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网站!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矿业动态 > 绿色矿山
碳中和语境下绿色矿山建设的逻辑、要义与方略
来源:陈浮,华子宜,骆占斌,等.碳中和语境下绿色矿山建设的逻辑、要义与方略[J].绿色矿山,2024,2(03):291-304.  日期:2024-12-17  浏览量:243  文字:【 】【加粗】【高亮】【还原

1.碳中和语境下绿色矿山建设的底层逻辑

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严重威胁人类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中和目标,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矿山是重要的工业领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其生产加工建设过程中碳排放量较大,环境污染较大,有害物质多且灾害事故常有发生。无害化建设通过创新技术,优化开采流程,减少碳排放,降低生产活动对环境的破坏;无废化建设充分利用生产建设中的废弃物,推动了矿山废弃物循环利用能力提升;数字化建设整体提升了矿山建设的智能化水平,减少了非必要的消耗。3者共同构成了绿色矿山建设的底层逻辑,推动矿山建设走向智能化、可持续化和低碳化(图1)。因此,减少矿山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实现无害化、无废化和数字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环节。

图1 碳中和语境下绿色矿山建设的底层逻辑

1.1.零碳目标下的无害化建设

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贫矿多、品位低、伴生矿多,导致选矿磨矿难度大且尾废率高。大量有价矿物和元素未经回收便成尾矿堆置,浪费了资源,影响土地利用,引发地表塌陷、边坡破坏、大气水体污染等危害。无害化建设是实现矿山资源综合化、永续利用的首要前提,是建设清洁矿山、绿色矿山的关键基础,包含减少人员健康危害和保护矿山生态环境无害两层含义。零碳目标下的无害化建设理应遵循生命共同体、全生命周期和边采边复原则,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组合修复技术力争实现灾害事故与环境污染的源头减量、过程控制与末端提升。减少生命危害应强化隐蔽致灾因素智能预测、重大灾害监控预警、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等关键预防技术体系研发与应用,同时借助矿产资源智能化、地下气化和机器化等创造少害工作方式,构筑“防治一体”的矿山开采模式。环境无害应将无害化建设理念和绿色清洁技术贯穿矿山勘察设计、生产加工与生态修复等全过程,尽可能地降低采矿活动负影响。首先,勘察设计阶段,需基于矿山环境容量、资源承载力等生态本底指标,设计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案和无害化预防处理方案,优先使用保水开采、帷幕注浆、条带开采等绿色开采技术降低地质水文破坏;其次,生产加工阶段,含水率对尾渣稳定性与污染大小具有关键的影响作用。因此,针对原矿开采洗选后分离出的大量废水矿渣混合物,应依托尾矿浓密机、陶瓷过滤机和装载机等物理修复设备进行浓缩-过滤-脱水-压实等操作,同时必须运用相关化学试剂吸附回收过滤出的废水中的有害元素。此外,排放出的尾矿废渣可采用干式、膏体或固结的形式,将其及时用于恢复植被或土地复垦,以减少环境危害;最后,闭矿修复阶段,应通过人工添加改良剂、人工/天然植被以及施加微生物等物理、化学与生物技术手段对尾矿覆土进行修复,力争尾废污染最小化以确保矿山生态环境不低于采矿前状态。

