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网站!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矿业动态 > 绿色矿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湖州样板
来源:中国固废网  日期:2018-04-23  浏览量:667  文字:【 】【加粗】【高亮】【还原

浙江省湖州市,北滨太湖,因湖得名。

走进湖州,便仿佛走入一幅铺展开的画卷,“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

湖州有山有水,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这里提出。

那么,如何梳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间的逻辑关系,实现两者在现实中的顺畅转化,让绿水青山不再是获取金山银山的牺牲品,而成为发展经济的新动能、优化经济的推动力?

走进湖州,天目山苍翠的修竹会告诉你,太湖荡漾的碧波会告诉你,一个个在特色小镇中崛起的新兴产业会告诉你,一幅幅美丽乡村的瑰丽图景会告诉你。

作为全国首个地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湖州市一张蓝图绘到底,以生动的实践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间划出优美的“等号”,为我们呈现出丰富立体的湖州样本。

从粗放加工到产业集聚

——绿水青山逼出金山银山

走进长兴县中能粉体材料有限公司宽敞的厂房,只有十来个工人在工作。整个生产过程都在封闭的生产线中自动完成,工人连口罩都不用戴。

然而几年前,当地老百姓都对尘土飞扬、遮天蔽日的景象习以为常。别说工厂内了,就连厂外道路都是“人过一身灰,车走满身泥”。粗放加工带来的严重污染使环境不堪重负,百姓怨声载道。

要想让环境变好,就必须彻底改变粉体行业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2011年,长兴县壮士断腕,将原有343家粉体企业一举整治重组成13家。

从300多家减少到13家,这个行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散乱污”企业被彻底淘汰后,资源和市场迅速向有规模、够规范的企业集聚,年生产规模较整治前提高了十多倍。

生产规模大幅提升,另外一系列数据则大幅下降——能耗下降一半,粉尘排放量从原来的每立方米80毫克以上降到30毫克以下,用地面积减少77.2%,用工人数减少87.5%。监测显示,区域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环保要求达标的背后是一系列技术的提升。华源粉体公司经理高永华说:“以前生产的都是比400目还粗的粉体,现在设备好了,比2000目还细的粉体都能生产,价格翻了一倍还多。”科技带来的高附加值使长兴县粉体企业的年产值从3.95亿元增加到12.75亿元。

类似的故事还有长兴县的蓄电池产业。

这个产业发展初期便是粗放式的,175家蓄电池企业同质低端无序化竞争,甚至发生了严重的污染事件,使长兴县在2004年被列为省级环境重点监管区。

从2004年开始,持续8年的产业大整治动起了真格,重组提升为16家蓄电池企业。

这次洗牌没有让长兴的蓄电池产业走下坡路,反而激活产业全面升级,如今已经初步形成以新型电池为核心,涵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材料等较为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孕育出两家超百亿企业。2017年,长兴60家新能源规上企业完成产值305.5亿元。

一个巨大的鱼缸内,13尾漂亮的小金鱼快活地游来游去。这些金鱼生活的地方不是什么公园,而是长兴县小浦镇郎山工业园内超威集团郎山分公司的污水处理中心,缸中的水是企业废水经过近20道程序净化后的回用水。

如今,长兴所有蓄电池企业的工业废水经过深度水处理后,都能用来养金鱼。

从最初的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到后来的全国重金属污染防控区,再到如今成为重金属污染防治示范区,这些可爱的小金鱼见证着长兴蓄电池产业的华丽转身。

南浔区则在对3922家小木业企业进行整治后,催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0家,木业较上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7.1%,利税增长29%,利润增长30.8%。

想要水绿山青,就必须把产业结构调高、把经济形态调绿、把发展质量调优。2014年到2017年,湖州市关停“散乱污”企业9256家。现在更是提出“亩均论英雄”,将用地、用能、排放等资源要素与企业的“亩产效益”挂钩,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技术提升,动力电池、绿色家居等产业集群产值已超千亿,百亿级产业集群多达14个。

对绿水青山的追求成为湖州发展中的“压力阀”,倒逼出一座座金山银山。

从低端生产到高端投资

——绿水青山引来金山银山

“烧柴把天熏黑了,养龟鳖把水养坏了,青蛙都不来。”这是吴兴区东林镇村民费银财对往昔的回忆。

东林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龟鳖养殖,到2013年底,龟鳖养殖户多达1872户,年养殖量3000万只,年销售收入近5亿元,是全国最大的龟鳖供应基地之一。

然而,“龟鳖大镇”的背后却是惊人的生态代价。据当地环保部门统计,全镇每天要消耗饲料72吨,排放废水2500吨,河流污染155平方公里;温室取暖烧柴量一年达到4400吨,由此排放的废气超过正常排放量1万多倍。

为了金山银山毁了绿水青山,而这样换来的金山银山也摇摇欲坠。养殖规模无序膨胀使市场行情呈现“过山车”的状态,养殖户宋信根回忆说:“10年里至少3年都是亏的。”

最终,东林镇决心彻底消除这一污染源,截至2017年6月28日,2600多个龟鳖大棚全部按期清空。

龟鳖棚拆除后,东林镇的生态环境迅速好转,水质由原来的劣Ⅴ类改善到Ⅲ类,大棚供暖废气排放彻底消失,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原本的养殖户在政府引导下转而实施特色莲藕、“茭白+泥鳅”套养等生态高效农业项目。

环保的生产方式让村民们发现了更好的致富途径,也改变了他们对于环境的态度。以前是富了自己脏了环境,“现在是靠水吃饭,水不好生意就赔本。”同样是经营水产养殖,村民杨建海现在视水如命。

天蓝了,水绿了,“百里溪流见底清,苕花苹叶雨新晴”的美景重现东林。更大的机会也因此而来,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江南影视城和康养小镇两个百亿级投资的项目入驻。

1/4>>>

编辑:徐冰冰

绿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