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发展现代流通业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旺消费促发展;通过《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提升创业创新活力和社会治理水平;决定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涵养就业潜力和经济发展持久耐力。
会议通过《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强调,一要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加快整合各类政府信息平台,避免重复建设和数据“打架”,增强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先推动交通、医疗、就业、社保等民生领域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在城市建设、社会救助、质量安全、社区服务等方面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二要顺应潮流引导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政策支持,着力营造宽松公平环境,建立市场化应用机制,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与需求紧密结合的大数据产品体系,使开放的大数据成为促进创业创新的新动力。三要强化信息安全保障,完善产业标准体系,依法依规打击数据滥用、侵犯隐私等行为。让各类主体公平分享大数据带来的技术、制度和创新红利。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线上线下一体化新商业模式迫近,企业需要通过大数据来挖掘更多可能的生活场景,将互联网公司精准捕捉到线上的消费者行为“导入”到线下实现精准营销。有了大数据,企业可以据此实现颠覆式创新,创造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叫车软件的流行、理财宝的面世、移动医疗的应用等都是明证。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大数据将成为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核心资产,将有助于培育经济新引擎。
有机构预测,当前我国大数据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2014年市场规模仅为767亿元,但是到2020年,将增至8000亿元。安信证券表示,今年上半年互联网热出现一个新动向,就是入口和应用场景的争夺已到了短兵相接、贴身肉搏的激烈程度。巨头们争夺的最终目标是数据资源,数据已成为DT(数据技术)时代的核心要素。未来最有价值的行业将是数据价值最大的行业,而最有价值的公司将是能设计好的商业模式把数据变现的公司。
会议指出,做强现代流通业这个国民经济大产业,可以更好对接生产和消费,促进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一要坚决清除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路障”,禁止滥用行政权力限制或排除公平竞争,禁止利用市场优势地位收取不合理费用或强制设置不合理交易条件,降低社会流通总成本。放开商贸物流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吸引跨国公司在华设立采购、营销等功能性区域中心。二要推广电子商务等新兴流通方式,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鼓励流通企业发挥线下实体店的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推动实体与网络市场融合发展。支持企业建设境外营销、支付结算和仓储物流网络,鼓励流通企业与制造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三要创新流通领域市场监管,推行企业产品质量承诺制度,以农产品、食品、药品等对消费者生命健康有较大影响的商品为重点,建立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的全程追溯体系。开展商务综合执法改革试点,提升监管效能。四要完善流通设施建设管理,对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创新投资、运营机制,优先保障农贸市场、社区菜市场、再生资源回收等微利经营设施用地需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投资。用更加顺畅的流通“大动脉”带旺消费、支撑发展。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居民消费率依然偏低,甚至是“畸低”。长期的“消费抑制”虽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储蓄资本,但也形成了对投资和出口的过度依赖,拖累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未来,扩大居民消费,要从改变消费预期、改善消费环境入手,扎实推进消费领域相关配套工程。其中,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降低物流成本,是题中应有之义。要大力发展符合信息化、网络化要求的物流业、快递业、物联网,打造跨区域跨城乡的低成本快捷物流网络,让城乡居民消费更加便利。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