1.2.零碳目标下的无废化建设

资源有限性、人类认识深化和开采技术革新共同决定了矿山终将走向无废化建设模式。矿山无废化建设旨在将循环经济原则贯彻于矿山勘探—规划—建设—开采—生产加工—利用全过程,最大限度地提高矿山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程度,实现资源-环境-人类和谐发展。零碳目标下,生态治理行动普及和资源管控政策强化,建筑材料市场复苏和资源“增量”开发受阻,亟需通过无废化建设实现矿产资源2次“存量”开发,破除错配困局。无废化建设势必能在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三大原则下,助推绿色矿山建设战略目标实现。首先,在源头采矿上,运用低废分段式采准技术和无爆智能化挖掘设备能有效实现废石减量化。一方面,低废采准通过设计合理巷道路线、构建V型堑沟底层和菱形拱形顶部等方式,可避免重复掘进和岩石冒落;另一方面,无爆炸多维信息感知挖掘机可根据岩性调整采矿参数,精准识别并挖掘出合格矿石,显著降低矿石贫率。其次,在选矿加工中,应根据尾矿组分性质,组合重选、磁选、浮选、酸浸、絮凝等再选工艺提取高品位有价资源,逐步提升矿石回采率和回用率。同时,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应通过无害化处理技术,回收微量有价元素、吸收有害物质,确保其能作为回水重复利用,减少水浪费与水污染。最后,在末端处理上,针对未回收的低品位和难提取的尾矿,应在保证其对环境无害的基础上,构建分级分质回收再利用体系,构筑煤炭开采—有价提取—建材材料—固废发电—充填回埋—农用物资的无废化循环利用产业链。如可根据粒径分布特征,选择将其用作农业化肥、高性能建筑材料和发电燃料,或及时用于回填矿山采空区以防矿岩爆破和地表塌陷,进而实现尾废资源化再利用。

1.3.零碳目标下的数字化建设

相比加工制造业,采矿业生产环节多、危险系数高、劳动强度大,传统粗放型作业模式会导致大量污染与破坏。因此,为提升采矿业整体安全水平的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方式前景广阔。1999年,首届国际数字大会首次提出“数字矿山”概念,矿业数字化改造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探索与应用。“数字矿山”建设提倡矿山空间属性和业务处理流程的可视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应用,为矿山生产智能化、管理高效化和决策科学化奠定基础与前提。同时,“数字矿山”建设主张在单纯的数字处理仿真基础上,优化整合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与完善矿山数字孪生体系,极大地提升了矿山数字化建设水平。尽管我国已在矿山地理信息系统、矿山虚拟现实和煤矿机器人等部分技术上实现了突破,但贯穿于整个矿业流程的联动性不足,仍面临关键数字技术不到位和规范性不强等问题。零碳目标下,为强化矿山数字化建设,尽可能地降低矿山开采的危害性与危险性,亟需探索矿山数字技术全流程化、标准化应用模式。首先,数字化建设既要深入采矿产业全流程,亦要服务于矿业事权管理全过程,以提升矿业纵向管理与横向业务的耦合发展水平。在横向业务流程上,数字化技术需同时深入资源评价与模拟、开采设计与优化、生产精细化管理、自动化测量验收和灾害预警防控等过程,以充分发挥各环节耦合协同效能。在纵向事权架构上,数字化技术应共同服务于设备层、控制层、生产执行层、经营管理层和决策支持层,以破除各环节各部门间的数据信息交流、传输与处理障碍。其次,加快攻关部分数字化建设技术难题,激发采矿企业建设数字矿山动力。如极端矿山环境下,如何实现远距离网络传输通信以及如何增强无人驾驶与自动化生产中模型的感知泛化和跟踪能力。此外,针对不同子系统、矿用设备和矿山环境普遍存在的器械型号、数据格式、传输协议和通信标准差异的问题,应在制定出台统一标准的同时,加快研发相应的数据解析转码、通信转换工具,以进一步规范矿业生产行为,提高管理效能。

2.碳中和语境下绿色矿山建设的核心要义

碳排放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的采、洗、选、运、复垦全过程,主要来源于能源燃料消耗和电力热力消费。因此,面向碳中和目标的绿色矿山建设,应从采矿业的生产要素、结构流程和技术设备出发,探索环节控碳、能源降碳和技术增汇的建设体系(图2)。

