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6年1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明确国家建立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同年10月,国土资源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试点项目,2007年9月,国土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 以下简称“地勘基金中心” )揭牌成立。中央地质勘查基金设立以来,在两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 降低风险、政策调控” 的定位,聚焦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的前期勘查,积极贯彻落实地质找矿新机制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注重发挥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努力创新地质找矿思路和地勘基金运行机制,先后在国内28个省(区、市)立项实施383个矿产勘查项目,涉及514个探矿权、156个合作探矿权人、278家勘查单位,累计投入财政资金约49亿元,完成钻探工作量232×104m,槽探工作量190×104m3,提交大中型矿产地116处,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标任务实现和立足国内提高能源资源保障程度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全面展示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发现的重要找矿成果,地勘基金中心遴选出116个重要矿产地,组织编写了《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重要勘查成果》(以下简称“ 《成果》” )。《成果》收录116个项目成果,从矿种分布看, 煤炭48个,铀矿10个,铁矿7个,锰矿2个,铜铅锌矿11个,铝土矿5个,镍矿2个,钨矿3个,锡矿1个,钼矿2个,金矿4个,银矿4个,稀土矿8个,金刚石矿1个,石墨矿1个,钾盐矿2个,岩盐矿1个,萤石矿4个;从勘查程度看,预查项目13个,普查项目102个,详查项目1个;从投资类型看,全额投资项目82个,合作投资项目34个。
《成果》由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重要勘查成果概述、成果分述两部分构成。成果概述部分简要介绍了中央地质勘查基金资金投入、项目部署安排、主要实物工作量完成情况,新发现矿产地、新增资源储量和重点矿种主要找矿成果等总体情况;成果分述部分对106个重要矿产地项目成果进行了逐一介绍,包括项目概况、实施情况、主要找矿进展及项目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等。涉及的10个铀矿项目成果介绍略。
《成果》由地勘基金中心组织编写,其中概述部分由陈兴华编写,参与编写人员有杨伟红、穆超、王希、吴运军、赵晔、张小陌等;分述部分由陈兴华、杨伟红、穆超、刘小兵、吴运军、赵晔、张小陌、王希、崔祖霞、蒋曼等编写,王龙生、张建华、雷岩负责项目资料的收集及相关组织协调工作。闫升好、安军其做了大量前期基础工作,为《成果》编写奠定了扎实基础。王保良、于恒旭、王喜臣、吴国强、刘少波、汪汉雨、陈梦熊、舒斌等对本次编写工作给予指导把关,并对项目成果进行审核和修编。程利伟、谢承祥、车长波、杜清坤、王全玲、谢辉等对编写出版《成果》给予指导帮助。
《成果》材料由各项目承担单位提供,感谢地勘单位的积极配合。汇编工作得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机构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也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和支持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发展的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的有关领导和司局表示衷心感谢!向长期以来一直支持和参与中央地质勘查基金业务工作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勘查行业部门及各项目承担单位的有关领导、专家和同仁表示感谢!
《成果》可供相关部门参阅和全国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机构交流使用。由于时间仓促,人手紧缺,加之编写人员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编写组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owj5ksLDXVJublWT8hiBQ
来源:中国矿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