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网站!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矿业动态 > 绿色矿山
我国加强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
来源:中国矿业网  日期:2016-03-25  浏览量:1004  文字:【 】【加粗】【高亮】【还原

  近日,科技部发布《“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2016年度申报指南》。根据《指南》,2016年度第一批项目将重点瞄准北方风沙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长江中上游区、东部城市化五区域进行综合治理。
  一是北方风沙区沙化土地综合治理。
  北方沙漠化地区治理关键技术及示范,将针对北方不同沙漠化类型,包括京津冀风沙源区、半干旱荒漠区、干旱荒漠区,研究沙化形成机制和演变趋势,研发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集成技术,集成防沙治沙产业化技术体系,有效支撑国家北方防沙治沙工程建设。
  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将重点研究大型煤电基地长期高强度开采驱动下的生态累积效应,评估其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阈值。研发矿区土地整治、植被恢复、土壤重构和景观生态恢复等关键生态恢复技术体系,集成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区域生态安全为目标的大型煤电基地开发综合技术体系和区域生态调控模式。
  盐碱地土地生态治理关键技术及示范,将针对不同盐碱地类型,包括东北盐碱地、河套平原盐碱地、新疆干旱区盐碱地,研究盐渍化土地形成机理,研制盐碱地整治工程装备、盐碱地治理产品,研发适于盐碱地利用产业技术,开展技术集成与示范。
  二是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结构改善及稳定性维持技术。
  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和维持机制研究,将重点开展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多因子耦合作用下生态修复可持续性维持机制等研究,研究区域水土资源和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格局、生态系统承载力、利用方向及调控途径。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及示范,将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研发群落合理构建等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及生态衍生产业技术,集成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和生态产业模式。
  三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功能提升与适应性管理。
  典型高寒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及机制,将重点研究全球变化及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典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与响应机理、主要江河源区草地沙化变化规律、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机制及自然和人为的相对贡献率;构建青藏高原普适性生态系统生产和生态功能提升的综合管理模式并进行跟踪评价,提出相关解决途径。
  西藏退化高寒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及示范,将针对西藏地区高寒草地退化和土地沙化问题,研发综合治理技术。
  四是长江中上游区生态保护与修复。
  西南生态安全格局形成机制及演变机理,将重点研究西南地区生态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研究气候变化对横断山山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规律和机理,研发山地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和调控机制。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将针对喀斯特峰丛洼地、喀斯特高原、喀斯特断陷盆地、喀斯特槽谷,针对西南不同喀斯特类型区土地石漠化问题,揭示流域尺度石漠化演变机理及驱动机制,研发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优化调控、水土漏失阻控等技术,研发适宜的生态产业技术,构建促进生态系统健康与优化的技术体系,并进行试验示范。
  五是东部城市化地区生态安全保障及海岸带生态修复技术。
  重要城市群生态安全保障技术方向研究,将以典型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闽三角、珠三角)为对象,研发区域生态系统评价与监管技术和区域生态健康诊断、安全评估与生态风险预测预警技术;研发关键生态景观重建技术以及受损生态空间修复保育和服务功能提升技术,开发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网络设计技术及生态安全保障技术,构建城市生态安全协同联动机制决策支持系统和平台。
  ■新闻链接
  “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
  本专项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执行期从2016年至2020年。专项将紧紧围绕“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科技需求,重点支持生态监测预警、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治理、退化草地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模式研发与典型示范,发展生态产业技术,研究生态补偿机制、资源环境承载力等评价方法体系,形成典型退化生态区域生态治理、生态产业、生态富民相结合的系统性技术方案,在典型生态区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

绿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