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将绿色理念贯穿于矿产开发全过程,推动传统矿业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转型升级。
踏入胜利西三号露天煤矿矿山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绿化带。昔日的矿坑边,不再是尘土飞扬、满目疮痍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精心设计的休闲、观赏、运动、苗木科普等多重功能的园林景观,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绿色转型的深远考量。
胜利西三号露天煤矿在矿区绿化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在排土场边坡绿化过程中土质差,不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如何让黑白相间的“水墨画”变成生机盎然的“风景图”?覆盖表土,按照不同绿化区域配比植物种类,是胜利西三号露天煤矿为矿区绿化开出的“妙方”。胜利西三号露天煤矿与科研院校合作,共同推进矿山边坡治理和复垦绿化工作。在开采煤炭资源的过程中,注重收集表土资源,用于后续的土地复垦工作,以保证采煤活动结束后土地能够得到有效恢复,真正做到了“挖一块煤田,还一片绿水青山”。同时,为了达到最佳绿化效果,企业根据土壤地质环境及气候特点,选取乔、灌、草、花等36种植物,根据各个绿化区的特定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植物数量配比。配套安装智能灌溉系统,实时监测土壤墒情,达到精准灌溉和节约用水的双重效果。截至目前,绿色矿山建设共计投入3.7亿元,累计治理面积约2.7平方公里。
胜利西三号露天煤矿的“矿山变公园”是锡林浩特市积极推进矿山绿化的一个缩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画面在与之毗邻的胜利一号露天煤矿也得到了生动诠释。沿着蜿蜒的矿区道路前行,两旁的向日葵如同金色的太阳般绽放,胜利一号露天煤矿以绿色生态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这里,曾经的开采痕迹被精心雕琢,转化为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胜利一号露天煤矿作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同样将绿色发展理念深植于心、外化于行,不仅注重矿产资源的科学开采,还把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为此,企业制定《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办法》《复垦绿化管理办法》以及全生命周期的生态建设规划。根据矿区实际情况,将治沙的沙障引入排土场绿化,并建设蓄水池以支持矿区绿化复垦工作。此外,胜利一号露天煤矿还引进柳兰、芍药、百合等本地特色花卉,不仅恢复了矿区的生态环境,还增添了文化内涵。通过这些措施,胜利一号露天煤矿形成了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全面生态修复模式,即“一排、二覆、三沙障、四种、五灌、六养护”的独特矿山生态修复模式,有效提升了环境、生态和社会效益。为了让矿山复绿、增绿,胜利一号露天煤矿累计投入资金3.7亿元,矿区累计实现绿化复垦面积1650万平方米,其中种草1480万平方米,栽植各类乔木18.8万株、灌木5.6万丛,矿区植物种类由原来的16种增加到近90种,基本形成稳定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用最有效的措施“增绿”,还要用技术手段“护绿”。在胜利西三号露天煤矿和胜利一号露天煤矿可以看到,一条封闭的输送带使煤炭破碎、存储、装运的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全封闭式储煤仓及皮带运输长廊,实现了企业“采煤不见煤,存煤不露煤”。这不仅是绿色矿山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绿色开采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锡林浩特市委、市政府积极引导和推进,矿山企业主动担当作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深化落实绿色矿山建设工作要求,让矿山呈现出满目苍翠、草绿花香的美景。2021年—2023年,锡林浩特市累计投入治理资金4.9亿元,治理面积达15.528平方公里。目前,全市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1家、自治区级绿色矿山2家。
锡林浩特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尚冲说:“自然资源部、自治区绿色矿山建设新标准出台后,我们主动作为、积极推动,制定全市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时间表、任务书,确保高标准按时完成绿色矿山建设任务,力争2024年再建成自治区级绿色矿山2家,到2029年底,实现全市持证在产大中型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标准的目标。”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