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网站!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矿业动态 > 双碳目标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迈出重要一步
日期:2024-08-09  浏览量:1045  文字:【 】【加粗】【高亮】【还原

    伴随着《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发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又迈出重要一步。

  其统筹推进存量煤电低碳化改造和新上煤电低碳化建设的举措,对进一步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双碳目标下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然举措。

  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涉及煤炭开采、加工、利用等多个环节,不仅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而且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其中,推进煤电机组节能提效升级和清洁化利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煤炭是我国能源结构的主体,在一定时期内发挥着能源安全的兜底保障作用,尤其是在新能源季节波动性大、出力不均衡的情况下。正是基于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点,我国多年来形成了以煤电为主的电力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煤电装机容量约11.7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40%,发电用煤约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60%,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0%。也就是说,煤电以不足40%的装机占比,承担了全国70%的顶峰保供任务,有力地保障了我国民生用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但也应当看到,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在全国排放总量中的占比依然较重。长期以来,我国积极实施煤电节能改造,煤电机组碳排放水平逐步降低。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煤电调峰的深度和频度持续增加,煤电运行条件已然发生深刻变化,亟需进一步推进煤电低碳转型。

  如何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前提下,降低煤电碳排放水平,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能源低碳转型?其中,科技创新的引领与支撑必不可少,尤其是源端减碳、末端固碳等技术方式。例如,突破煤电掺烧生物质、高比例掺烧农作物秸秆、低成本绿氨制备等关键技术,解决关键问题,补齐技术短板。

  在改造和建设方式上,应当说技术路径有多种。我国生物质资源储量丰富,但资源化利用不充分。利用大型燃煤机组掺烧生物质资源,是优化能源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有力举措。同时以绿氨替代一定比例燃煤进行清洁高效耦合燃烧,可有效降低煤电碳排放水平。作为前沿发电技术,掺氨燃烧相关技术已具备规模化示范基础。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则是实现碳中和的兜底技术。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燃煤电厂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建设,捕集的二氧化碳主要用于驱油或地质封存。

  当然,煤电低碳化改造中也会有堵点卡点问题。对此,应集中优势力量攻克短板弱项,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形成自主创新强大合力。

  此外,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亦不可少。这是激发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积极性,保障项目建设运行的关键。例如,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渠道对符合条件的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予以支持,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制定支持政策,探索建立由政府、企业、用户三方共担的分摊机制等。

  无疑,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又多了政策支撑。此项政策的落地实施,将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在平稳转型中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绿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