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发布消息,日前,鄂尔多斯市印发《关于促进全市煤炭行业高质量运行的若干措施》,围绕稳产保供、降本增效、市场稳定、服务企业、产业升级五大方向,推出20项具体政策措施,全力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运行。具体内容如下:
关于促进全市煤炭行业高质量运行的若干措施
一、全力保障煤炭生产企业稳产稳供
1. 全面加强日常调度
完善煤炭生产日调度机制,按日制定生产计划,逐日逐矿分析煤炭产量情况,对有减产、停产趋势的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企业稳定生产。
2. 推动临时停产煤矿复工复产
针对因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用地等问题造成的煤矿临时停产情况,加快建立定点包联机制,加强助企纾困,联合应急、自然资源等部门深入分析停产原因,“一企一策”研究复工复产方案,尽快组织临时停产煤矿复工复产。
3. 持续提升煤炭开采效率
优化相邻露天煤矿边坡压煤开采流程,提升煤炭开采水平,有效降低因边坡压覆等造成的资源浪费。针对不具备独立设立采矿权的边角资源,有序开展出让整合工作,提高煤炭资源集中度,推广无煤柱开采、煤与瓦斯共采、充填开采等绿色开采技术,持续提高煤炭开采效率。
4. 持续提高煤炭品质
督促指导煤炭企业在煤炭洗选和深加工上持续发力,为煤炭消费端提供定制化产品,不断提升煤炭分质分级高效利用水平。
二、多措并举推动煤炭行业降本增效
1. 有效降低用电成本
市能源局联合供电公司指导煤炭生产企业申报分布式新能源项目,通过绿电替代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2. 严格执行征地标准
各旗区人民政府要加大辖区内征地政策执行力度,依法依规打击漫天要价、坐地起价等行为,切实解决煤炭生产企业用地难的问题。
3. 优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相关政策
优化基金支取程序,扩大基金使用范围。结合煤炭生产企业生态修复实际,对完成矿区生态修复工作的,经自然资源部门认定,下一年度可缓期计提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
4. 持续提升交通服务质量
结合运输距离、路线等实际,进一步优化短倒车辆管理办法,提高运输效率。多措并举,强化大货车司机关心关爱举措,坚持“轻微不处、首违不罚”,提升执法温度。
5. 加快铁路运输立体网建设
科学规划建设铁路专用线,支持有运输需求的企业延伸新建、激活续用闲置铁路专线,逐步改善工业园区及铁路物流园区、集运站公路通行条件,打通公路、铁路“最后一公里”和瓶颈路段,争取货运枢纽支持政策,合理降低运输企业运价。
6. 提升绿色化智能化运输水平
进一步优化双挂汽车列车审批备案流程,推动无人驾驶车辆号牌发放工作,缩短审批周期,稳妥推进双挂汽车列车和无人驾驶。优先保障新能源车便捷通行、装卸,持续优化货物运输结构,不断提升运输组织效率和清洁运输水平。继续推行新能源车辆差异化收费优惠政策,结合需要逐步增加优惠线路、加大优惠力度。
7. 加快发展网络货运新业态
持续提升网络货运服务水平,开展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企业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试点工作,吸引更多市外煤炭物流企业落地我市。
三、多点发力稳定煤炭市场
1. 完善内蒙古煤炭交易平台功能
内蒙古煤炭交易中心作为全区唯一的区域性煤炭交易平台,要推进实现内蒙古煤炭交易中心常态化运营。推动全市所有煤炭供需企业全品种煤炭资源统一在内蒙古煤炭交易中心上线交易,实现“应上尽上”。尽快打通与全国煤炭交易中心的数据接口,提高电煤履约数据获取效率。
2. 持续拓展煤炭市场
鼓励纳入电煤保供重点贸易商的企业到市外、区外拓展煤炭贸易市场,提高“鄂尔多斯煤”的市场占有率。组织煤炭生产企业与市内及周边煤化工企业签订中长期合作协议,稳定销量和价格,实现互惠共赢。
3. 提高电煤合同履约率
建立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调度机制,深入了解辖区内保供煤矿对应的下游电厂履约情况,梳理履约率低于50%的电厂,实行清单化管理,主动对接相关企业,推动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加强2025年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工作的通知》(内能源运行字〔2025〕108号)要求,将履约率严重偏低的下游电厂逐级上报,协调推动下游电厂按时序进度组织拉运。对存在合同纠纷的,通过司法途径依法解决。
4. 强化行业自律
鄂尔多斯市煤炭协会要切实担负起行业引领带动作用,号召市内煤炭生产企业坚持依法合规诚信经营,杜绝恶意降价扰乱市场行为。不断完善智慧能源平台在线服务功能,推动煤炭及相关企业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切实维护公平有序的煤炭市场环境。
四、持续提升服务企业能力
1. 加大助企纾困力度
运用好能源领域“助企暖企8本账”,加快煤炭生产、物流企业涉及的各类手续办理速度,结合实际情况开辟“绿色通道”,启动容缺机制,做到即接即办。
2. 规范执法行为
严格执行《鄂尔多斯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为企业减负六条措施(试行)》(鄂府发〔2025〕3号)要求,对煤炭生产企业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科学制定执法检查计划,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检查频次,为企业减负。
五、统筹谋划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1. 深化煤炭产业与物流产业深度融合
依托智慧能源平台实现煤炭生产企业、化工企业、电厂等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数据共享,提升货源和运力匹配效率,实现产运销协同发展。
2. 提高煤矸石利用水平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合作力度,引进科研机构及社会资本参与煤矸石研究利用,成立由煤矸石产生企业、综合利用企业、科研机构等组成的产业联盟,共同开展高铝粉煤灰和高铝煤矸石制氧化铝等相关技术研发,推动煤炭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亿矿通
3. 优化和延伸煤炭产业链
聚焦加快构筑世界级现代煤化工产业,强化科技服务支撑,开展科学家与企业家“握手”行动,通过实施绿电、绿氢耦合替代等新技术,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不断提升煤炭就地转化率和产业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