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网站!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矿业动态 > 双碳目标
IIGF观点|双碳背景下企业碳普惠发展综述和建议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胡晓玲  日期:2022-05-29  浏览量:2235  文字:【 】【加粗】【高亮】【还原

     企业是碳普惠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2021年下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碳普惠市场,在现阶段主要发挥着培育公众低碳行为意识的作用。本文将选取以蚂蚁集团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和以浙江衢州市辖内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碳普惠方式进行介绍,并针对企业碳普惠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一、互联网企业碳普惠发展现状
 
  “蚂蚁森林”碳普惠模式较为成熟,低碳场景丰富。蚂蚁集团作为最早探索碳普惠发展的企业,其发展模式如今已成为互联网企业发展碳普惠的主流模式,即将公众低碳行为折算为相应积分,利用积分兑换商品优惠券或公益捐赠等,差异在于选取的碳普惠方法学和由于进入时间长短导致低碳场景数量的不同。
 
  2016年8月,蚂蚁集团与北京环境交易所合作推出“蚂蚁森林”碳普惠公益项目,公众的低碳行为可以通过相应的碳减排方法学换算成“绿色能量”,“绿色能量”累计到一定程度可选择在荒漠种树、申领保护地或者助力大型活动实现碳中和,从而激励公众的低碳行为。截止2021年8月,蚂蚁森林累计带动至少6.13亿人参与低碳生活,产生“绿色能量”2000多万吨。
 
  经过近6年的发展,“蚂蚁森林”模式越发成熟,主要表现在低碳场景的拓展上。首先,低碳场景越来越广泛,“蚂蚁森林”覆盖绿色出行、减少出行、减纸减塑、循环利用和高效节能等5个大类38个低碳场景。其次,“蚂蚁森林”发挥蚂蚁集团的优势,依托于网商银行,开发金融领域的低碳场景,公众可通过场景项下设定的低碳行为获取“绿色能量”,例如“绿色银行”场景项下的低碳行为包括线上开通网商银行账户、申请网商贷以及还信用卡、车贷、房贷三项;“国际退税”场景项下低碳行为仅包括通过花呗担保方式申请实时换汇的退税服务;“电子保单”场景项下的低碳行为包括在蚂蚁保车险平台投车险选用电子保单;“信用住”场景项下的低碳行为包括依托芝麻信用预订酒店,以及网购火车票、电影票、生活缴费和ETC缴费等线上支付行为。
 
  正由于“蚂蚁森林”将支付、征信、担保等金融属性与低碳场景相结合,使得“蚂蚁森林”低碳场景更具有生命力,以“支付获取绿色能量”作为支点,撬动绿色消费。2021年天猫等电商平台“双11”活动首次上线“绿色会场”,消费者购买有“绿色”标识的绿色低碳产品可获取“绿色能量”,为商家和消费者嫁接起绿色消费的“桥梁”,同时也成为向消费者宣传、推广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的重要方式。
 
  其他互联网企业碳普惠发展处于发展初期,相对不成熟。在碳普惠发展模式其他互联网企业与“蚂蚁森林”类似,但当前公众影响力不及“蚂蚁森林”。例如,腾讯与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和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合作的“低碳星球”2021年12月才推出,减排场景目前只有按照《深圳市低碳公共出行碳普惠方法学(试行)》计算碳积分的低碳出行场景,且碳账户只在深圳市试点。而美团外卖的“青山计划”虽然2017年就已推出,但对公众的影响力有限:一是推出的降解塑料等绿色包装产品由于成本原因对商家的吸引力有限;二是低碳场景有限,仅包括消费者外卖下单时“无需餐具”这一行为,且目前“能量捐赠”入口难以在平台界面找到,推广绿色低碳理念的力度不够。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碳普惠发展情况
 
  浙江衢州市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发展碳普惠。2018年人民银行衢州中支指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建设“个人碳账户”平台,通过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按照北京市环境交易所碳排放方法学量化银行账户系统蕴含的绿色支付、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等绿色行为,形成个人碳积分,并将碳积分与商品优惠券兑换或公益捐赠等激励手段相挂钩促进公众的低碳行为。
 
