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网站!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矿业动态 > 行业动态
汪民在矿山生态修复新机制新技术交流推广会上的讲话
来源:绿盟  日期:2019-08-03  浏览量:545  文字:【 】【加粗】【高亮】【还原

在矿山生态修复新机制新技术交流推广会上的讲话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会长 汪  民

(2019年7月31日)

同志们:

今年4月25日,自然资源部印发《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方案》;5月15日,又在湖南岳阳召开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部署会。这是自然资源部党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抓紧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今天,我们邀请有关省(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从事矿山生态修复的投融资机构、科研单位、高新技术企业、工程设计施工等单位,在江苏镇江召开“矿山生态修复新机制新技术交流推广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大决策,紧紧围绕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地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平台优势,切实履行协会关于组织交流并推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先进经验的职责,按照“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着力构建新机制,大力推广新技术,为保质保量完成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和服务。

刚才,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刘聪同志、镇江市政府副市长胡宗元同志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介绍了江苏省、镇江市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副司长熊自力同志介绍了全国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总体要求和进展情况,讲得都很好。会议还安排了主题报告、专题报告、经验交流、成果展示等,内容非常丰富。希望同志们集中精力,把这次会议开好。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在重点地区部署开展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重大意义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工业制成品原料的80%和能源的95%来自矿产资源。人们形象地把矿产资源称为工业的粮食和血液。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的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但是,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小型矿山粗放式地开发,以及一些地方重开发、轻保护的落后思想意识,导致矿山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许多地方满目疮痍,地灾隐患突出,生态系统恶化,已经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部署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我国生态修复保护工作正发生着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总书记的讲话,形象生动、深刻透彻的阐述了开发与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把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前几天,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到自然资源厅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再次告诫我们,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今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恢复生态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全面加强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既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更是矿产开发关小上大,弃旧扬新的必然之路,必将有力推动我国矿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同时,环境保护也是生产力,矿山生态修复蕴含着巨大的商机,绿色矿山建设正在催生诸多新的业态。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精神上来,统一到自然资源部党组要求上来,紧紧抓住这种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着力构建新机制,大力推广新技术,推动形成矿山生态修复新局面。

二、着力构建新机制,形成对社会资本进入矿山生态修复的政策鼓励和有效激励

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历史欠账较多,治理资金严重缺乏。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许多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存在无人“买单”现象。如果单纯依赖国家投入,一是治理资金有限,难以满足需要;二是治理后涉及大量运行维护费用,弄不好又会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要破解这个矛盾和难题,必须坚持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的新机制,即“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和市场化运作”。其基本内涵,就是先由政府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情况组织开展摸底调查,编制规划、制定政策、明确要求,推动社会资本与技术相对接,公平公正引入社会力量并加强指导和监管。核心是要按照中央精神,坚持“谁修复、谁受益”原则,通过赋予一定期限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等产权安排,激励社会投资主体从事生态保护修复。在这方面,各地都有许多很好的经验,除了通过土地复垦、增减挂钩和指标流转增加资金投入外,在修复收益政策激励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地探索。

例如,位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西侧约1.5千米的大板桥石灰岩矿山,由于开采历史久远和开膛破肚式的露天开采,诱发大量地质灾害隐患并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近年来,通过赋予治理企业后期绿化经营使用权,引入社会力量和资金,已恢复治理面积128.17公顷,栽植绿化树木136.97万株,建成了完善的道路、截排水、供水、消防、绿化及管护系统,构成了景观优美、物种丰富,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生态绿地景观。社会企业之所以愿意主动投资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就是因为有后期开发治理的合理收益,通过矿山固体废弃物骨料外售和矿山绿化苗木外售,形成“绿色银行”,无需政府投资,即能达到矿山生态修复的良好效果。

山东省泗水县原有采选矿企业200多家,多年的无序开采致使资源浪费严重,耕地遭受破坏,既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又造成人地矛盾突出、农民利益受损,给社会带来诸多不安定因素。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泗水县人民政府通过赋予一定期限土地使用权,引入泗水惠丰农业开发工程有限公司,以土地复垦为龙头,以生态重塑为主线,通过发展第二产业变废为宝,让荒芜矿坑变成肥沃土地,然后再通过发展农业拉动生态旅游观光、采摘等第三产业。通过对废弃矿区生态修复的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实现了自我造血、滚动发展。目前,公司已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使原来1300多亩的废弃矿山变成了满眼碧绿、鸟语花香、瓜果飘香的农业生态园,形成了无需政府投资的“土地修复、固废利用、以工补农、生态农业”的循环经济模式,不仅让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坑变成了绿水青山,还让其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带动了周边3个村庄、200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目前,许多地方都在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把历史积累的废弃矿山打造成旅游景区和游乐园,既解决了矿山修复资金问题,又有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浙江德清东衡村,由于过去粗放式的开采,留下了3000余亩平均深度36米的矿坑,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先是通过出售矿坑,进行建筑垃圾填埋;而后通过土地整理,利用靠近城镇、交通方便的1000余亩土地建成钢琴小镇;利用剩余2000余亩土地建成成片的良田,既恢复了矿山环境,又给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河南禹州一处有六家小矿山,规模小、开采方式落后,环境破坏严重。当地政府通过政策创新,将六家整合成一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不仅对开采地段及时进行绿色修复,而且对历史遗留生态问题进行了全面治理,形成绿色发展新模式。

