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网站!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矿业动态 > 绿色矿山
“两山”转化的成功探索!湖南生态修复重绘“漫江碧透”盛景
日期:2024-04-18  浏览量:1088  文字:【 】【加粗】【高亮】【还原

“两山”转化的成功探索!湖南生态修复重绘“漫江碧透”盛景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在唐代大诗人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里,描绘了唐代的湖南地区“万里芙蓉花摇曳生姿,暮雨洗尘,千村的薜荔枝苍翠欲滴”的美景。

千年之后,毛泽东诗云:“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进入新时代,湖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增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自觉,积极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创新推动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环境资源服务和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在三湘大地重绘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的胜景,筑牢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安全屏障,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多措并举,蹄疾步稳推进工作

湖南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开发历史悠久,是“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矿产之乡”。矿产资源开发,一方面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也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省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开展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作为牢固树立“两山”理念的行动自觉。

行动是最好的表态,湖南省在生态修复治理方面,从实处着手,用实际行动展现新作为。2021年7月,湖南省发布全国首个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湖南省“十四五”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规划》;印发《湖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系统提出规划期内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战略目标、空间布局、主要任务、重大工程和政策措施,形成全省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一盘棋和路线图,并将加强重点区域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作为规划的重要任务。

2021年8月,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对全省历史遗留矿山开展全面核查,准确掌握历史遗留矿山的空间分布、损毁土地面积和权属、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等,形成标准统一、数据可靠的历史遗留矿山信息数据库,为完善矿山生态修复政策、安排部署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等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2022年6月,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编制印发了《湖南省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2022-2025年)》,根据历史遗留矿山核查工作成果,科学分配全省14个市州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任务,确定5大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区和13个重点生态修复工程,下达“十四五”期间全省完成7000公顷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的治理任务。

“矿山生态修复是资金密集型工程,前期治理资金使用量大,后期维护更需要成本投入,仅仅有政策支持是不够的,如何保障修复工程的资金充足,需要积极申报项目争取中央资金支持,还需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省厅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成功申报了湖南长江经济带重点生态区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争取中央资金20亿元;连续2年成功申报国家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争取中央资金6亿元。2021以来,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又相继出台了《湖南省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实施办法》《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操作模式,制定土地资源使用权、特许经营权、指标流转收益权、废弃土石料合理利用权等方面的激励政策,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缓解历史遗留矿山修复任务重、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的压力。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湖南省在矿山生态修复方面摸清了底数,制定了计划,出台了政策,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服务保质量发展的决心牢不可破。为筑牢祖国中部生态屏障,实现三湘大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湖南意气风发,砥砺前行。 

二、改善生态,带动产业绿色发展

“两山”理念深刻阐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内在辩证统一关系。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不是相互对立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湖南省在生态修复过程中,把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有效结合,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

素有“东方锰都”之称的花垣县在生态修复治理过程中,转变“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老路,因地制宜系统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和绿色转型发展,以高水平生态修复助推乡村振兴,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含绿量”和“含金量”。

“在生态修复与发展中,花垣县发挥资源优势做优做强锰、锌、钒等优势产业链,重点推进锰锌精深加工、五氧化二钒深加工、锌铝新材料合金等产业发展,培育壮大锰锌钒精储能设备等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打造绿色矿业产业示范园和武陵山区独具特色的百亿产业园区,在本质上提高了绿色产业化程度,从而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共赢。”

对于已经废弃的矿区,花垣县在涉矿乡镇发展蚕桑产业,探索“种桑修复生态-村民易地搬迁-蚕桑产业开发-移民养蚕增效”以及“矿区建场养猪-粪水培肥桑树-桑树采叶养蚕”的“种养平衡、肥水一体化”,打造蚕桑产业“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通过产业赋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蓝天白云下,郴州市桂阳县荷叶-太清矿区,占地600亩的光伏板整齐划一排列,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蔚为壮观。郴州市桂阳县在生态修复治理中大力发展“板下经济”,通过实施“林光互补”“农光互补”和“牧光互补”,探索市场化开发治理模式,推进矿山综合整治和资源化利用,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畜牧有机结合,打造“板上光伏发电,板下现代农业”的综合利用模式。如今该矿区每年发电约1886万度,可产生经济价值1753万元,给村组租金18万元,节约标煤754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8803吨,有效助力“双碳”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资源和生态保障,让桂阳这片“千年矿都”“沐光重生”。