图2 碳中和语境下绿色矿山建设的核心要义

2.1.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设计

建设碳中和语境下的绿色矿山,必须首先培育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生产模式,从根源上解决高碳排、高风险和低效率问题。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设计是指在绿色矿山建设时凸显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短流程、一体化、可持续的联通生产体系。一是短流程生产模式。该模式旨在通过装备优化、工艺调整、药剂改良和技术创新等方式,建立工艺简单、流程简短的矿物生产线,以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出产材料品质、优化工艺流程结构。二是一体化建设。该类建设模式主要包括资源材料、规划、装备和生产管理一体化,是指通过建立剥离、回采、配矿、洗矿、选矿、运输和复垦等生产环节的有机联系,提升材料、设备和技术利用效率,从而实现生产效率和经济环境效益最大化。三是可持续利用技术。首先,在短流程与一体化建设基础上,应根据矿山类型、发展目标与社会经济条件,促进部分塌陷修复场地低碳化、能效化转型,如通过风光电网、科普博物馆、地质公园等修复模式,为采矿企业可持续生产提供能源、资金和环境等循环支持。其次,通过变传统矿业工艺为“流态化煤炭开采+联合循环发电+CO2捕集封存”或“地下气化+制氢+CO2捕集封存”,降低采矿活动碳排放。更重要的是,深部流态化开采技术通过盾构开采、破碎分离、原位转化、负碳充填和传输调蓄等全新的生产环节,将固态矿产资源转化为液态、气态或气液混合态,既实现了深部固体矿产资源的采、选、冶、电、气等原位实时一体化开发,又在缩短工艺流程的同时减少了生产成本和资源浪费。最后,在此基础上辅以循环发电(IGCC)、煤制绿氢和CO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彻底改变矿产生产利用回收产业链,降低CO2排放。

2.2.泛能源边界的产业模式

碳中和目标建设背景下,能源结构从传统高能耗、不可再生能源向清洁低碳绿色化新能源发展成为基本趋势。绿色矿山建设不仅要构建全环节绿色生产体系,更要探索全能源绿色化。当前,我国能源资源分布极不均衡,风、光、水、气、热等清洁能源集中分布在边远地区和东部沿海,且与我国主要矿产区高度重叠。因此,有必要、也有条件根据采矿迹地的资源禀赋,发展泛能源边界的多能一体化产业模式,即逐步从单一的煤炭资源开采使用,向多元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储能和调控过渡,最终实现新旧能源主体地位的交替取代。一是构建多能互补的矿山产业模式。按照能源品位水平进行多种能源耦合互补应用,以实现能源减碳、高效配置和持续供给等多目标协同发展。一方面,采矿迹地能为发展区域多能互补产业体系提供更丰富的物理空间和生产设备,更有利于实现规模化开发利用;另一方面,采矿迹地地质环境长期失稳、敏感多变。因此,在开发前必须仔细评估矿山工程地质情况和能源禀赋条件,立足本底特征编制矿区产业多能互补融合发展规划,促进矿山产业全方位发展。二是构建以优势清洁能源为主体,以矿产资源为兜底的耦合生产单元,重点采用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化学含能物质储能等新型低成本储能模式,推动矿山多能源梯级互补利用。例如,构建风-光-气-储一体化矿井微电网系统,立足风电、光伏等主要供电源的同时,配备储能设备、水电调节和煤层气发电等电力系统,以应对能源消纳问题,在充分利用矿区风光气等资源的同时,实现零碳排放。

2.3.济人类福祉的技术创新

2005年,联合国出版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福利:评估框架》中提出生态系统主要通过改变安全、物质、健康、社会关系、自由权与选择权进而影响人类福祉。因此,在环境和资源约束下,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态资源投入与人类福祉间的转化效率,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碳中和本质上是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的过程,终极目标是依靠能源-产业-技术革新,建构公众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而技术创新作为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根本动力,其发展方向势必将顺应碳中和目标建设要求,遵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基本原则。此外,以技术创新推动绿色矿山建设不仅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更能满足环境宜居、社区和谐和生活幸福等多重人类需求,达成福祉技术化和技术福祉化的高度契合。如《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2年版)》已针对六大类矿产资源遴选推荐了涵盖高效开采、高效选矿、综合利用、绿色低碳、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五大方面的317项技术,推广利用后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安全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未来需重点关注并破除短期将出现的“技术性失业”问题,加大优质信息技术在矿企技能培训管理、就业风险监测和就业保障制度完善等文关怀领域的投入,以实现采矿业自下而上全方位革新。

3.碳中和语境下绿色矿山建设的行动方略

碳中和目标赋予绿色矿山建设全新逻辑,也带来了全方位的机遇与挑战。未来推进碳中和语境下的绿色矿山建设应基于多主体利益联结机制,促进矿山物质-理论-文化三重维度空间融合发展(图3),以期探索新时代下绿色矿山环境-能力-模式全面建设提升的实践进路。