  经过多年的发展,衢州市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碳普惠机制不断完善。在激励机制上不断创新,扩展碳积分的应用场景,从个人碳积分演化到个人碳信用,根据个人碳账户等级评价(如“深绿”“中绿”“浅绿”三个等级)建立信贷“绿名单”管理制度或与信贷评级挂钩等,从而创新碳普惠金融产品,如2021年8月衢江农商银行推出的“点碳成金贷”可为个人在“授信额度、贷款利率、办理流程”三方面提供差异化的优惠政策。在标准上不断完善,2021年12月浙江省金融学会批准发布《银行个人碳账户管理规范》省级团体标准,规定了绿色行为减排量折算方法、个人碳账户评价、碳积分计算和应用等方面。截止2021年末,衢州市居民碳账户233.458万个,累计减碳量超过9509.9万吨。
 
  “双碳”目标提出后,越来越多银行业金融机构尝试发展碳普惠机制。2021年8月,中国银联联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16家商业银行共同发布个人版银联绿色低碳主题卡,该产品根据持卡人在银联系统的绿色消费行为,如绿色出行、云缴费等,计算个人碳减排量并配置相应权益,形成娱乐互动和动态回馈的机制,构建银联绿色低碳积分体系。
 
  2022年1月,山东日照银行搭建并上线“个人碳账户平台”,推出绿色生活、绿色支付、绿色政务等低碳场景,同样将公众节能减碳行为被量化为碳积分并以此兑换碳权益。3月,建设银行推出个人“碳账本”并基于此提供信用卡额度升级、分期福利、支付优惠、积分商城权益兑换等激励措施。4月,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先后上线“中信碳账户”和“民生碳e贷”,“中信碳账户”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合作,减排场景包括电子信用卡、电子账单和线上缴费,而“民生碳e贷”则基于英大集团碳账户,构建碳评价体系,给予减碳效应优惠权益包,为小微企业提供支持。
 
  三、企业碳普惠发展建议
 
  (一)加强政企银协合作,共同探索科学的碳普惠方法学
 
  目前互联网企业或银行业金融机构采用的碳普惠方法学基本由国内交易所开发,由于企业合作的交易所不同,导致相应企业使用的碳普惠方法学也不尽相同,使得衡量公众同一低碳行为产生的减排量也不相同,这将导致碳账户的不公平性。并且,当前由于具有支付环节的低碳场景具有排他性,企业将绑定支付、增加客户粘性作为发展碳普惠原因之一的情况下,更是加剧了碳账户的不公平问题。因此为了推动碳普惠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企业、银行和协会等各方应加强合作,共同探索科学的碳普惠方法学,如2022年5月6日发布的《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导则》团体标准,是由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和环境规划院、阿里、腾讯、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等多家编制单位共同编制,有助于各方对碳普惠标准等方面达成共识,吸引更多企业开展碳普惠项目。
 
  (二)推动区块链等技术在碳普惠的应用,建立碳普惠数据底层平台
 
  目前低碳数据的记录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在某些不具备排他性的碳普惠低碳场景在低碳数据的记录上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如行走步数同时被不同企业的碳普惠平台记录。二是目前低碳场景总体而言仍有限,不能完全记录公众日常生活中的碳足迹,且我国人口众多,导致低碳数据不够完整,且全部记录极具复杂性和非经济性。三是目前的低碳数据可能存在泄露公众隐私的问题,如可以根据“蚂蚁森林”上显示的“绿色能量”数据推算出公众发生的低碳行为。因此,建议采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构建碳普惠数据底层平台解决低碳数据重复计算等问题,并在可视化界面上注重保护公众隐私。
 
  (三)拓展碳账户应用场景,完善企业碳普惠激励机制
 
  如上文所述,碳账户的应用场景主要为优惠券或者服务兑换,且已作为企业绑定用户支付粘性的工具之一,考虑到企业作为盈利性组织的属性,积分或服务兑换这一商业模式仍不够畅通,这一激励手段对推动企业碳普惠的发展仍有限。因此,拓展碳账户的应用场景显得极为必要,衢州市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尝试给出了很好的思路,从碳账户金融演化到碳信用,金融与碳普惠相结合将能演化出更多的应用场景,在防范风险的同时提供更多的碳普惠激励方法,推动公众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原标题:IIGF观点 | 双碳背景下企业碳普惠发展综述和建议
文章链接:环保在线 https://www.hbzhan.com/news/detail/149341.html

绿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