有着“矿海”变“桑田”同样经历的还有娄底冷水江锑煤矿区,通过多种修复措施,废弃的矿场经整治后,被当地老百姓流转承包,种植了金银花、黄桃、油茶等经济作物。位于湘西南的邵阳市充分发掘各县地方特色,形成生态修复+中药材种植、生态修复+油茶经济、生态修复+林果经济+旅游生态修复+林茶经济(青钱柳)的修复模式。怀化市通过市级统筹,提出“等高草灌带+小穴播草”“灌草林结合、林下经济”等多元治理思路,发展林下经济,实现空间效益最大化。

三、昔日废墟,成为今日“福地洞天”

近几年我国旅游业消费强劲,尤其节假日期间,“山水丛林间,鸟语花香处”人头攒动,展现出了蓬勃生机。湖南省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创新开发思路,与旅游度假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发旅游资源,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标。

在长沙市湘江新区大王山东麓,湘江东畔一座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的大型游乐场屹立在市区的西南方向,五星级度假酒店、欢乐雪域、欢乐水寨、欢乐海洋、欢乐天街、湘江女神公园、桐溪湖和欢乐广场等娱乐景点每年吸引着数十万人前来旅游观光,目前累计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营收超2亿元。

可就在20世纪50年代,这里还是聚集着数十家建材、水泥、化工企业的工业园区——坪塘老工业区。园区内面积近18万平方米的巨型矿坑,杂草丛生、废水横流,如同城市中的一块“疮疤”。

2011年,该区拉开了全面开发建设的序幕,2012年底,长沙市委、市政府提出把大王山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中部地区旅游目的地”,将项目所在的大王山片区规划为国际水平的旅游度假区、山水洲融合的绿色新城。

在建设过程中,项目总体布局以保护矿坑内自然水体及微生态环境为出发点,高效利用矿坑在不同标高的垂直地势关系,设计出3万平米欢乐雪域、水乐园,充分利用天然矿坑形成的40米落差,让游客在嬉戏游乐的同时可以尽情欣赏矿坑壮美的风景。

湖南省不仅是“有色金属之乡”,更是“红色文化之乡”,有着“革命摇篮,伟人故里”的雅称。在生态修复过程中,湖南省尽力挖掘当地红色文化特色与生态项目相结合。娄底冷水江锑煤矿区因地制宜挖掘地质遗迹、工矿遗址,结合红色文化,开展科普、观光、研学、红色旅游,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使生态旅游成为区域内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当地百姓带来了收益。

石板滩矿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的红色文化基地初见成效,每年前往石板滩镇赵必振纪念馆、赵必振故居、渐安暴动纪念园和周边的灌溪镇大华军事文化园参观学习人数超过10万人,有力地弘扬了红色文化和民族精神。

遥望潇湘,盈盈山水间藏着几多惊喜、几多浪漫。近几年,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实施了五大矿区项目,总投资20亿元,通过工程实施,修复林地20790亩、耕地11390亩、草地8505亩,矿区地面塌陷严重区农田修复率达58.3%,带动贫困山区30万人民脱贫致富,有效提升了矿区10万人以上的生产生活条件,生态修复成效逐渐凸显。

全面修复长江干流及湘江两岸545座、1911.52公顷废弃露天矿山,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加快构建和谐长江、优美长江,筑牢长江经济带和祖国中部生态屏障作出了湖南贡献。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湖南省久久为功,奋力描绘天蓝地绿、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新画卷,为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源泉和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湖南智慧、彰显湖南担当。”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处长董振亚对未来的工作有更深一步的打算。届时,三湘大地蓝天白云将成为常态,绿水青山触目可及,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徐徐铺开。




绿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