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一个“废” 还矿山一片绿
伴随着雀鸟的嬉戏声,雨后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几个大字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矿区的美丽景色与四周的田园风光浑然一体,诠释着绿色发展的美好真谛。
近年来,力量煤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大饭铺煤矿是一座井工煤矿,多年来,一直秉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不懈进行矿区造林绿化,打造园林式矿山。2019年7月正式纳入首批内蒙古自治区绿色矿山名录,连续6年被国家安监总局评为“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定为“特级安全高效矿井”、连续6年获评准格尔旗“A类煤矿”。
从办公区到生活区,再到生产区,一路走来,建筑物错落有致,处处干净整洁,颠覆了传统矿区的形象。“这是我们建设的防风抑尘网,目的就是减少扬尘。”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看到建设好的防风抑尘网环绕在厂区周围,而这仅仅是该矿打造绿色矿山的一个缩影。公司自2012年起,每年都会组织员工“见缝插绿”补种各种绿植,同时还对矿山排水情况、新建植被存活情况及采场边坡稳定性进行监测。截至目前,公司累计投入绿化资金2270万元,种植树木7万余株,绿化面积约16万平米。同时在复垦区边坡及塌陷区撒草籽,面积约68万平方米,实现了矿区可绿化区域100%全覆盖。矿内季季有花香、四季披绿装的怡人景象,营造了惬意舒心的工作、生活环境。
“天更蓝、地更绿、空气更清新!”这是该矿广大干部职工近几年的切身感受。为了积极探索井工煤矿塌陷区复垦治理及综合利用新模式,公司在果林生态农业作了新的尝试与努力,于2018年成立全资子公司——内蒙古量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500余万元,引进国际先进的滴灌设备和种植技术,在复垦区建成300亩酿酒葡萄园,300亩果树园区,100亩露地蔬菜及大棚,项目被列为自治区矿山生态修复研究试验地和市级生物土壤改良试验地,2021年—2022年同步投入3000万元新建葡萄酒庄,逐步形成葡萄种植、采摘、酿造、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生态产业链。
春耕时节,温暖的大棚内涌动着新翻泥土的气息,翻地、旋耕、起垄、覆膜、打孔、定植……在大棚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下,一丛丛菠菜苗、小白菜苗如绿色的绒毯般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西红柿、黄瓜、尖椒已开始挂果。在新建的三期葡萄园里,热火朝天的沃野上孕育着新希望,工人正在开沟,往沟中填入羊粪和玉米秸秆做为肥料。一期、二期葡萄园内,一块块黑色的保温防寒被已经收起,不久后这些沉睡地底的葡萄苗将再次迎接春天。今年,新扩三期葡萄园总规划面积177亩,其中葡萄种植面积151亩,防风林15亩,道路占地11亩。绿色发展的理念不仅“绿”了面子,更渗透到了“里子”。在资源开发方式和综合利用方面,该矿采用保水开采技术,注浆封堵的开采措施,原煤100%入选,选矿回收率达85.97%。针对高岭岩、中煤、矸石建材进行研究,从矸石中共分选出高岭岩10万余吨,2022年计划投入300万元启动矸石生产建材项目,在矸石机选高岭岩、中煤上深入研究。
在节能减排方面,根据国家能耗管理相关政策标准,建立了全过程能耗核算体。配套建有矿井水、生活污水处理站,制定了能源管理计划,能耗、物耗、水耗指标均达国家标准,废气、固废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处置。2021年5月取得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黑岱沟露天煤矿生态旅游已初具规模,青山环绕、鸟语花香,极目远眺,满眼苍翠、生机勃发,难以想象这里曾是荒芜废旧矿山。在露天煤矿东排土场上,栽种着樟子松等高寒耐旱植物,丛林树木间,分布着沙棘、柠条,偶有野鸡、野兔从中穿行而过。在生态农业种植区,矿区根据土壤特性,因地制宜地种植了西瓜、葡萄、玉米等应季水果及蔬菜,游客可以体验采摘乐趣。在生态牧业养殖区域,种满了草本植物,牛羊成群结队穿行于牧场之中,恰如其分地展现了矿区草原壮美的景色。
这一抹抹动人的景色,是准能集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体现。在以植树种草为主的矿区复垦基础上,准能集团与内蒙古环境科学研究所共同开展了“准格尔煤田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示范工程的应用研究”,在土壤改良、植被物种选择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并积极着手将这一成果广泛应用到排土场复垦绿化中。经过表土采集堆存——岩石排弃压实——表土覆盖——土地覆盖——土地整形等一系列规范措施对矿山排土场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土地平坦宽广,植被覆盖度比自然地貌提高2-3倍。
春天,准能集团准格尔国家矿山公园,绿色蔓延的山体上,绿树抽枝,雀语啾啾,生机盎然。通过乔灌花草合理搭配、边坡覆盖等手段,对矿区进行整体规划建设,打造集科普教育、休闲体验、生态观光为一体的呼包鄂科普观光旅游高地。昔日满目疮痍的矿山变为绿意盎然的矿山公园,既有绿水青山的“颜值”,又有“金山银山”的价值。2021年,准能矿区作为准格尔旗唯一的工业旅游点,被纳入了全域旅游项目,拟建成矿业展示区、百果体验区、生态休闲区、科普教育区和户外体验区5大功能板块,预计“十四五”期间可累计吸引游客100万人;2050年预计可累计吸引游客600万人,新增就业岗位6万个,成为名副其实的“现象级”工业旅游景点。
近年来,准能集团走出了一条“采矿愚公移山、复垦绿水青山、转型金山银山”的具有准能特色的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矿区水土流失控制、生态重构、复垦绿化三大技术体系,实现了矿区土地的“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重现、生物多样性重组保护”,将沟壑纵横的“鸡爪子山”改造为万亩良田、森林草原。截至2020年投入资金15.98亿元,治理面积3400公顷,植被盖度由原始地表的25%提高至80%,水土流失控制率达到80%以上,生态系统实现正向演替、良性循环。如今的矿区山清水秀、景美物丰、鸟语花香,已成为百鸟的天堂、动物的乐园。准能集团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2012年,黑岱沟露天煤矿获得国家级首批绿色矿山称号,2019年黑岱沟露天煤矿和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双双入选全国绿色矿山名录。
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一脉相承的是,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现代化绿色开采。在设备选型上,哈尔乌素露天煤矿、黑岱沟露天煤矿引进以斗容90m3吊斗铲、斗容30-60m3电铲、装载重量300吨矿用卡车为主的国内最大规模、最大吨位先进矿用设备,通过科学选型匹配,设备效率、全员工效、节能降耗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两矿原煤生产工效分别达到89吨/工和101吨/工,吨煤开采综合能耗为3千克/吨标准煤,远低于8.2千克/吨标准煤的露天开采行业限额,通过边坡雷达监测,实现了陡帮安全稳定开采,煤炭回采率达98%,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行业领先。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准能集团将资源“吃干榨净”,“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或是其它方式,煤—煤矸石发电—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镓、硅等系列产品”这个循环实现了对煤中伴生的铝、镓等资源的多元、梯级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价值,探索出一条节能降耗、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之路。在绿色转型上,全力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构建由纳米碳氢燃料机组发电—光伏发电—矿区电解铝用电组成的“智能微电网”,彻底解决传统电解铝高耗能、高污染问题,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形成“原料动力中心—氧化铝工艺—电解铝装置”循环经济产业链。