图3 碳中和语境下绿色矿山建设行动方略


3.1.硬件配套建设物质绿色矿山,夯实工程实践环境

推进矿业发展模式的全流程、全方位、全地区转型是“双碳”目标达成的关键基础与内在要求。2024年自然资源部等七部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文件中,明确要求推动绿色矿山建设由少数示范转为全面推进,这也进一步印证了碳中和目标下绿色矿山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新形势下,要构建全国绿色矿山建设新格局,必须遵循点-线-面的基本逻辑,开展硬件配套工程建设。其中,点是指单个矿区所涉及的生产消费全环节,线是指开发环节形成的市场链与产业链,通过落实各环节的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点与点间的良性循环产业链条,统筹布局实现不同地区绿矿产业链衔接联动,最终拓展至全国,从而形成绿色矿山建设发展网络。

(1)落实绿色矿山综合开发与环境治理。

 矿山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生态修复是助力矿山减碳增汇、能源结构升级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有力工具,应从理念深化、政策激励和技术进步3个方面逐步落实。一是理念宣传与深化,当前,矿业循环经济和环境治理意识已然深入广大矿企,但具体落实方式和环节设计仍缺乏普遍共识,未来需在《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2)》的基础上,凝练总结综合开发与环境治理模式,推广宣传其流程内容,从而促进绿色、循环理念深入矿山建设全过程。二是加大政策激励与监管力度,依托生产许可管制、税收减免、固废回收公益补贴和第3方机构评价等手段引导矿企将循环经济与生态修复等工作优先纳入规划—建设—生产—闭坑全流程中。此外,经济可行性是影响矿企长期践行绿色矿山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在实现零碳化的前提下,通过模块整合使技术革新与进步能够满足成本低廉、成效显著、易于操作推广等附加条件。 

(2)完善绿色矿山统一市场与产业链条。

 实施绿色矿山要素市场化改革,建立各区块覆盖、全价值明晰的采矿开发利用产业链,是促进矿产资源高效配置、缓解绿矿建设资金压力、推动信息共享和技术进步以维系绿色矿山长效可持续建设的核心。其中,绿色矿山产业价值链建设包括产品链、空间链和供需链三重维度。产品链层面,应通过约束验收标准,引导矿企发展矿产资源深加工模式,同时加大科研投入推动复杂开采技术突破,提高产品质量和后端附加值;空间链层面,兼并重组或淘汰小型低效矿企,打造绿色矿山领军企业,提高产业资源集中度,依靠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刺激技术创新,实现产品高质化和行业规模化;供需链层面,引入绿色金融和碳交易市场体系,培育矿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同时充分发挥证券交易所等明晰库存、精准定价和优化配置的功能,确保绿矿产品交易高效、有利可图,市场交易与社会分工之间形成良性循环格局。 

(3)协调绿色矿山区域布局与联动发展。 

技术升级和成本降低一般在大规模的生产应用和市场交易中方能产生。需要构建协调连贯、均衡发展的全域流通分工网络,以实现生产要素集聚扩散效应最大化。然而,要实现能源消费、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实质性转型,必须借鉴城市群功能分工发展战略,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条件和矿产禀赋地位,科学规划不同绿矿区域的建设进程和功能布局,引导全国矿区形成多中心空间结构,建立健全绿色矿山全局网络。当前,我国绿色矿山建设格局在市场化改革中已初具形态,东中西部绿色矿山数量整体分布均匀,但在建设质量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明显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同时,省域间建设成效差距显著,且关联程度和空间互动效应远不能满足碳中和目标要求。从不同省份来看,山东、内蒙古、陕西和安徽等地是绿色矿山主要集中区,也是绿色矿山恢复治理领先区域,可在此类省份中选取绿色矿山建设先进地区设为样点示范城市,并联合周边相同矿种城市形成绿色矿山都市圈,进一步拓宽绿色矿山技术交流和市场交易渠道。从不同区域来看,东中西部的矿产资源丰度逐年递增,但其矿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出现明显递减趋势,因此东部地区可定位为绿色矿山市场化、精细化、持续化的先锋军,充分利用其雄厚的资本技术条件,发展绿色矿山新质生产力,而中西部地区则可作为绿色矿山常态化的主战场,依托东部绿色矿山发达地区的技术资本溢出效应,加快行业兼并与区域整合,促进绿色矿山市场竞争和共享共赢。

