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关注“能源安全+环保”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
一、煤炭霸主地位不变环保倒逼清洁化利用
资源禀赋导致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的消费主体地位长期不变,“十三五”期间煤炭工业仍然具发展空间。“十二五”期间,新能源行业取得跨越式发展,煤炭占国内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从2010年的69%下降了5.2个百分点,至2015年的64%。根据《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从消费总量上看,煤炭将由2015年的39.65亿吨上升2020年的41亿吨;从消费结构上看,煤炭消费占比将由64%降低到58%以下。煤炭消费占比将会持续下降,但一次能源消费霸主地位不变。截至2015年,我国煤炭已探明储量占全球的12.84%,煤炭消费量更是占全球的50%。我国的“富煤、少油、贫气”的资源禀赋,叠加13亿人口的巨大能源需求,以及我国经济处于发展期和能源消耗高峰期的现状,决定了我国仍将长期将煤炭作为一次能源消费的主导能源。
图表1:中国各主要能源已探明储量占全球比例(2015)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
图表2:中国各主要能源消费量占全球比例(2015)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
图表3:2015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
图表4: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展望
资料来源: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
煤炭消费带来环境压力,煤电超净排放改造尚在推进中,非电领域污染治理任重道远。我国煤炭主要通过直接燃烧使用,包括火力发电、工业锅炉、民用取暖和家庭炉灶等。高耗低效燃烧煤炭的烟气如未经处理,将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SO2、CO2和烟尘,造成大气污染。在当前雾霾肆虐的形势下,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显得更为迫切。2014年9月下发的《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启动煤电机组超净排放改造,截至2016上半年大唐集团超净排放机组占比49.44%,华能集团超低排放机组占比达到44.30%,其他煤电企业也在持续推进环保改造中。非电领域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速度较慢,散煤燃烧、工业小锅炉等均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非电领域落实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任重而道远。
煤化工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要一环。发展煤化工油气,尤其是新型煤化工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一环。当前大气污染压力日益严峻,发展煤化工不仅可解决煤炭直接燃烧带来的大气污染,更有利于发挥煤炭的燃料属性之外的原料属性,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二、能源安全引起重视煤化工提供解决路径
对外依存度上升叠加国际油气价格步入上升通道,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近年来石油和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例逐渐增加,总量不断上升。由于我国油气资源较为缺乏,油气消费的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据统计,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65%(2016年1~11月),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也达到35%(2016年)。油气对外依存度的不断上升对我国能源供应安全保障提出了巨大挑战。2016年初以来国际油气价格重新步入上升通道,美国方面特朗普上台后能源政策方面存在不确定性,也是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巨大考验。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要性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