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新闻网讯 三月的沂蒙大地,春和景明,草木吐绿。走进山东黄金归来庄矿业有限公司,整洁宽敞的后勤服务区一尘不染,安静且幽雅,工作人员正忙着在矿山公园内补植苗木。
“截至去年底,我们共栽植刺槐、马尾松、塔松等各类树木160多万株,矿区绿化总面积达22.5万平方米。”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祝德平一边铲土一边介绍。
祝德平告诉记者,归来庄金矿自1992年建矿以来,在总公司和平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指导下,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原则,先后投资1.7亿元资金对废石山进行复垦造林,矿山绿化率达99%,成为国内露天黄金矿山中生态环境修复最好的矿山之一。同时,通过不断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对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进行有效综合防治,“五率”指标达到国内同类矿山先进水平,实现了矿山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一直以来,平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格按照省、市主管部门工作部署和省自然资源厅《第三方评估打分指标》严把绿色矿山建设关,督促矿山企业持续加大人财物投入,加快推进建设进度,持续提升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动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确保全面按期完成绿色矿山建设任务。
同时,该县还把绿色矿山建设和生态修复治理贯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进一步压实矿山主体责任,加强绿色矿山建设与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衔接;严格落实“边开采边治理”工作要求,探索实施砂石矿山终了效果管控,实现了资源利用、地质修复和土地复垦“三统一”,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进程得到进一步提速。
“为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我们提早谋划、超前布局,多措并举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支持。”平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孙伟说,今年开工即组织矿山企业负责人召开推进会,专题部署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其间,专程邀请地矿七院对全县矿山制作三维模型,逐一点评绿色矿山建设情况和地质环境修复治理情况,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绿色矿山建设时间表,倒排工期、强力推进。
据了解,平邑县共有持证矿山11家,除去2家长期停产、1家去年新设采矿权的企业外,其余8家符合创建条件的企业已全部建成省级绿色矿山。按照要求,新设矿山在正式投产后一年内建成绿色矿山,预计到年底,将实现域内全部9家在产矿山企业建成绿色矿山。
截至目前,平邑县共完成“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历史遗留矿山10处、面积36.9公顷;治理完成2013年以来关停露天开采矿山15处,总计77.99公顷。作为2024年度省级财政支持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临涧镇四海山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可消除图斑71个,修复山林107.66公顷。
近年来,平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聚焦人与自然、社会整体和谐共生价值取向,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进自然资源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走出了一条具有平邑地域特色的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发展之路。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闫春秀 通讯员 鲍克飞 孔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