上海市松江县建的天坑酒店,则是利用社会资本开发历史废弃矿坑,建成一个独特的现代化酒店,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资源的再利用。

这方面的例子还有很多,希望大家广泛交流,因地制宜的进行政策创新,着力构建矿山生态修复新机制。

三、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方法,把“生态化”理念融入矿山生态修复的全过程

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必须加强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大力推进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近年来,矿山生态修复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不断涌现,但从整体看,还存在新技术新成果共享不足、创新发展经验交流不够等问题。

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方法,首先要把“生态化”理念融入到矿山生态修复的全过程。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的重要阐述,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找准生态系统内在运行机制,抓住根本和源头,统筹考虑、系统修复。要依靠相关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找准问题,研发并采用适宜当地生态修复需要的先进技术,事半功倍地开展工作。

要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的原则,因地制宜,顺势而为。要坚决防止应景式治理,造景式恢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通过开展全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研究,提出矿山生态修复涉及山水林田湖草等多个生态环境要素和多门学科,应整合多方力量和多种资金,打破撒胡椒面式的项目概念,聚焦生态系统,修复生态功能,总体设计,整体推进,避免工程项目碎片化。在明确矿山生态修复原则、依据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长江中游平原农业区、三峡工程库区、湘贛丘陵农业区、黔桂喀斯特岩溶区、汾渭河谷农业区等不同区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提出了对策建议,对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江苏省针对苏南、苏北不同地区、不同边坡母岩类型和边坡特性的岩质坡面,主要选用了挂网客土喷播复绿、鱼鳞坑/种植槽穴植、陡立边坡围堰组团种植、植生袋叠铺复绿、回填塑形绿化种植、场地特色生态景观营造等矿山生态修复技术与工艺,保证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效果。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研发的煤矿采空塌陷防治新技术,通过顶板离层注浆技术的创新,在注浆原料、注浆配比、注浆地段、注浆方法、新钻探技术和成孔方式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产生良好的防沉、保水、多采以及煤矸石和矿坑水综合利用的多重效果,为有效解决煤矿开采造成地面塌陷、土壤干化和煤矸石大量堆积占地等生态环境难题,开辟了有效途径。

江苏绿岩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工程学、植物学、土壤学等学科交叉研究,研发出的“种子加泥浆”喷涂技术,将“类壤土基质剂”与土壤混合,分层喷植在岩面,形成理想的土壤结构;采用科学的植物种类和乔灌木比例,对岩土体产生有效的木本植物根系“绿色锚杆”作用,取得无需后期养护、快速生态修复的良好效果。

江苏绿之源生态建设有限公司坚持以植生基材喷射技术为核心,将矿山尾料、农林、畜禽养殖、河湖淤泥、市政污泥等废弃物通过资源化处理转化为土壤改良剂、有机肥、土壤基材等产品,彻底改变传统“挖肉补疮”的资材获取方式,创新开发出绿化棚架、生态棒、生态植被垫等多项专利产品,在业界形成特有的“景观建设与生态恢复相结合的生态修复技术体系”。

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在开采过程中,利用自行研发的固液分离系统,将泥、砂、水实时分离回收,并分类处理和循环利用,生产废水零排放,噪声、空气质量达标,实现了全面清洁生产。

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三O三大队积极探索边坡稳定生态化治理新方法,利用藤本植物生长快、易生根、入土深、自生能力强、吸盘、卷须等特殊器官具有良好固定作用的特点,研发出“藤立方技术”,有效解决了边坡陡峭、高峻、缺水以及岩面坚硬难以复绿等防护难的问题。

东南木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木纤维喷浆技术,具有覆盖面均匀、附着力强、储水保温好、土壤改良快、施工效率高的特点,在土壤改良、边坡复绿、矿山地质环境修复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这次会议安排了两个主题报告、四个专题报告和16个经验介绍,以及一批成果展示,希望大家充分交流,通过新机制新技术的大力构建和推广应用,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

同志们,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意义重大,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一定要从讲政治和落实国家战略决策高度出发,按照部党组的要求,加快行动,主动作为,积极投身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区域矿山生态修复,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绿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