3.2.科学研究建设理论绿色矿山,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绿色矿山建设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更需要关键科学技术的理论支撑。当前,我国已在矿产资源开采、加工与修复等环节开展一定程度的绿色矿山建设实践探索,但对于矿山能源转型、循环利用与生态修复的理论探索略显不足。因此,未来应立足于“双碳”目标,强化对矿山能源转型升级、循环经济和生态修复的理论研究,以筑牢矿山管理与利用理论根基,增强其应急管理能力。 

(1)加强能源转型升级研究。 

能源转型升级并非完全脱离传统化石燃料,而是在能源兜底供应保障的基础上,耦合可再生新能源并逐步让渡能源供应主体地位,以实现矿山开采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一是矿产开发节能降耗提效技术研究。通过研发推广基于实时生产规模调节的智能变频调速技术,提高通风、排水、增压及提升等环节所含设备的利用效率,减少生产间隙期和低负荷运行时的能源浪费。二是清洁能源替代+终端用能电气化研究。能源生产上风电、光伏已基本具备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但仍存在季节性、波动性的根本缺陷,未来亟需探索其规模化应用以实现成本降级。同时,亟需突破氢能等优质新能源的技术瓶颈,构建多能互补技术体系以实现清洁能源的长效稳定低价供应。 

(2)加快循环经济综合利用研究。

 采矿业循环经济发展和矿产资源综合高效利用,能有效减少矿产资源初级加工和开发新建矿山等高碳排活动,最小化矿产加工废物生态环境危害的同时最大化单位矿产资源利用价值,对绿色矿山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采矿业年均产生20多亿t固废且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综合利用率不足50%,矿产资源的循环综合利用道阻且长。未来,可遵循循环经济规律,从源头回收、再生利用和无害消纳等层面充分应用矿产资源循环综合利用技术,增强绿色矿山建设能力。首先,源头回收层面,一方面要加强高环境污染回收技术理论实验,提高相关试剂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加强对再生利用技术理论研究,而不是普遍停留在充填采空、筑路造田和废水再用等低水平研究阶段,尤其是要强化对极端条件下有价元素的回收提纯利用和高性能结构材料制备等高标准研究。其次,无害消纳方面,应及时监测矿井地下环境的稳定性,提升塌陷渗漏预估能力,并及时总结与预防复杂情况下地下塌陷与渗漏灾害,提升矿山整体无害消纳能力。例如固废矿化-CCUS-采空填埋技术,具备矿物固废高活性、低成本和接近碳源等优势,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吸收封存CO2并用于填埋采空区,理论上能有效实现矿物固废的就地处置和清洁固碳化,但目前其矿化成本高昂、泄露预防不足和产业化程度低等难题亟待探究解决。

 (3)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研究。

 矿山生态保护和修复作为破除矿山开发与生态保护间矛盾的重要抓手,在贡献生态碳汇、转变发展观念和促进产业转型等方面与碳中和目标相互呼应,通过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手段,实现受损矿山生态系统地貌-土壤-植被-景观-生物多样性全方位恢复和更新,但目前该层面的理论研究仍需深化拓展。一是自然要素修复技术研究。土壤重构技术普遍停留在机械性的覆土工作,忽视了原状土壤属性和土层发育阶段,亟需加强对土壤形成过程、主体结构与属性特征的近自然研究,培育多材料来源和高恢复能力的地质成土。二是污染治理技术研究。目前,以生物修复为核心的联合修复是主流研究方向,但由于技术组合易受修复环境影响,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拟合总结技术-环境关系,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三是空间环境修复监测技术研究。其主要难点在于极端条件地区的地质防治和植被养护,在“3S”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引入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方法,构建“天-空-地”多维度的智能化监测管控技术是当前学界的普遍关注方向,但在感知精度、传输稳定性和通信协议等方面仍待完善。

