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价格上涨后的暴跌是对中国的警示吗?
从去年12月15日的最低点到2016年4月22日的最高点,铁矿石的下跌上涨引人注目,价值上升了71%。此次反弹体现中国经济已经停止放缓,且经济增长速度将会稳定在6.5%-7.0%,达到政府对2016年预测的乐观看法。(获取更多矿业资讯 关注微信号ZGKY114)
中国经济或许正在企稳,但铁矿石价格已经自4月份的最高点下跌了超过20%。哪些因素令铁矿石承压,为什么它的波动性远超过铜?为什么它的反响如此之强烈?让小编带您试着分析一下:
铁矿石价格影响因素及波动原因
导致铁矿石近期下跌的因素似乎有两个:供给和中国。铁矿石的供应增长速度远超几乎所有其他金属。铁矿石的采矿供应量自2002年以来已经翻了3倍,而同期铜的采矿供应量只增加了37.5%。铁矿石的采矿供应量在2015年减少了2.9%,但还是处在非常高的水平,而2015年的产量仍然创下了历史第二高。铁矿石市场仍然广泛供过于求。
铁矿石生产商扩大产量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满足中国的需求。与美国、日本和西欧通过回收废料满足大部分的钢铁需求不同,中国主要依赖新生产的钢铁来满足其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今天,中国的经济体量是1980年时的17倍,几乎没有从废旧汽车和拆除的建筑回收旧钢材。中国消耗了大多数工业金属的40%-50%,但在过去几年,他们消耗了世界铁矿石供应的近三分之二。虽然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国,但其进口量占世界产量的25%,主要从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这使得铁矿石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极为敏感。
因此,当中国政府在2月份下旬公布经济刺激措施时,可能促成了铁矿石从近期的低迷中反弹。中国人民银行(PBOC)将存款准备金和利率双双调低,更是火上浇油。整体说来,大宗商品价格和新兴市场货币反弹,释放了某些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但最近几周,铁矿石和人民币再次走软,其中一个原因可能与中国私营部门的债务高企有关。
中国的债务水平正在飙升。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资料,中国的总债务水平(公共+私营)在2015年期间相对GDP上升了20.2%,达到GDP的254.7%。债务增长最快的是已经债台高筑的非金融企业部门,该部门的债务增长速度较GDP超出14%,从157%增加到171%。家庭和政府的债务各自都增长了GDP的约3%。
仅仅在一年之中,债务增长超过GDP的20%令人担忧,有多个理由:
1、中国现在的债务水平已经到达了与日本(1990年)、欧元区和美国(2007年和2008年)各自债务危机开始时相近的水平。
2、当债务低企时,累积额外的信贷能带来GDP的快速增长。当个人或实体借款时,他们的支出或投资变成了其他人或实体的收入,增加了经济的产出。但是,当债务高企时,额外的借款几乎不能带来GDP的增长,因为新的贷款主要用来为已有的债务再融资。
3、随着债务的累积,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大幅放缓。加快债务的累积可能在短期内稳定经济增长,但长期的代价,则是经济可能进一步下行或更长期的放缓。
4、美国、欧洲和日本官员已经发现,在负债水平居高不下的条件下,财政和货币刺激的效果有限。
毫无疑问,中国政府开始关注债务水平。2016年5月10日,某位可能接近中国权力结构顶层的“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撰写匿名文章,警告勿过度“盲目”地向中国低效率非金融企业进行信贷扩张,隐晦承认信贷扩张过多。文章还警告,没有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走势更有可能会是L形,而非U形或V形的经济复苏。无论如何,无复苏的L形将与日本和欧洲在危机后的状况相近。即使是美国和英国,将利率降到零并在经济危机开始后以快得多的速度启动量化宽松,复苏也十分缓慢和不均衡。
那么,从铁矿石价格的下跌,我们可以窥探中国的哪些情况?这个问题难以给出确定的回答,因为铁矿石价格由很多因素决定,包括全球市场的供应过剩。然而,金属价格近期的下跌可能指向中国经济新一轮的放缓。此外还可能预示着,中国近期的货币和财政宽松政策未能带来计划的经济增长速度。
如果铁矿石价格开始新一轮的下跌而中国经济未能像预期的反弹,这对于很多大宗商品的出口国都将十分负面,尤其是澳大利亚和巴西这两个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澳元和巴西雷亚尔与铁矿石期货存在正相关。
热轧钢和铁矿石价格分歧
