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嵩县庙岭金矿萑香洼矿区和原河南中矿能源有限公司嵩县柿树底金矿进行资源整合,整合后的矿山名称为河南中矿能源有限公司嵩县柿树底金矿,矿区面积19.8830 km2,批准的生产规模为12万吨/年。通过有力的保障措施,绿色矿山规划的各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
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情况
一、矿山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减轻矿产开采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1.四大系统建设
矿山投资150万元建立了监测、通信、压风自救、供水系统并投入使用,监测系统包括监测监控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在井下设置2台监控分站。中央处理系统可同时实现网络摄像仪、模拟摄像仪的混合接入;通信联络系统建立程控电话系统同时从不同的坑口铺设两条通讯线路,实现井下主要作业区域与地面值班室的电话联络;压风自救系统建设,安装一用一备两台空压机,大力提高压风功率和效率,在地面主管、下井主管、主要工作点的供风管均安装铺设压风管路,满足压风自救系统标准。供水施救系统建设,在工业场地建设高位水池一座,容积为200m?,并建设井下主供水水管,中段供水管,穿脉大巷道供水管,工作场所供水管网,以满足井下紧急施救用水,通过项目实施,显著提高企业自动化、数字化矿山水平,改善矿山工人作业环境,提高矿山安全生产等级,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2.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矿山按照规划要求布设了监测网点,对地面塌陷和地裂缝、渣堆及高危边坡、地表水进行定期检测。地面塌陷主要监测塌陷面积、塌陷深度、塌陷速度,分析塌陷趋势;地裂缝主要监测走向、宽度、长度、深度、两侧相对位移等方面的变化,并分析发展趋势。同时还对地面工程设施与土地破坏情况开展监测,其内容主要包括道路、河堤、土地的变形破坏情况等。矿渣堆及高危边坡的监测;矿渣堆主要监测排水沟水量,渣堆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否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高危边坡主要是监测其边坡稳定性及是否有下滑趋势。地表水监测主要对矿区范围内的3条支沟开展地表水监测,通过监测,确保了矿山安全、正常生产,避免了地质灾害发生。
3.粉尘污水治理工程
矿山企业在破碎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粉尘,破碎工段投资30万元安装了五台除尘风机,其中四台为水式除尘,一台为袋式除尘,按照规划加设了喷淋设备,减少车间中粉尘离子浓度,减少向空气中排放数量。随着喷淋设备的增加,车间工作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选厂建造了沉淀池,用来收集污水,经过滤后再排放至尾矿库,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二、科技创新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鼓励全体员工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改革,加大与科研院所的联合攻关力度,每年投入科技创新的资金在生产总收入的1.2%左右。
1.再磨及氰化系统的工艺技术改造
再磨系统的改造。原来选厂再磨系统由浓缩机、水磨机、搅拌槽、旋流器及泵类等设备组成,现在以塔式立磨机代替水磨机,简化流程的处理环节,改造后再磨系统的磨矿由间断磨矿变为连续磨矿,避免水磨机磨矿系统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该原矿品位的降低,矿山选矿技术人员进行了多方面的提高氰化浸金回收率的试验工作,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仍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经过行业内的考察了解和咨询专家,投资185万元将原来的浸化浸金系统改为帕丘卡浸出槽。
2.提高浮选回收率及氰化尾浆处理
对浮选的药剂制度、工艺流程及入选前的磨矿细度等进行选矿科技攻关,解决生产种遇到的科技难题,提高浮选回收指标;采取切实可行的降氰工艺,显著降低尾液中氰根离子含量,满足环保指标的要求。通过日常的科技攻关,显著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保证在矿石性质多变的条件下,浮选回收率稳中有提高。污水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通过近年来绿色矿山建设,矿山从领导到普通职工,形成了人人重视绿色生产,人人为矿山科学发展、绿色生产献策的局面,纷纷参与到矿山绿色规划的各项工程中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