3.3.完善政策建设文化绿色矿山,强化数字治理模式

(1)培育提升绿色发展共治理念。

 一是培育整体性系统论思维,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立足矿山生态系统整体,构建管理部门信息共享、分工明确的交流平台,统一识别系统构成要素、功能结构和生态安全等问题,制定覆盖全要素、全周期、全主体的绿色矿山建设综合规划。二是厚植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强调“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协同推进。引导矿山企业和社会公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鼓励矿企在绿色矿山建设中探索发展矿山文旅、研学和新能源等新兴绿色产业。三是提升共治共建共享意识。以树立绿色矿山治理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制度设计和信息公开为社会公众提供合法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举办地方绿矿建设沟通交流大会了解各方利益主体需求,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合力,帮助矿企落实绿色矿山建设战略。 

(2)建立健全绿色矿山法规体系。 

一是要提升绿色矿山相关制度法律权威。目前,关于绿色矿山建设的制度条文多停留在“意见”“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层级,亟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单独开设绿色矿山与矿业建设章节,或将地方现行高效制度上升为法律法规,明确绿色矿山目标内涵、主体职责、建设流程和监督手段等内容,推进绿矿建设有法可依。二是要完善绿色矿山标准规范。针对此前绿色矿山建设标准混乱不一、成效参差不齐的情况,自然资源部已出台非金属矿等九大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未来仍需根据矿产所属地区、行业和规模细化丰富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体系,同时亦可从碳源碳汇角度纳入碳中和指数、碳污染强度等指标,优化并规范碳足迹核算方法与流程。三是强化考评机制效力。对绿色矿山名录实行动态遴选管理,提高第3方评估机构准入门槛。加大对绿色矿山企业政策支持的同时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可通过纳入黑名单等方式严厉打击违规操作的矿企、第3方评估机构和地方政府部门。 

(3)构筑科技支撑数字治理模式。 

科学技术需要在大规模应用中创新突破,然而,目前政府部门和矿山企业对新兴高科技技术的应用程度普遍不高。因此,亟需自上而下探索构建绿色矿山数字孪生模型,实现对矿区属性、矿业权、规划设计、勘查开采、生态修复和动态监管等全业务的数字化、一体化治理。一是提升矿山企业全流程数字化应用程度。如依托绿色金融等鼓励政策引导矿企构建数字矿山系统,主动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煤矿安全管控、生产提效和企业运营等全方面。同时,尝试根据碳中和目标建立有关碳排放量、能耗强度和三率(开采回采率、选矿采出率、综合利用率)等绿色指标的自动化核算模型。二是合作推动全产业链智能化运作。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组织引导作用,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各企业构建数字绿色矿山市场,对研发技术、矿产品、新兴装备和智能化服务等相关软硬件商品进行联网销售,提高市场交易信息透明程度和资源高效配置水平,同时增加技术交流创新机会。三是统筹建立覆盖省-市-县3级矿山的大数据集成平台。地方政府可在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标准的基础上,充分应用“3S”技术、无人机、地面监测网络以及机器学习等技术构建绿色矿山数字环境实时监测系统,确保绿色矿山建设实时效果。

4.结论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传统粗放式的矿产开采活动不可避免地损害生态环境,危及生态系统健康。绿色矿山建设作为采矿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抓手,与碳中和目标任务具有一致性。基于碳中和语境探讨绿色矿山建设的内涵演变和时代进路,在梳理绿色矿山政策脉络的基础上,分析碳中和语境下绿色矿山建设的底层逻辑、核心要义和行动方略,对采矿行业全方位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的内涵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政策体系不断丰富完善,取得了长足进步,规模化、常态化、精细化和标准化将是未来绿色矿山建设总体基调。

 (2)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绿色矿山建设成为矿山行业减少碳排放、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此,碳中和语境下绿色矿山建设需遵循无害化-无废化-数字化三位一体的底层逻辑 。

(3)面向碳中和目标的绿色矿山建设,应从采矿业的生产要素、结构流程和技术设备出发,探索环节控碳、能源降碳和技术增汇的建设体系,以明确其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设计、泛能源边界的产业模式和济人类福祉的技术创新等核心要义。

 (4)新时代下,要实现绿色矿山环境、能力和机制的全面建设提升,需从硬件配套、科学研究和政策完善3个方面入手,构建绿色矿山实体-理论-文化三重空间体系,全方位助力“双碳”目标高效达成。

绿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