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朔安家岭露天矿在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中,先后规范节能环保、煤矿安全及生产、物资管理等各类规章制度160余项,探索出一整套与企业生产经营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大大提升了企业管控水平。
一、节约资源与综合利用
1.中煤平朔煤业公司成立井工一矿进行边邦煤开采,大力推行无煤柱开采技术。通过在浅埋深、硬煤层、硬顶板条件下成功应用综采放顶煤工艺,4号煤层放顶煤工作面回收率达95%以上,采区回收率达85.3%,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
2.煤泥回收利用成效卓著。通过创新技术工艺,使采用全重介洗选工艺的洗煤厂全部实现煤泥回收,填补了国内同类洗煤工艺中煤泥回收利用方面的技术和设备空白,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3.煤矸石综合利用前景广阔。与地方电力公司联营建设了2×66万千瓦、2×35万千瓦煤矸石电厂,采用循环硫化床工艺,年耗矸石及劣质煤100余万吨,真正将煤矸石变废为宝。
4.矿山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居行业领先水平。充分利用矿区和朔州地区粉煤灰资源丰富、氧化铝含量高等优势,积极探索高岭石、石料及较薄煤层的回收利用,建成了高岭土厂、石材厂、粉煤灰制砖厂。
5.综合开发利用矿区复垦土地,建设绿色产业链。近年来,平朔公司主动承担央企社会责任,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化生态建设内容、层次,促进了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积极致力于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制与应用,对复垦土地综合开发利用、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等方面进行了规划设计,为平朔矿区建设生态旅游矿区、绿色食品基地,打造和谐矿区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依据。
二、技术创新
1.矿区生态恢复技术
平朔矿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气温低、风沙大、无霜期短,加之露天开采给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使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难度增加。公司以土地复垦为基础,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宜林则林、宜草则草。通过与农林专业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探索研究塞北地区生态恢复的技术要领,归纳总结出本地区生态恢复的一般规律,制定科学的种植养殖方案,最终形成工业及生态旅游亮点。
目前,在已复垦土地上开展了药材种植,并已对矿区和地方政府产生了相当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环境效益,具备了发展养殖业和木料加工业的良好条件。
2.煤炭绿色开采技术
公司采取合理的开采技术及有效的防治措施,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绿色矿业之路,率先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废弃”集约化经营的行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绿色煤炭工业体系。
露天煤矿绿色开采:露天开采相对于井工开采有着生产集中、生产效率高、资源回收率高和生产成本低的特点,但露天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大于井工开采。为实现露天煤矿的绿色开采,平朔公司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绿色开采技术研究。
首次引进单斗挖掘机—自移式破碎机—转载机—带式输送机—排土机半连续工艺用于硬岩的剥离工作,并就该系统的适应性等展开匹配研究和改进。
开展端帮巷道运煤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工作。该工程与半连续工艺相对接,改变一直以来依赖燃油卡车运输煤炭的局面,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积极开展矿用重型卡车燃料替代的研究工作,如“以汽代油”、“油汽两用”等。
研究确定煤矸石综合利用后回填物减条件下的生态恢复治理方案,确定以生态恢复为目标的生产路线。
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技术:加强煤炭产业链全过程管理。从煤炭生产、洗选加工、煤炭转化、燃烧利用以及煤矸石、矿井水等与煤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进行系统管理,建立煤炭上下游产业有效协调机制,在煤炭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利用技术和工艺,建立相关政策支持与约束机制。
实现煤炭分质利用。公司根据本区域煤炭资源特点及特性,开展分质利用推广。将煤中高热值的炭与低热值的碳氢化合物及轻组分分离,实现煤炭分质高效转化,提高附加值。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公司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矿区、促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积极推进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控制污染物排放,促进节能减排,取得了较大进展。“十二五”期间,公司进一步探索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实现产业的横向耦合和纵向链接,实现资源效能的最大化和环境效益的最佳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公司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节能环保的支撑和助推作用,积极研究开发新工艺,引进吸收新技术,推广使用新产品,通过发挥科技贡献的力量推动公司的节能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