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智慧矿山作为矿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正引领着整个行业向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方向发展。智慧矿山,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矿山运营模式,不仅重新定义了矿山的生产方式,更在保障安全生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智慧矿山是未来发展趋势
智慧矿山是什么
智慧矿山,是指基于现代煤矿智能化理念,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控制、工业互联网、机器人化装备等与现代矿山开发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矿山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完整智能系统,实现矿井开拓、采掘、运通、分选、安全保障、生态保护、生产管理等全过程的智能化运行。
智慧矿山建设政策背景
煤矿智能化开采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能源技术创新方向之一。2016 年6 月1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 年)》行动计划,明确了能源技术创新的15 个重点任务:一是煤矿无害化开采技术创新。2030 年实现智能化开采,重点煤矿区基本实现工作面无人化,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95%以上。
《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 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构建多产业链、多系统集成的煤矿智能化系统,建成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的煤矿智能化体系。目前,煤矿智能化开采还处于示范阶段,适用于条件较好的工作面,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未来10-20 年内或将大范围应用。
智慧矿山三维可视化系统
矿山全景孪生系统
融合高精度 GIS 地理信息系统与前沿数字孪生技术,对矿山的地形地貌、矿区边界、道路网络、水系分布、绿化区域、地面建筑群落以及错综复杂的地下巷道等各类要素进行精准数字化映射,构建出逼真的三维虚拟矿山模型。通过接入前端智能感知设备源源不断传来的数据,结合专业的数据分析模型与算法,能够对矿山的安全生产、综合集中控制、智能化巡检、决策指挥调度以及经营管理等多个关键领域的业务数据进行深度的综合监测与分析。系统能够敏锐捕捉各类异常事件,以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即时预警告警,管理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即可查看任意管理要素的实时运行态势,从而全面、实时地掌握矿山的整体运营状况,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安全生产实时监测系统:
依托 GIS 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对参与安全生产的人员、设备、运输车辆以及各类监测点的位置信息和实时状态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的智能感知技术,持续跟踪矿山环境中的粉尘浓度、瓦斯含量、水文情况、有害气体分布等环境参数,以及人员的工作状态、设备的运维状况和生产进度等关键信息。一旦发现人员非法入侵、违规操作行为或者可能引发灾害的异常情况,系统会立即发出实时预警告警。同时,运用专业的数据分析模型,对矿山掘进、开采、运输等核心业务环节的关键数据指标,以及重大灾害监测、设备安全评估、环境安全监测、人车安全分析等核心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实现 “人、地、物、事” 多源数据的智能关联,为管理者的决策研判提供全面、客观的数据支持。
智能开采动态监测系统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对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各类监测设备等要素的位置和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完美还原综采工作面的开采作业场景,结合前端智能识别感知技术,实时分析主要设备的工作状态、煤层赋存情况以及环境参数变化。运用专业的模型算法,对采煤机的运维状况、煤炭开采量、开采进度等核心指标进行多维度可视化分析,为开采作业的监管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和科学的决策依据。
智能运输全程监控系统
集成煤矿运输环节的各个信息系统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实时监测巷道布局、运输路线状况、带式输送机运行状态、人员位置以及告警事件等要素的分布和实时状态。支持对人员、车辆、事件以及设备等要素的详细信息进行便捷查询。通过三维建模技术,真实呈现煤矿运输的环境状况和设备运行状态,结合前端智能识别感知技术和专业算法模型,对运输车辆的运行状况以及煤矿运输的各项核心数据指标进行实时可视化分析,有效提升管理者对煤矿运输环节的实时监控能力等
智慧矿山建设实现价值
智慧矿山可视化管理系统建设,融合5G、大数据、云计算、AI、融合通信等前沿技术应用,将信息、技术、设备与矿山管理需求有机结合,覆盖安监生产、综合集控、智能巡检、经营管理、智能掘进、智能开采、智能运输等多个业务领域,赋能用户业务应用,实现“智能感知、智能分派、智能处置、智能考评、智能改进”,有效提升跨部门决策和资源协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