钢铁价格近期大幅上涨,与铁矿石价格完全脱钩。从表面上看,热轧钢价格上涨可能会被解读为铁矿石的利好迹象。但对于基础金属的供应商来说,钢铁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基于中国可能会通过停止对低效生产商发放他们存活所需要的贷款,来削减钢铁产量的期待。由于供应减少,钢铁价格可能上涨;不过由于需求下降,不利于铁矿石价格。铁矿石和热轧钢最终还是会再次开始正相关,但可能不会这么快。
钢铁行业现在有个怪相:好的企业活不好差的企业死不掉
尽管国家三令五申,严控新增产能,并要求在2017年前压缩8000万吨粗钢产能,但是其进展却很缓慢。
之所以钢铁行业出现停产而不破产,破产而不退产的怪圈,主要是因为钢厂下岗工人的再就业、资产损失引起的银行坏帐等原因。因此,钢铁行业出现好的企业活不好,差的企业死不掉的怪相。
现在看来,随着中国钢铁需求开始由升转降,产能过剩局面更加严峻,据测算,可能要出清约2亿吨的产能才能使钢铁产业过剩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是,压缩2亿吨钢铁产能,将意味着几十万工人失业,数千亿资产受到损失。
去年12月2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依法为实施市场化破产程序创造条件,加快破产清算案件审理。接着去年12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支持地方在淘汰煤炭、钢铁行业落后产能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等。
但眼下的问题是,钢铁产量不减反增,原因呢?恐怕只有“盈利”两个字。
以唐山为例,6月27日钢坯价格是每吨1940元,比上一日增加60元。这一价格确保钢厂每吨钢坯有200元的利润。据此推算,一个500万吨年产量的钢厂,一年利润远超10亿元,谁不心动。今年3月下旬,钢材的利润一度高达每吨千元的水平,大批停产钢厂也迅速恢复生产,而唐山的高炉开工率甚至超过88%。
钢坯价格还在上跳下窜。钢坯在6月下旬迎来两周连涨,倒逼钢价淡季不淡。机构数据监控显示,截止7月1日,全国20mmHRB400E螺纹钢平均价格2318元/吨,较上周上涨88元/吨。在经历了之前的大幅回落之后,这种行情在6月27日—7月3日迎来了转折,每天以30元/吨甚至70元/吨的拉涨幅度再度显现。
以国内钢坯价格风向标的唐山市场为例,截至7月2日,唐山地区普方钢坯主流价格为2070元/吨。其中,兴隆、国义出厂价格为2070元/吨,唐山鑫达钢坯出厂价格为2090元/吨。钢坯市场单周涨幅在230元/吨—240元/吨不等,创下了近期钢坯市场的最大涨幅。
时至今日,中国钢铁去产能才刚刚开始。实际上,瑞信对4月中国钢价暴涨的解释就能说明问题。“中国钢铁产业的去产能并未真正开始。”据瑞信估算,今年中国钢铁产能约12亿吨,国内需求在6.5亿吨左右,出口1亿吨,有4.5亿吨过剩产能。但瑞信也称,中国削减1.5亿吨产能将造成50万工人下岗、潜在资产损失4500亿元、直接坏账1280亿元,这还不算各种间接成本。
官方的数据也不乐观。国家统计局在6月27日公布的一组数据,使市场对于钢铁行业去产能难有了新的诠释:包括钢铁在内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今年1-5月份利润总额达到558.6亿元,同比增长74.8%。
梳理统计局数据发现,1-5月全国钢铁产量前几名,河北、江苏、山东粗钢产量分别为8352.27万吨、4590.98万吨、2919.63万吨,比上一年同期分别增产了0.3%、2.19%、5.47%,高于去年同期的8327.8万吨、4492.8万吨、2768.3万吨。
这和全国去产能的要求不符。“现在,这项工作正在有序地推进。”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近期在天津达沃斯论坛上透露,“十三五”钢铁的产能要去掉1亿吨—1.5亿吨。今年要去掉的钢铁产能是4500万吨,涉及到需要安置的职工是18万人。
为何钢铁去产能速度不快?从大钢铁三省的情况就可以窥见一斑。河北今年前五月钢材产量高达10693.01万吨,和2015年前五月的10291.80万吨相比,增产约3.9%;江苏前五月钢材产量高达5656.45万吨,和2015年前五月的5500.70万吨相比,增产约2.8%;山东今年前五月的钢铁产量为3924.68万吨,和2015年前五月的钢铁产量3635.30万吨相比,增产约7.9%。
“产量还是保持一个增加的态势。”分析人士表示,中央要求降产能,但企业因为有利可图,还会偷偷生产。据悉,去年以来,高炉恢复生产的年能力已将近1亿吨了,停产的钢厂几乎都恢复了生产。可见,钢铁行业的去产能还远远没有结束。
综上所述,得到之下总结
1、铁矿石对于中国经济的进展异常敏感;
2、中国近期的货币和财政刺激可能由于私营部门债务高企,难以达到预期;
3、中国正在削减钢铁产量,这利好钢铁价格但对铁矿石不利;
4、铁矿石供应仍然严重供应过剩;
5、铁矿石价格新一轮的下跌可能对澳大利亚或巴西货币带来贬值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