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价格持续走低,让山东能源集团的不少员工感受到些许寒意。要生存,就要顺应市场,鼓起勇气革自己的命。从“拆庙搬神”、减员“瘦身”,到关停矿井、产业转型,一连串的动作,直指过剩产能。
对每个山能人而言,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尽管有泪水、有不舍,但更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瘦身,机关干部干起掘进工的活
坐惯了办公室的机关干部,如今干的是掘进工的活。这样的事儿,在新矿集团华丰煤矿早已不是新闻。
就拿通防科副科长赵安民来说,今年49岁,脱离生产一线已有25个年头。年初,矿上承揽了一家煤矿800米长的掘进工程,准备成立38人的项目部外出创收。本来,矿领导还担心没人愿意报名,可仅仅两天时间,名额就全部报满。赵安民和不少正副科级人员,一点都没犹豫。
“现在矿上有困难,干部更应带头分忧。现在不去干体力活,以后更难了,机会不可失。”当然,矿上也给赵安民吃了个定心丸——外出工作期间原岗位、职位不变,工程结束后仍回原单位任原职。
像华丰煤矿一样,山东能源集团从上到下,都在进行一场“拆庙搬神”的瘦身行动,集团总部机关由组建之初的16个职能部室,合并调整为13个。权属淄矿集团总部机关由34个部门合并精简为17个,人员由400余人减至不足200人。整个煤炭营销系统通过人员、业务、核算“三清”工作,驻地营销处人员减少91人,减幅22.9%。截至目前,该集团用工总量比2012年末减少4.24万人,人工成本下降35亿元。
人工成本占山东能源集团可控成本的60%以上,成为攸关企业效益的关键要素。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李位民说:“企业要度危求进,就必须大力实施‘瘦身’行动。”
为减人而减人,容易让员工产生逆反心理。山东能源集团确定了压减冗员、剔除低效、整治无序的思路,采取了清理非在册用工、依法依规解除劳动合同、对自然减员不再新增而是内部调剂的办法,系统推进“瘦身”。各级机关减下来的人员充实到生产服务第一线。同时,山东能源集团严把人员“入口”关,对所需人才及时组织招聘,仅2015年就公开招聘急需人才1075人。
依靠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山东能源集团强力推进技术减人、设备换人。2015年,枣矿集团通过升级改造辅助系统,压缩辅助人员500余人。淄矿集团巴彦高勒煤矿装备无人值守智能采煤工作面,打造“一矿、一面、一千万吨、一千人”的轻型大矿典范。
控员“瘦身”节省的人工成本,最大限度对冲了煤价下滑导致的效益损失。2015年,山东能源集团原煤生产人员人均原煤产量和工效分别同比增长13.59%和5.52%。
转型,新材料和服务业成了煤矿摇钱树
再过一个多月,有着60年开采历史的埠村煤矿,将彻底关井。为了这一天,全矿职工摸索了近10年。
埠村煤矿始建于1958年。随着煤炭价格不断下降,企业2004年起连年亏损,最高亏损额超过1亿元。经过慎重考虑,非煤产业成为埠村煤矿脱困的主要方向。
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淄矿集团党委副书记孙庆华介绍,埠村煤矿曾先后成立10多家非煤企业,但由于早期煤炭行情较好、职工有惯性思维等原因,加上淄矿集团“输血”扶持过多,多数企业发展缓慢甚至严重亏损。2012年,煤炭市场盛极而衰,淄矿集团收紧了扶持政策。双重压力之下,埠村煤矿对亏损较重、扭亏无望的企业进行关停,对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进行扩能升级改造,并通过并购优质企业等方式提升“造血”能力。
埠村煤矿建有一座矸石热电厂,供热供电能力充裕。利用周边企业、学校、社区多的区位优势,埠村煤矿不断增强对区域内用户热、电、气产品的供应能力,下属热电厂实现了由自发自用向热电联产、地企互惠的转变。位于章丘市的济南泰星化工公司是国内阻燃剂行业的领军企业,但受资金等因素限制发展缓慢。2013年,埠村煤矿增资1.4亿元控股泰星化工,建设年产2万吨超细氢氧化铝和3000吨聚磷腈项目。
2015年,埠村煤矿8个非煤企业总共实现利润6824万元。煤矿全年实现利润287.2万元,12年来首次实现盈利,转型作用初步彰显。目前,埠村煤矿工业蓝宝石、医养结合两个项目已列入企业发展规划,有望成为埠村煤矿新的效益点。
刚刚卸任的埠村煤矿原矿长郭恒斌说,埠村煤矿今年将彻底关闭矿井,10年转型形成的“煤—电—材”产业格局将再度发生变化,新材料和服务业将成为埠村煤矿发展的重点。
埠村煤矿的转型升级,只是山东能源对亏损企业治理的一个缩影。按照“核销清退一批、移交处置一批、承包租赁一批、转让变现一批”的思路,山东能源集团对符合退出条件的过剩产能矿井、扭亏无望的“僵尸”企业,按照国家相关政策逐步关停退出;对产权关系清晰但资产(或股权)处置困难的亏损企业,成立资产管理公司,联合山东国投、鲁信集团等资产管理公司,划转剥离不良资产,实现专业化集中处置;对经营规模较小、职工人数较少,在市场竞争中尚有一定竞争力的亏损企业,采取承包、租赁、托管等方式,进一步激活企业潜能,拓展盈利空间,实现扭亏为盈;对停产停建企业的资产、参股亏损企业的股权进行转让变现,有效盘活低效无效资产,提高资产运营效率。
截至目前,山东能源集团已有马坊、洼里等18个亏损煤矿和金封焊宝、泰山铝业等8个非煤亏损企业相继关停;对泰山铝业、平阴铝业等单位的部分资产对外出租;对富祥煤矿、阳原百安矿业等单位实施了整体托管经营。
2015年,山东能源集团治亏取得明显成效,商品煤成本同比降低62.39元/吨,降幅17.93%;亏损企业同比减亏36亿元,减幅51%。
降本,井下10个区队合并为5个
在煤炭市场的寒风中,亭南煤矿在当地煤企中“一枝独秀”。去年,在吨煤价格同比下降70元的情况下,亭南煤矿实现利润4.03亿元。
骄人业绩的背后,是顺应市场要求的管理与生产流程再造。亭南煤矿将井下原有的10个区队合并为“一采两掘两辅助”的5个区队。变原来采、掘、机、运、通分散管理,为现在的大采区管理,实现了“减少管理人员、减少辅助人员、杜绝浪费现象、杜绝扯皮现象”。
“一矿两井”的资源整合改革,在临矿集团渐趋成熟。今年初,投产6年多的军城煤矿被整建制并入王楼煤矿,酝酿近一年的两矿合并画上圆满句号。这两个矿同处济宁市任城区,相距不到6公里。
2015年,王楼煤矿虽然实现利润2000多万元,但比上年度下降了58.8%,盈利空间被不断下行的煤价所挤压。面对“跌跌不休”的煤价,加之煤种高硫、高灰,煤炭销售难度较大,军城煤矿增亏面不断加大。两井合并后,有助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效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
“煤企往后的日子可能更困难。”临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孝孔,解释“一矿两井”模式的背景,“我们要通过人财物共享,抱团取暖,破解困境,实现1 1>2。”
在山东能源集团,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也已全面推广。通过充分运用价格杠杆,外部市场的压力直接传递到每个岗位和每一名职工,形成“每个生产者都是经营者、每种生产要素都有价格、每一天都知道经营结果、每个市场主体都能有效控制、每一件事情都讲投入产出”的经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