难题解决
在中国铜业昆明冶研院马金铺基地的一个研究室里,主管工程师袁野正在仔细观察着实验设备,研究室主要针对兰坪金鼎铅锌矿低品位氧硫混合矿的综合利用,进行工艺研发。
由于历史和技术原因,位于云南兰坪的金鼎铅锌矿一直存在采富弃贫的传统,在开采过程中,品位高的矿石被开发利用,低品位较难开发的氧硫混合矿则被弃置。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开采的尾矿逐渐堆积,形成近3800万吨的堆积矿。这些堆积矿含泥多、成分复杂,占用大量场地,不仅增加现有硫化矿的开采成本,堆场渗滤水中重金属含量也存在超标情况,成为一个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现实难题,昆明冶研院与金鼎铅锌矿协同进行工艺研究。冶研院前期开展小规模实验,待技术成熟时在矿区推广利用,在节省成本的同时提升实用效果。目前,已经有分选、小混选、大混选等四条工艺路线在同步进行。“第一条工艺路线起步时间早,已经较为成熟,能做到每天1500吨堆积矿处理量。另外三条路线还处在工业实验阶段,大概能做到每天120到150吨堆积矿的处理量。”袁野说,通过对尾矿开展治理,有力盘活了原有“呆矿”,实现堆积废矿再次开发利用,改善了相关地区生态环境。
图为昆明冶研院冶金研究所车间
不仅聚焦解决现有难题,在科技创新的征途上,冶研院也从未停步。据记者了解,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有色金属冶金技术发展和产业化应用,在冶研院原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中国铜业与中南大学联合重组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于2022年12月获科技部批准建设,成为中铝集团唯一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第一家重组成功的全国重点实验室。
今年,冶研院迎来建院70周年,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冶研院副总经理杨林向记者表示:“我们将立足中铜、服务行业,为中国铜业建设‘中国第一、世界一流’铜铅锌企业提供科技支撑,为行业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